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重疾險:魚和熊掌可兼得

很多小夥伴在投保重疾險的時候,對保障責任很滿意,想要付款的時候,比較糾結於繳費期、保障期到底選多少年合適。

確實啊,投保就像買房一樣,都是幾十年的按揭。

八哥就以復星康樂E生為例,把繳費期、保障期裡面的疑問,都聊聊透。

本文沒有統一的標準正確答案,期限長短各有道理,主要看是否適合自己。

問題一:是不是繳費期越長越划算?

最常見的觀點認為,繳費期越長,被保人發生輕症進而導致後期保費豁免的概率越大,所以結論是:繳費期越長越好,最好是30年。

30歲男性,50萬保額,保障期終身,帶身故責任,輕症責任都有:

20年繳費是10323元,30年繳費是8094元。

為了排除利息因素干擾,我們以下計算,都是把未來時點的現金流貼現到當前簽單時刻比較。

如果說累計生息相當於是乘法,把今天的錢乘以利率得到以後的錢,那麼貼現就是除法,把未來的錢除以利率,得到現在的價值。

如果還沒搞明白這個原理的,看看之前的文章,《識破重疾險保單設計的5種套路》,裡面有詳細解釋。

利用我們昨天學過的貼現的知識,按照3%的貼現利率,20年*10323元的相當於一次性交158188元,30年*8094元的價值是163405元。

3%的利率一般就是設計保單時候,精算師用的定價利率,如果考慮費用,可能這個利率還要再低一些。

因為已經是貼現的概念了,這個5217元(163405-158188)的差額,就是保險公司對於輕症豁免保費這個保障責任多收的錢。

5217/158188=3.3%,相當於是說,多出來繳費的這10年裡,輕症豁免責任要多收累計全部保費的3.3%。

很容易理解呀,時間越長,被保人發生輕症的概率越大,那這個保障責任的價值就越大,保險公司收的錢當然就越多了。

問題是,這個錢多收的部分是否合理呢?

我們來列一張表,看看各年齡段、分性別的情況,看看都多收多少錢。

投保重疾險:魚和熊掌可兼得

隨著繳費期越長,保險公司對於輕症豁免責任的收費,男的比女的多,老的比少的多。

這個結論也是合理的,畢竟男的、老的發生重疾險的概率相對更大,特別是40歲以後,多收的保費顯著增加。

所以啊,你想著繳費期限越長,越容易觸發輕症保費豁免的同時,保險公司也在悄無聲息的多收你的錢呢。

建議答案是,只要根據自己每年的預算情況選擇繳費期即可,優先要選擇高保額。

比如在50萬的保額下,看看20年繳費對應的保費是否可以承擔,如果壓力過大就看看30年是否可以,如果還是壓力大,那麼就試試40萬保額20年期交的情況,以此類推。

相比於30年繳費,推薦20年交的原因還在於,如果目前你已經30多歲快40了,那麼如果選擇30年繳費的話,等自己六七十歲了還需要每年交保費,不交就失效。

老年生活本來用錢的地方就多,保費還沒交完,可能壓力會很大。

投保重疾險:魚和熊掌可兼得

問題二:保障期是選擇保至80歲還是終身?

很多小夥伴的觀點是,人活到80歲足夠了,後面如果再得重疾,治病也受罪。

八哥要提醒的是,現代人的預期壽命隨著醫療水平的提升,是有著明顯逐年增加的趨勢,而且經濟越發達的地區,長壽的現象就越普遍。

2017年上海全市戶籍人口的平均壽命為83.4歲,其中男性81歲,女性86歲。

排除雲貴川藏這些有高原因素的地區,我們來看經濟不發達的甘肅地區,平均壽命只有72歲。

裡外裡差出來10多年,而且還是普遍現象,並非個例。

所以我們完全有信心,70後、80後的預期壽命,普遍達到90歲不是天方夜譚的事情。

不談數字不是精算師的風格,那我們就還是看看,保至80歲和保終身的重疾險,價格差出來多少。

以20年繳費期為例,30歲男性,50萬保額,保至80歲的保費是8581元,保終身是10323元,相差1742元。

如果在80歲之前出險(重疾或身故),兩者都會賠付50萬保額,而被保人到了80歲,保險合同就終止了,如果還想要在80歲以後達到能有50萬保障的話,那就需要前面這20年,每年省下來的1742元自行投資,50年以後利滾利攢下來50萬。

那麼對應多少的年化收益率才行呢?

