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具現代主戰坦克特徵的後二戰「巴頓」 大量分發給北約國家

初具現代主戰坦克特徵的後二戰“巴頓” 大量分發給北約國家

M47“巴頓”坦克三視圖

坦克,產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蓬勃發展,在各大戰場上都有坦克活躍的身影。當然,各式各樣的坦克在性能上會有優劣之分,在二戰中德國坦克的強大令人印象深刻,緊跟其後的就是一直同德國交戰的蘇聯坦克,相比於這兩國的坦克,美、英等國的坦克就略有遜色了。而在二戰結束過後,美蘇對抗的局勢日益緊張,面對來自強大的蘇聯裝甲部隊的壓力,美國不得不加緊新型坦克的研發工作,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美國在戰後研發的M47“巴頓”坦克。

初具現代主戰坦克特徵的後二戰“巴頓” 大量分發給北約國家

M47“巴頓”坦克彩繪

雖然M47“巴頓”坦克,無論是編號還是名稱都是全新的,但是實際上它在當時並非全新的產物,而是在已有車型的基礎上進行改進而來的,更傾向於過渡用的坦克。在美國意識到M4“謝爾曼”中型坦克已經不堪重任後,就已經研製了M26“潘興”重型坦克,在戰後美國為了彌補新型坦克研發時期的空白,對M26坦克進行了改進,包括換裝發動機、傳動裝置以及新型火炮。改進後的M26被稱為M46坦克,並改名“巴頓”,M46就是巴頓系列的第一代。不過投入朝鮮戰爭的M46在對陣蘇聯生產T-34坦克時卻依然不能建立起優勢,為此美國又對M46坦克進行進一步的改進,改進的產物就被稱為M47“巴頓”坦克。

我們首先通過一些基本數據來了解M47“巴頓”坦克:

  • 尺寸:8.5*3.5*3.0米
  • 全重:46.2噸
  • 乘員:5人
  • 最大速度:48千米/小時
  • 最大行程:130千米
  • 武器:1門M36 90毫米線膛炮、1挺7.62毫米機槍、1挺12.7毫米機槍
  • 裝甲厚度:12.7~115毫米
初具現代主戰坦克特徵的後二戰“巴頓” 大量分發給北約國家

M47“巴頓”坦克車尾

M47坦克的佈局非常傳統,前部為駕駛艙,中部為戰鬥艙,後部為動力艙。雖然說是源於M26“潘興”坦克,但實際上經過了數次改進過後的M47在外觀上和M26已經有了較為明顯的區別,首先在炮塔造型上就有所區別,M47坦克的炮盾明顯小於M26坦克,其次就是整體車身的比例M47坦克更為協調,M26總給人一種“大尾巴”的感覺。

M47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門M36式90毫米線膛炮,可以發射被帽穿甲彈、尾翼穩定破甲彈、榴霰彈等多種炮彈,其威力對於二戰後初期的坦克來說已經足夠,用來對付T-34坦克可以說是綽綽有餘,雖然不如T-54/55坦克裝備的100毫米坦克,但畢竟只是過渡性的坦克,和蘇聯的新型主力坦克相比在火力上有一定的差距也無可厚非。

初具現代主戰坦克特徵的後二戰“巴頓” 大量分發給北約國家

加裝推土鏟的M47“巴頓”坦克

在火控系統方面,M47坦克的火控系統還是比較簡單的,也比較符合當時的時代特點,車長和炮長都裝備有一具M20潛望式觀察瞄準鏡,該瞄準鏡包括兩套光學系統,一套是廣角觀察鏡,另一套是用於遠距離測距和瞄準的瞄準鏡。另外M47還裝備有一個M12彈道計算測距儀,通過調節各個按鈕,可以完成選擇炮彈、修正彈道、目標測距和跟蹤、火炮瞄準和射擊等項動作,這個設備倒是有一些先進的色彩。

初具現代主戰坦克特徵的後二戰“巴頓” 大量分發給北約國家

M47“巴頓”坦克

M47畢竟只是一款用於過渡的坦克,所以在美軍中很快就被更新的M48所替代,而退役下來的M47倒並沒有浪費,大部分都移交給了其他的北約國家用於充實其裝甲部隊的實力,在兩大軍事集團進行軍備競賽的冷戰時期也算是物盡其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