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确实了不起

一个梨,让名医自愧不如

梨,是北方最普通的水果。

记忆中,梨是如此让人想念。北京小汤山香甜多汁的大鸭梨,采摘时如果掉在地上,就只见一滩甜梨水了;门头沟香气满口的京白梨,吃也吃不够;山东甜糯可口的老头梨,一咬像蛋糕一样。

我记得在哈尔滨上学时,在冬天一边冷得哆哩哆嗦,一边海贪吃着黑冻梨,那是说不出的风味;还有,现在正在上市的,酥脆甜香的酥梨、棕色皮肤的糖梨、皮薄肉细的皇冠梨,都是让人馋涎欲滴的吃食。

这样美味的梨,可是秋季药膳的主角,川贝、冰糖与梨搭档,几乎就是止咳祛痰的“代言人”。且不说大家耳熟能详的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等功效了,说说几个关于梨的小故事吧,就足见梨的确很了不起!

梨,确实了不起

宋代有一个官员,得了消渴症,即今天的糖尿病。名医判断他很快会因坏疽而死。此人求生,经高人指点找到一个道士。道士告诉他,只需要下山吃梨,每天至少一颗,鲜梨吃完,再吃梨干,也可煮水喝。一年之后,此人复诊,红光满面,脉息平和,让名医惭愧不已。这位名医就此关掉医馆,找道士拜师去了。

20世纪70年代,有一位石化集团退休干部,得了糖尿病,用古方吃甜梨,两个月治愈。他的方法是:口渴,就吃雪花梨、鸭梨、酥梨,直到不渴为止。梨没有卖的了,就用白萝卜代替,与梨同效。

其实,消渴,就是火烧干了锅;而梨的水,可以使人滋润,不再冒烟儿。这灭火的能量,岂可小觑?

还有一事,乃亲身体会:一次,我出差讲课,突犯牙痛,又肿又胀,痛苦不堪,且会影响第二天讲课效果。同行的刚从美国回来的苏博士,叫我买来两斤鲜嫩多汁的酥梨吃。我吃了一晚上,第二天,牙痛全消。后来,她告诉我,在缺医少药的困难时期,此方解救了当时她恼人的顽固牙痛。此秘方,由她室友亲传,她后来又将此方在国内外“发扬光大”,治愈包括我在内的数十人。

此时的梨,实在是比专业的牙医好使得多。

最紧要的是,它比牙医体贴,比止痛药美味。

吃梨别去皮

梨,治风热、润肺凉心、消痰降火和解毒。

它是大自然赐予人类应对秋季燥气的良药。而这一功效的主角,少不了梨皮,因为就是梨皮,才有清心、润肺、降火、生津、滋肾、补阴的功效。所以在此提醒一句,吃梨时,千万别再用优雅的姿势把梨皮削掉了。

梨籽也是宝贝:其中的木质素,是一种不可溶纤维,能在肠子中形成胶质的薄膜,它可以与胆固醇结合后将其排除。梨籽,还含有硼,可以预防妇女骨质疏松症,提高我们的记忆力、注意力、心智敏锐度。

梨,生吃,可解渴去火;熟吃,可祛痰止咳。更有韩国科学家证实:吃烧烤后吃梨,可以化解肉类烧烤中的致癌成分。所以在韩餐里,梨是不可或缺的配菜之一。可见,梨的能量也是不小,连韩国的餐桌上都少不了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