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分析:高鐵「霸座」男,拿什麼來填補「人格的漏洞」?

——馬麗/文

一段“女乘客在G334次列車上遇座霸”的視頻熱傳。在濟南開往北京的高鐵上,一名男子在女乘客上車前先坐在了屬於女乘客的座位上,並拒絕與乘務人員的溝通,稱“無法起身,不能歸還座位“

該男子在高鐵佔座得逞後,在微信上得意洋洋地炫耀,自稱“把一車廂人耍的團團轉,”

後來,據微博@北京人不知道的北京事 爆料,此人曾偽造房東委託書,做二手房東,將承租方轉租出去,拿了錢玩消失,最後被租客和房東扭送公安局。

心理分析:高鐵“霸座”男,拿什麼來填補“人格的漏洞”?

該男子面對乘警和一車廂的乘客,毫無愧疚之意,辯稱“無法起身,不能歸還座位“,不僅逃避自己行為的責任,還發微信炫耀自己的能力。在租房事件中,更是存在欺騙行為說謊等,目的為了個人的好處或個人的快樂。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不僅無法負起財務上的契約和責任,更是缺乏道德感的表現:不關心他人感受,或者對於傷害、虐待、偷

取別人的財物表現出合理化。

審視孫某的所做作為,其行為明顯不符合社會基本規範,忽視和侵犯了他人權益,按照弗洛伊德的對人格的定義,實際上是人格的漏洞——即超我缺陷。

弗洛伊德把人格結構分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

本我是原始的、與生俱來的那個本能的我。 拋開了所有的外界道德倫理以及規則的束縛,有著各種原始和本能的慾望和衝動,在無意識的領域,本我遵守著“快樂原則“。

超我:是人格中最上面的層次,就是外界的一種生活規範和社會倫理道德,遵循的是“道德原則“,超我通過我們的父輩,我們的學校,我們社會的要求來形成,也就是一個道德強制。社會對個體人的約束和限定是通過超我表現出來。

“超我“就是要指引我們每個人真正去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自我:自我在超我的道德強制和本我相互衝突的過程中,發展出來。自我既要滿足本我的需要,又要制止違反道德準則和法律的行為。自我奉行的是現實原則,在”本我“和”超我“之間起到一個調節作用。

本我、自我和超我這三者之間不斷在矛盾中尋求平衡突。這三者如果能夠保持平衡,人格就能健康發展。一旦失衡,人格就會出現異常。

當超我缺失時,容易出現反社會人格,(注意:反社會人格是一種人格傾向,可以通過治療來矯正,區別於反社會人格障礙—屬於病理範疇)

反社會型人格,又稱“無情型人格”或社會性病態特點是行為往往不符合社會規範,常常表現出忽視和侵犯他人權益的普遍行為模式。

南希.麥克威廉斯在【精神分析診斷:理解人格結構】一書中指出,反社會者的診斷標準是:具有“戰勝他人”或有意操縱他人的固有觀念。欺詐和操縱是反社會者的核心特徵。

“他就不怕遭報應嗎?”被反社會者傷害過的人常常產生一個巨大的困惑:一個人怎麼可以這樣隨意地傷害別人而毫無愧疚感?

那是因為反社會者普遍缺乏良知,而“良知”體現了超我的缺陷。同時他們也缺乏對他人的基本依戀,對於他們來說,(被人)憎恨似乎是一種依戀關係。

反社會者的主要心理防禦機制是全能控制,他們常常狂妄自大到認為自己能搞定一切。他們的超我非常薄弱,對所犯錯誤感覺良好(全能感)而非深感歉意(不願意呈現虛弱的一面)。

心理分析:高鐵“霸座”男,拿什麼來填補“人格的漏洞”?

反社會者往往缺乏建立積極人際關係的能力,有違反基本社會規範和價值觀的行為傾向。常常利用他人來獲得自己的需要,缺乏羞慚感,不能從經歷中取得經驗教訓,行為受偶然動機驅使,以自我為中心、有支配他人的慾望等。

除了先天氣質的差異,成長環境:經常的搬家、家庭破裂、家庭和學校生活缺乏管理和紀律、對於孩子忽略或過於嚴格、脾氣火爆情緒不定的父母親,對個體將來發展成為反社會人格疾患有相當大的影響。

童年遭受忽視和虐待會對個體前額皮質的發育產生影響,而這一區域是大腦的倫理中心。這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表現出高度攻擊性,他們沒有辦法穩定下來,很難被安撫,也得不到足夠的關心和愛。這些行為比較極端的小孩,需要一位主動的、情緒十分穩定的父母親來照顧他們,對部分孩子來說,需要專業的心理醫生介入治療。

同時,這些孩子需要一個對他們有善意的權威角色,來對於攻擊破壞性行為給予處罰,並加以制衡。因此,一個強大的權威的父親的角色在孩子的生活中非常必要,他會對孩子行為問題進行處罰,是一種強力的管制力量。兒童一旦學會在某些環境中並沒有持續的紀律來管理他的時候,就可能造成他不斷以騷擾他人的方式,來逃避自己的責罰,並且得到自己的東西。

心理分析:高鐵“霸座”男,拿什麼來填補“人格的漏洞”?

反社會來訪者雖然名聲不佳,仍然能從心理治療中獲益匪淺。在長期不懈的治療中,治療師幫助他們逐漸認識到:他人有別於自己,並值得自己去關心因此。讓他們學會放下防禦,誠實的表達自己,逐步學會自我控制。最終,使得道德的自我能夠戰勝原始的衝動。

同樣,對於高鐵“霸座”男,社會大眾強烈的輿論作用,也有助於填補人格的漏洞,實際上他的道歉行為,也對超我缺陷補償的努力。

這不僅是對被傷害者真正的道歉,更難得的是與自己達到一種人格上和解;這樣的和解不僅使周圍人受益良多,也是反社會者自己抵達幸福彼岸的必經之路。(河南省人民醫院阜外醫院主任醫師,心理治療師,鄭州市心理衛生協會理事,河南省行為醫學委員會委員,西部精神醫學消化組委員,擅長青少年厭學叛逆、兒童注意力問題的處理,擅長抑鬱焦慮強迫症的心理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