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清朝和英國的差距與1937年民國和日本的差距,哪個更大

雖然1840年的大清,在當時佔有更高比例的世界財富,但和英國的差距其實比後來的民國對日本更大。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反差,是因為民國好歹是經歷了很長時間的現代化改造。雖然成果不佳,但畢竟出了效果。而清朝本質上只是一個古代帝國。

1840年清朝和英國的差距與1937年民國和日本的差距,哪個更大

清朝在鴉片戰爭開始時,依然是保持了大一統的集權帝國。但整個國家的架構與組織形式都是古代世界的模樣,面對走在近現代化前列的英國,差距是非常明顯的。不僅僅是因為英國已經完成了第一輪的工業化進程,還在於他們有著完備的早期國際金融體系。所以一個東印度公司就可以聚集起相當於一箇中等國家的兵力規模,並將之投送到距離本方基地非常遠的地方。

1840年清朝和英國的差距與1937年民國和日本的差距,哪個更大

清朝空有多於一個東印度公司的資源,卻根本沒有能力全部發揮出來。在農業時代都不顯得突出的組織和通信能力,限制了清軍在戰爭中的快速反應水平。滯後的軍事訓練與後勤補給能力,讓清軍在幾乎每一個戰場上都處於以少打多的局面。哪怕是精心佈置的浙東反擊戰,都把理論上的兵力優勢打成了一個個局部的兵力劣勢。

1840年清朝和英國的差距與1937年民國和日本的差距,哪個更大

這就是為什麼清朝總是能有憋出鉅額賠款的資源,卻不能將之轉化為應有戰鬥力的最大原因。而英國雖然看似出兵有限,實則一直在各個戰區掌握著多於清軍的兵力和資源。英軍的機動優勢,不僅僅來源於他們的海軍。還包括了情報優勢,補給優勢和部隊組織的先進性。合格的職業軍團隊伍與常備軍士兵,都在平時花費著比清軍更多的資源。放在局部戰役層面之下,優勢更為凸顯。

1840年清朝和英國的差距與1937年民國和日本的差距,哪個更大

何況清朝在實質上還不是一個整體高度一致的帝國。長城內的十八省是典型吏制帝國模式,長城外的邊地則是封建聯盟形式。古代吏制帝國的軍隊一貫因為壓制和管控而戰鬥力較低。士兵素質差而軍官的指揮能力也很弱。封建聯盟的各地方精英部隊,又需要長途跋涉的進入陌生戰場。面對多次近代化改革的英軍,只能是杯水車薪。甚至會出現英軍比外省客軍更熟悉戰區地形的烏龍事件。

1840年清朝和英國的差距與1937年民國和日本的差距,哪個更大

加上清朝的金融體系近乎為零,在漕運被掐斷的情況下就幾乎失去了大半的作戰能力。因為你很難想象清廷去通過山西的晉商和西域的胡商,為自己從俄羅斯與中亞再購買新的軍火和軍糧。相比英軍的補給能力,簡直差的不是一丁半點。

1840年清朝和英國的差距與1937年民國和日本的差距,哪個更大

再看看後來和日本作戰的民國,就在這些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雖然國軍和同時代的日軍相比,也有著巨大的差距。但兩者都屬於跨入同一門檻的現代軍隊,不會有鴉片戰爭中那種近代軍隊吊打古代軍隊的場面。縱使民國各地的軍閥,長期軍令、政令都不一致,也都是根據近現代軍事準則在編練軍事力量。

1840年清朝和英國的差距與1937年民國和日本的差距,哪個更大

另外就是民國的國家組織水平,已經不是過去的清朝所能比擬。經過了幾十年的民族主義教育和薰陶,培養出一代能夠進行總動員的合格兵力。哪怕民國的教育普及率會一直被人詬病,但各省各地方上培養出來的骨幹小知識份子,卻可以成為基層動員的核心。他們本身也可以擔任部隊中的下級軍官,接受現代式的軍事操作規範,保證國軍不至於被日軍拉開代差。

1840年清朝和英國的差距與1937年民國和日本的差距,哪個更大

1840年清朝和英國的差距與1937年民國和日本的差距,哪個更大

也是由於民國已經是一個現代式國家,所以具有較為完整的國家金融體系。在外交層面也有很多清朝所沒有的交涉手段。這就為尋找合格的外援,幫助對日作戰有了巨大幫助。從37年戰爭爆發時的對德軍事合作,到39年開始的接受蘇聯軍事援助,一直堅持到40年開始的美國對華援助。都是前清所無法做到的事情。期間數次危機關頭,還能從諸如英法等國買到雪中送炭的軍事物資,幫助自身渡過難關。

1840年清朝和英國的差距與1937年民國和日本的差距,哪個更大

若是沒有這樣的近現代國家運作,那麼民國可能早就失去了抵抗能力。清朝因為維繫漕運安全的南京面臨威脅,就選擇了議和。而民國則不會因為自己失去了長三角與珠三角兩個主要經濟貢獻區域而立即屈服。哪怕是長江中游的武漢陷落,唯一的油田蘭州都在日軍飛機的空襲之下,都會堅持抗爭。40年開通的滇緬公路與後來爭取美國援助的駝峰航線,都是清廷意識不到也拉不下臉來做的事情。

1840年清朝和英國的差距與1937年民國和日本的差距,哪個更大

所以,從清朝和民國的具體表現來說,民國距離日本的差距無疑更小一些。這還是在日本對民國野心,遠遠大於英國對清朝野心的基礎上的。如果是日本僅僅希望用軍事手段懲戒民國,那麼很可能最終也無法獲得太多的實際利益。而英軍若是希望能夠逼迫清朝皇帝順服。那麼滿洲皇帝真有可能在1841-1842年後,退回關外的龍興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