「心痛」卻是軟骨疾病?警惕肋軟骨炎

點擊右上角關注,閱讀更多養生知識!

醫院的心內科, 常常會有一些因“胸前區疼痛, 放射至肩背”前來就診的患者, 他們都懷疑自己是心絞痛, 做了心電圖檢查, 結果卻顯示沒有異常。不是心臟病, 卻反覆疼痛, 找不到病因, 這對病人的生活造成了極大的不便與痛苦。如果您也產生了類似症狀, 卻無心臟病變, 那就需要去骨科檢查一下了, 極有可能是肋軟骨炎。

肋軟骨炎又稱為泰齊氏病 (Tieze病) , 是肋軟骨與胸骨交界處發生的肋軟骨炎性病變, 一般分為非特異性肋軟骨炎和感染性肋軟骨炎。最常見的是非特異性肋軟骨炎, 多發生在胸骨旁的第2~4肋軟骨處, 以第2肋軟骨最常見, 多發於25~35歲成年人, 女性居多。感染性肋軟骨炎多為外科手術感染病菌導致, 非常少見, 在此不做詳細介紹。

非特異性肋軟骨炎的初期表現就是胸壁局部疼痛, 數日後病變部位出現腫脹隆起, 深呼吸、咳嗽、挺胸等活動及疲勞後疼痛加劇。有些人發病較急, 可感覺胸部刺痛, 跳痛或痠痛;有些則發病緩慢, 在不知不覺中感到胸骨與肋軟骨交界處腫脹呈弓狀, 伴有鈍痛。肋軟骨炎的疼痛程度不等, 容易反覆, 病程長短不一, 數月或數年可自愈。

相似症狀需區分

心絞痛

有部分急性發病的患者胸痛劇烈, 甚至向後背肩胛部或同側肩臂、腋窩處放射, 與心絞痛的症狀較為相似。但心絞痛一般不會出現“胸前明顯壓痛及腫脹”的表現,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後, 症狀可迅速緩解, 還可以通過做心電圖檢查, 觀察是否有心肌缺血表現來區分。


“心痛”卻是軟骨疾病?警惕肋軟骨炎


肋間神經痛

肋間神經痛也會有胸部疼痛的症狀, 但是其疼痛通常是沿著肋間神經分佈, 和肋骨走行的方向一致。服用治療神經痛的藥物如卡馬西平可以有效緩解, 而肋軟骨炎疼痛的部位比較侷限, 局部有明顯腫脹壓痛, 活動時或勞累後加重, 用消炎止痛藥物才有效。

乳腺疾病

女性患者因疼痛放射到乳房, 會誤以為乳房疾病而就診。但乳房本身疾患, 常可在乳房摸到腫塊或條索狀物, 或乳房有局部皮膚髮紅等症狀。

另外, 肋軟骨炎可通過以下檢查進行區分診斷:B超檢查可顯示肋軟骨腫脹及雙側對比觀察腫脹變化;CT檢查能很好地顯示病變部位軟骨腫脹及骨化等;磁共振 (MRI) 能夠顯示骨、軟骨、滑膜及骨髓的活動性炎性改變。

感染、勞損是病因, 保暖禦寒防損傷

肋軟骨炎的病因尚不明確, 許多患者發病前有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 因此, 該病的發生可能與病毒感染有關, 也可能與胸肋關節韌帶慢性勞損、各種原因引起的肋軟骨營養障礙以及結核病、全身營養不良、急性細菌性上呼吸道感染、類風溼性關節炎、胸肋關節半脫位、以及胸部撞擊傷、劇烈咳嗽等造成的損傷有關。

生活中經常感受風寒, 搬抬重物姿勢不正、用力過猛、偏食、營養不良者可能更容易患上此病。

應注意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 注重預防:


“心痛”卻是軟骨疾病?警惕肋軟骨炎


1天氣轉涼時應注意保暖, 及時增添衣物。流感季節臥室注意通風, 避免接觸流感人群, 必要時注射疫苗。


“心痛”卻是軟骨疾病?警惕肋軟骨炎


2可經常進行體育活動, 增強自身的抵抗力。運動時要注意做好準備活動, 避免運動損傷;運動汗出後不可立即脫衣, 避免著涼。

3避免熬夜和高強度工作。勞作時, 注意增強防護意識, 搬抬重物姿勢正確, 不要用力過猛, 要儘量減少胸部活動, 防止胸肋軟骨、韌帶的損傷。


“心痛”卻是軟骨疾病?警惕肋軟骨炎


4應該多吃蔬菜水果及增強人體免疫作用的食物, 忌食辛辣刺激, 生冷油膩和不易消化食品。


“心痛”卻是軟骨疾病?警惕肋軟骨炎


肋軟骨炎一般不需要治療, 可自愈, 但仍需重視, 避免以上加重疼痛症狀的因素。中醫調理以辨證論治為主, 一般可見外傷導致的氣滯血瘀型、肝鬱氣滯型、痰瘀阻滯型, 所以治療以行氣活血化瘀為主, 具體應由臨床醫生進行處方。肋軟骨炎患者也可通過按摩、外敷藥物 (局部可敷塗傷痛膏, 或外貼活血止痛膏等) 等中醫外治法減緩疼痛, 或是接受熱敷等理療方法。需要注意的是, 無論症狀如何, 都需要到醫院就診, 切忌自行診斷、服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