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前夕的世界(一)

二战前夕的世界

PHOTO | 二战前夕的世界(一)

1939年,轴心国与同盟国宣布开战,此前的几年间,全球的人们陷于疯狂与骚动之中,这也成了大战爆发的前奏。

始于十年前的经济大萧条致使全球失业者居高不下,绝望情绪四处蔓延。国家主义在全德国甚嚣尘上,它对终结一战的《凡尔赛和约》里的惩罚措施满腹牢骚。

自1931年日军入侵满洲以来,中日两国就一直处于交战状态。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对邻国发动了多次侵略和占领行动,借此考验新成立的国联,然而,三国并没遭遇什么有意义的惩罚,这让它们愈发肆无忌惮起来。

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某种程度上成为即将到来的世界大战的预演,德国与意大利支持佛朗哥领导的国家主义叛军,约有4万名国际战士赴西班牙参战,在他们眼里,这是一场抗击法西斯的更大战争。

战前的最后几年里,纳粹德国一步一步将时局引向战争——重整军备、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吞并奥地利、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与此同时,美国多年来一直疲于应付大萧条和沙尘暴,于是通过了若干中立法案,试图置身事外,避免卷入国外冲突。

下面我们看到的正是导致二战爆发的这些事件中的若干场景。

PHOTO | 二战前夕的世界(一)

1924年12月20日,35岁的希特勒从兰茨贝格监狱释放。1923年,希特勒因参与未遂政变“啤酒店暴动”而被宣判犯有叛国罪。这张照片拍摄之前,他刚刚向副手鲁道夫·赫斯(Rudolf Hess)口授完《我的奋斗》一书。8年之后的1933年,希特勒宣誓就职德国总理。(国会图书馆)

PHOTO | 二战前夕的世界(一)

第二次中日战争期间的1937年,一名日本兵在守卫一段占据的中国长城。自1931年以来日中之间的战事时断时续,但1937年冲突逐步升级。(国会图书馆)

PHOTO | 二战前夕的世界(一)

1937年,日本飞机在对中国目标实施轰炸。(国会图书馆)

PHOTO | 二战前夕的世界(一)

1937年,日本兵在中国上海陷入巷战。上海之战从1937年8月一直持续到11月,双方投入总兵力近1百万人。最终,伤亡总人数超过了15万,上海沦陷于日本之手。(国会图书馆)

PHOTO | 二战前夕的世界(一)

日本占领北平(今北京)的首批照片,拍摄于1937年8月13日。照片上,日军举着太阳旗,从北平城经正阳门开进内城,正阳门是通往紫禁城宫殿的大门。美国大使馆距此仅有一箭之遥,中日完全进入敌对状态之后,北平的美国人蜂拥而入大使馆。(美联社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