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歡慶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

自2018年起,每年農曆秋分被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這些日子來,循著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漸近的鼓點,歡聲笑語傳遍了大江南北,各地歡慶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重慶人民比拼土貨、偷摘蔬果、跳篝火舞、農耕運動會、祭祀先祖;吉林省各地農民也以野山參節、捕蟹節、跳農樂舞等各種方式慶祝首箇中國農民豐收節;北京市通過“京郊農業好把式”、“北京農業好品牌”,“北京鄉村特色好活動”、“北京鄉村休閒好去處”等四大板塊內容呈現節日生活。


各地歡慶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


重慶農民喜迎首箇中國農民豐收節

23日,迎來了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來了。比拼土貨、偷摘蔬果、跳篝火舞、農耕運動會、祭祀先祖……連日來,重慶農民用自己熟悉的方式慶賀豐收,共享辛勤勞作收穫的喜悅與幸福,並祈願來年收成更好。

9月22日,萬盛經開區首屆豐收節在萬盛關壩鎮涼風村開幕,數千名市民前往體驗豐收的喜悅。當地農民帶來了九鍋箐茶葉、果子酒、龍井雪梨膏、土豬肉、農家新米、手工面、生態魚、黑山獼猴桃等土貨,廚師們還在現場烹製萬盛知名小吃火元米粉、劉犬羊肉粉、烤肉、糯米餈粑、烤紅薯等,香氣讓大家味蕾翻騰。

9月21日,涪陵區的莊稼能手們來到白鶴梁水下博物館,共同觀石魚慶豐收,期待來年收成更好。當日,來自涪陵區各地的莊稼能手就齊聚白鶴梁,一起觀石魚,瞭解“石魚出水兆豐年”的歷史和文化,共同祈福慶豐收。

9月20日,武隆區浩口苗族仡佬族鄉舉辦“吃新節”喜慶豐收。浩口苗族仡佬族鄉浩口村田家寨是全市唯一的仡佬族人聚居點。每年農曆七八月新谷成熟時節,仡佬族有一個傳統節日“吃新節”,古稱“薦新”。據介紹,節日當天,男女皆著盛裝到村寨田野,尤其是別人田地裡去偷摘蔬菜瓜果,祭祀先祖,祈願豐年,享受一年勞動的果實。

吉林省各地農民慶祝農民豐收節

從長白山腳下到西部草原,吉林省各地農民以各種方式慶祝首箇中國農民豐收節。

通化市首屆農民豐收節暨第三屆中國集安清河野山參節開幕。在活動現場有像園參、移山參、野山參等不同品種的各式人參,隨著集安地方人參產業的不斷髮展,清河鎮已成為東北地區人參產品交易出口的重要集散地。

白城市洮北區洮河鎮連城村農民有說有笑地在大棚裡採摘成熟的辣椒。近年來,連城村辣椒產業以有機綠色生態為方向,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延邊州汪清縣百草溝鎮新城村,豐收的農民正穿著五顏六色的朝鮮族服裝在水稻地旁邊跳起農樂舞,他們以這種傳統的方式慶祝豐收。

位於吉林市昌邑區孤店子鎮的春新生態家庭農場、三生合生態休閒農場的螃蟹和稻米獲得大豐收。9月22日主辦了第二屆捕蟹節。活動當天,吉林市春新農場示範園區裡,上百名遊客慕名而來,展開了“捕蟹大戰”。

9月20日早上7點30分,東遼縣文體活動中心門前人頭攢動,展示各自的特色農產品。特色農產品展匯聚了東遼縣域內獲得國家、省、市著名品牌的13家企業,各鄉鎮還選取了當地最具特色的農產品進行展出。

9月23日,2018長春淨月高新區新湖鎮首屆“農民豐收節”在淨月高新區新湖鎮天怡溫泉度假山莊舉行。開幕式上,舉行了以傳統文化展示展演為基調祭祀炎帝活動,不僅還原了古人祭祀炎帝祈求五穀豐登、國泰民安的儀式,同時向廣大市民系統地展示了傳承5000年的農耕文化。

北京市四大板塊共慶農民豐收節

農家美食大賽、秋收節、金秋田園體驗季、農時薈、鄉村嘉年華……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於9月23日開幕,期間北京市通過評選發佈20名“京郊農業好把式”、30個“北京農業好品牌”,推介30項“北京鄉村特色好活動”、40個“北京鄉村休閒好去處”等四大板塊內容,呈現務實、節儉、喜慶、共享的節日氛圍,引導城鄉共促鄉村振興、共建美麗鄉村、共享美好生活。

據瞭解,北京市還將陸續推出7個反映鄉村振興新成果的微視頻、100張體現豐收的精美圖片、北京農民豐收節休閒體驗地圖等,更好地體現傳承鄉村文化、體現京韻農味、留住鄉愁記憶,把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過程變成城鄉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的過程。

本文由中國農機網整理發佈,部分資料來源:華龍網、吉林日報、京郊日報,如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繫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