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頻下修轉股價惹爭議 可轉債蹊蹺對標上市公司股價

A股劇烈向下調整,拖累轉債市場,多家上市公司公告稱下修轉股價,上市公司股東權益被攤薄,對此,有上市公司股東在股東大會上投出反對票。陳紹霞表示,因二級市場下跌就下修轉股價過於草率。

今年以來,A股整體表現不佳,間接拖累了可轉債市場。截至9月27日,有接近九成可轉債的轉股價高於正股價。面對償債壓力,多家上市公司公告稱下修轉股價,其中下修幅度超過3%的案例有23宗。而轉股價下修在利好轉債市場的同時,進一步攤薄上市公司股東的權益,近期宣佈下修的藍色光標、兄弟科技股價均在公告後出現大跌。

除了選擇賣出股票外,上市公司股東也選擇在股東大會上投出反對票。今年以來,已有眾興菌業等兩家上市公司的下修方案被股東成功狙擊,其中小投資人表現“積極”。

對此,無錫方萬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紹霞建議稱,如果可轉債距到期日尚遠,上市公司僅因股價下跌即提議下修則不恰當,既傷害了上市公司股東的利益,也有違公司管理層“使股東利益最大化”的責任,通過回購等正向激勵來促進二級市場股價向轉股價靠攏,是更為合適的做法。

下調轉股價數量創新高,可轉債成“必轉債”

可轉債作為一個老資格的小眾品種,經歷了去年的全面轉債熱,再到被投資者“遺棄”,僅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以中證轉債指數為例,從1月底的310點左右下跌至目前的283點,導致轉債指數下跌的主要原因是A股深度回調,轉債隱含的期權價值縮水。“今年轉債下跌的原因主要還是股市下跌。”天風證券固收研究員韓洲楓向《紅週刊》記者表示。

一位可轉債投資者向記者解釋稱,可轉債的價值包括債券價值+轉股價值。正股下跌,拖累轉債價格的同時,卻也給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風險補償。以集思錄數據為標本,目前有9只可轉債的年化稅前收益率超過5%,其中輝豐轉債的到期收益率更是高達9.9%,輝豐轉債目前的市價僅76.6元。而據國信證券董德志團隊統計,歷史上最低價格的普通轉債是南山轉債,其收盤價最低也不過才跌至82.46元。

下跌之下,可轉債發行機構們祭出了一招“殺手鐧”——下修轉股價。據Wind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已有51只轉債宣佈下修轉股價,其中下修幅度在3%以上的有23只(假設因分紅導致的下修幅度≤3%),下修次數創出歷史以來新高。僅8月以來,就有新泉轉債、小康轉債、藍標轉債、兄弟轉債等多隻轉債的發行公司提出下修轉股價。

上述統計中,以兄弟轉債的下調幅度最大,從18.17元下調至5.35元,下調後轉股價僅為原價的29%!兄弟轉債於去年12月上市,彼時對應正股兄弟科技的股價尚處於10元以上的高位,近期已跌至5元上下。如按照原轉股價轉股,目前兄弟轉債市價為99元,(99÷18.17=5.44元,5.44×5.3=28.83元),意味著轉股後虧損達71%;但如按照下修後的轉股價執行轉股,粗略計算(99÷5.35=18.5,18.5×5.3=98元),即轉股後的收入為98元,虧損幅度明顯減小。

“下調轉股價,會提升轉債的轉股價值,對於轉債市場利多。”韓洲楓分析稱。記者也注意到,中證轉債指數自年初跌至6月底的272點後轉而反彈,可轉債市場早於股市回暖,顯示早已有投資者注意到了其投資價值。股東權益被攤薄,股民博弈上市公司

雖然下修轉股價對轉債市場構成利好,但卻屢屢衝擊到正股股價。譬如藍色光標於9月10日公告將轉股價從9.79元下修為5.29元,次日藍色光標股價盤中大跌。

對此,韓洲楓認為,“對於股市投資者來說,轉債下修轉股價會攤薄正股的EPS,因此,如果下修幅度較大,確實會對股市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藍色光標方面向《紅週刊》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受到A股市場整體下行的影響,公司股價出現大幅度調整,與原定轉股價差距拉大,但下修並非意味著管理層對公司股價沒有信心,“今年以來無論從收入、經營性淨利潤和現金流等指標來看,公司均表現良好”。

對於攤薄股東權益的疑問,藍色光標方面解釋稱,轉股攤薄全體股東的權益,不光影響中小投資者,對大股東也有影響,“但如果能促進轉股,將減少公司的利息支出,增厚公司的淨利潤和每股收益,也是一種平衡”。具體來說,如果調整後的轉股價5.29元全部轉股將增加2.62億股,較調整前9.79元的轉股價全部轉股會多增加約1.19億股,總股本多增加5.45%,而如果能夠促進全部轉股,將減少公司利息支出0.56億元,增厚稅後淨利潤超過0.4億元。

