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舉行吳復文化研究院揭牌慶典

研究歷史名人,特別是研究安徽籍吳氏歷史名人,是近三年來,安徽至德傳統文化研究院的九大任務之一。吳復,字伯起,1331年生,安徽省肥東縣八斗鎮大吳村人。元朝末年,社會動盪不安,百姓苦難深重,英雄豪傑紛紛起義,為拯救苦難百姓,至正十四年【1354】.吳復集聚民眾,首起梁縣【肥東梁園】揭竿而起,保護鄉里。繼而率領隊伍奔赴豪州【鳳陽】,歸朱元璋所統。從此,吳復戎馬生涯三十餘載,戰北征南威毅揚萬里,平蠻破虜勇略冠三軍。他臨陣奮發,衝犯矢石,體無完膚,功勳卓著,累官萬戶,誥封世襲安陸候,食祿300石。但他平居旬旬,不談徵戰之事。洪武十六年【1386】卒於普定。追封為“黔國公”,諡“威毅”,加祿500石。

吳復後裔落籍六省,並分佈全國各地,由於時代久遠,史料甚少。吳復生前功績、家庭、子女、繁衍、發展情況,有待進一步蒐集、整理、研究。為加強這方面的工作,經過認真籌備,並報省民政廳備案的吳復文化研究中心,在吳志堂主任的辛勤勞作及皖、湘、黔、鄂、桂、滇復公後裔諸位理事的努力下,迎來了九月十六日的揭牌慶典。

安徽省舉行吳覆文化研究院揭牌慶典
安徽省舉行吳覆文化研究院揭牌慶典

九月十五日晚,來自六省的復公後裔代表冒著霏霏細雨,不顧舟車勞頓、長途跋涉之辛苦。草草用完晚餐,便打著手電前往八斗鎮小普社區辦公室,進行了預備會的具體內容。在召開的吳復文化研究中心第一次會議上。通過了章程草案和中心機構人員建議名單,會上來自皖、湘、黔、鄂、桂、滇復公後裔代表相繼發言,表明了態度、提出了建議、道出了心聲。

桂秋初七巳時,中心秘書長吳兆應先生宣佈揭牌儀式開始。明照顧問致辭。

安徽省舉行吳覆文化研究院揭牌慶典

志堂主任作了報告,他的工作報告催人奮進,與會者對中心在較短時間內做出的大量工作,爆以陣陣掌聲。安徽至德傳統文化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兼秘書長吳瑞賢先生,安徽省社科院原主任、安徽至德傳統文化研究院顧問德良先生,安徽北辰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安徽省至德文化交流中心永文副主任、肥東縣文物局李建安書記,肥東縣八斗鎮宣傳部陶婷婷部長、八斗鎮大吳社區黨委吳利書記及前來參會的約百人參加了揭牌慶典活動。

安徽省舉行吳覆文化研究院揭牌慶典

揭牌儀式上,安徽至德傳統文化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兼秘書長吳瑞賢先生髮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

安徽省舉行吳覆文化研究院揭牌慶典

他說:正逢蘭月丹桂時,秋高氣爽桂花香。在這美好日子裡的良辰時刻。經過認真籌備的吳復文化研究中心,今天在美麗的歷史文化古鎮—肥東八斗國公祠舉行揭牌慶典。對此,我謹代表安徽至德傳統文化研究院暨安徽省至德文化交流中心,對慶典儀式的成功舉行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對來自皖、湘、黔、鄂、桂、滇的復公後裔代表,千里迢迢前來參加揭牌慶典表示熱烈的歡迎。對為此而付出艱辛工作的組委會各位宗賢宗親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吳復文化研究中心是報經安徽省民政廳備案,由安徽至德傳統文化研究院批准成立的機構,其主要任務:就是研究明朝開國元勳黔國公吳復及有關的歷史名人文化。中心自2017年9月批准成立以來,在志堂主任的正確領導和理事會全體成員的積極參與下,不忘初心、櫛風沐雨,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凝聚並聯絡了皖、湘、黔、鄂、桂、滇的復公後裔。按照中心的計劃安排,圓滿地完成了既定目標任務,成績斐然,可喜可賀。僅此,我代表安徽至德傳統文化研究院對中心所取得的成績和付出,再一次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和衷心的感謝。

吳復文化研究中心的誕生,她標誌著皖、湘、黔、鄂、桂、滇的復公裔孫,對先祖宗賢精神的傳承,在新的使命感的召喚下,樹立了一個新的里程碑。繼而建造了一個研究復公的精神家園和弘揚傳統文化的交流平臺。是在又一個新的起點上,挖掘民間隗寶、弘揚中華國粹的具體舉措。肩負的擔子任重道遠。

今天,我們要以揭牌慶典活動為契機,以研究復公、傑公等幾位二世祖的歷史,深入研討祖源、世系、譜牒為己任。用飽滿的政治激情、用良好的家德、家風積極參與的熱情和紮實的作風,來傳承、弘揚復公及後裔在新時代中勇於擔當、積極作為,愛家、愛國、愛社會的優良品德和不朽精神。在新時代的新徵程中,用新思想努力新作為,開創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新局面。

安徽省舉行吳覆文化研究院揭牌慶典
安徽省舉行吳覆文化研究院揭牌慶典
安徽省舉行吳覆文化研究院揭牌慶典
安徽省舉行吳覆文化研究院揭牌慶典
安徽省舉行吳覆文化研究院揭牌慶典

揭牌儀式結束後,參會人員前往位於嚮導鎮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吳復墓地,進行了祭祖敬拜。

2018-9-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