6.6%

50年這麼長的期限,想要每年都按照6.6%的投資收益率生息,是一件非常非常難的事情,不要看眼前每年P2P可以達到10%的水平,但是P2P才出來幾年啊。

幾十年的長期投資,目前唯一接近的就是30年國債,目前的利率剛好就是4%,遠遠達不到我們實際測算需要的6.6%這個目標值。

建議答案是,重疾險建議保終身,保至80歲也沒省下幾個錢,為了達到與保終身同樣的目的,留在自己手裡的投資壓力相對較大。

投保重疾險:魚和熊掌可兼得

問題三:自己投資能力特別強,如何規劃重疾險配置?

不排除真的有小夥伴,在最近幾年內,每年都可以至少達到8%以上的投資回報,那麼是不是就應該選擇期交30年的重疾險呢?

畢竟20年繳費的話,佔用的錢還不如拿去投資呢。

這個想法邏輯上是對的,因為20年續保對應的保費肯定是要多於30年期的,對資金佔用是有一定影響的,但是忽略了一個問題。

我充分相信你的8%的投資水平可以維持長期情況,而且還可能以後你賺的比現在更多。

但是,如果你身體出了問題,比如在突然得了癌症的情況下,你覺得那時候你腦子裡想的是怎麼再繼續賺大錢,還是抓緊治療保命要緊?

那時候,你覺得腦子裡整天想的,是某個私募基金/P2P的底層資產是什麼,還是針對所患癌症的靶向治療效果如何,出了院在家吃的進口藥好不好?

投資能力越強的,對應的健康風險就越高,打個不恰當的比方,一個乞丐得了癌症,死了就死了,也沒什麼好牽掛的,畢竟本來就賺不了幾個錢。

但是你一年能賺幾十上百萬,年化收益率達到兩位數,你要是得了重疾,你和家人是不是就虧大發了?

所以,如果你投資能力很強,賺的很多是家裡的頂樑柱的時候,你需要考慮的絕對不是期交20年佔用多少資金耽誤你投資這點蠅頭小錢,而是該問自己:

“我要是明年就得重疾躺醫院出不來了,我現在有做好備選方案麼?”

重疾保額是個人年收入的5-10倍,保證你斷了收入之後,還能有安安穩穩不受影響的過5-10年的好日子。

所以,如果你真的一年能賺30萬,那是不是你就得考慮至少100萬保額以上的重疾險了?

建議答案是,對於高收入人群來說,與其關注繳費期,更需要在意的是保額。

畢竟在終身重疾+身故的這個組合下,50萬的保額妥妥就是自己的,鎖定好的,什麼時候返回來,只是時間問題。

如果這輩子身體健康,安安穩穩啥事沒有,雖然保費讓保險公司多利用幾十年,但是花錢買平安確實實打實的,誰希望為了拿點保額,自己身體遭罪不是。

如果運氣差,早年就得病或者不幸身故,那麼保險公司就早點把錢送過來,解決家人的財務困境。

這麼來看,終身帶身故責任的重疾險,就是把健康風險和財務風險進行完美對沖呢?

總說投資要分散化降低風險,真的有一個可以完美平衡健康、財務風險的投資產品,你不心動?

大家如果對於保險有任何問題,歡迎隨時私信或者給我留言諮詢,八哥會很樂意在業餘時間回覆大家的任何疑問的,希望多交一些朋友,真正能在保險方面幫到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