上市公司因二級市場股價低迷而下修轉股價,也引起了股東們的強烈不滿,不少股民在股東大會上選擇用腳投票。今年以來,已有兩宗下修轉股價提案被否決(歷史上37次下修中僅4次失敗),最新的一例是眾興轉債。在8月初召開的眾興菌業股東大會上,針對眾興轉債的下修提案,有49%的出席股東投了反對票。值得一提的是,眾興菌業的大股東陶軍也是眾興轉債的最大持有人,一旦下修轉股價成功,陶軍可能行使轉股權,既能套利,還能保證股權不被稀釋,可謂一舉兩得!

對此,興證固收團隊指出,眾興菌業中報業績大幅下滑,公司“增收不增利”,而且大股東股權質押比例高,其接近90%的持股已經質押。由於眾興菌業市值僅30億,轉債餘額卻有9.20億元,而下修後進一步增加稀釋率。據測算,如下修成功,將新增1.16億股。如果全部轉股,對公司業績將有不小的稀釋;而如果不能轉股,增加財務費用約5千萬-6千萬元,而公司去年利潤才不到1.5億。“無論轉債的處境如何,均會對未來公司股價造成壓制”。

下修制度亟待改進

值得注意的是,經過了2017年以來的轉債發行大年,目前市場已有99只轉債。前述可轉債投資人擔心,可轉債上市後6個月即進入轉股期,在經歷了去年以來的轉債市場大擴容後,未來下修轉股價的事件會越來越頻繁,上市公司股東和發行方的博弈也會常態化。

陳紹霞表示,可轉債下調轉股價以往也曾發生過。“A股歷史上因下修引發強烈爭議的一個典型事件是2014年民生轉債下調事件。”他回憶稱,彼時此事遭到了民生銀行中小股東的激烈反對,方案僅在股東大會上獲得46%的贊成票、未滿足參會股東2/3以上的贊成票要求,下修失敗。好在隨後就是2015年的大牛市,轉債持有人依據原始轉股價順利實施了轉股。

“民生銀行當時面臨的壓力是一級資本不足,如果轉債轉股後,權益資本可以增厚一級資本。”陳紹霞指出,當時民生銀行的窘境也存在於當下不少轉債發行公司的身上,如果不下調轉股價,本息兌付壓力會嚴重惡化企業的現金流。記者通過Wind數據統計(截至中報),在上百家發行轉債的上市公司中,儘管大部分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不高,但有些公司股票質押比例卻比較高。譬如近期大幅下修轉股價的兄弟科技,其大股東錢志達已累計質押了其總持股的63%,而且大部分質押股份即將在10-11月迎來解質押。

另據興證固收團隊研究,大股東持有轉債數量多、轉股價與市價背離嚴重的那部分轉債最有可能下修轉股價。集思錄數據顯示,目前接近九成的轉債的正股價低於轉股價,其中正股價/轉股價≤0.8的轉債有52只。差距最懸殊的是輝豐轉債,目前ST輝豐股價2.24元,不足轉股價7.71元的三成。

那麼,如何判斷下修轉股價合理與否?陳紹霞認為:“可轉債的存續週期較長、通常在5年左右,上市公司一旦因二級市場股價下跌即下修轉股價,過於草率。參考民生轉債的轉股過程,不下修轉股價並不意味著就沒有轉股可能,或許一兩年後行情好轉,出現轉股套利空間,也是很有可能的。”他還建議,如果轉債確實臨近本息兌付日期,而上市公司確實償債壓力較大,迫不得已下調轉股價,也應及早、充分地通過信披向股東予以說明。

進一步分析,他指出,如果二級市場股價的下跌是非理性因素所致,股票價值被市場嚴重低估,管理層應該採取股票回購等手段,推動股票價格向價值迴歸,維護全體投資者的利益。如果二級市場股價的下跌確實是對公司業績不佳、股票價值縮水的反映,那麼下修轉股價,無異於向本就被股價下跌所困擾的股東的傷口上撒了一把鹽。上市公司管理層更需要的是自我反思轉債項目投資決策的合理性,從“股東利益最大化”的企業目標出發,慎重考慮是否需要下修轉股價,如果可轉債轉股失敗不危及企業的持續經營能力,企業不宜隨意下修轉股價格,損害股東利益。

频频下修转股价惹争议 可转债蹊跷对标上市公司股价

本文源自證券市場紅週刊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