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軍用渦軸發動機性能怎麼樣?中國重型直升機能迎來春天嗎?

Goal暢快


一說起我國的航發啊……真的是,一言難盡吧;

如果從對比上來說的話,我國的渦軸發動機相比國外先進水平,比我國渦扇發動機與國外的差距還要大。

比如V-22“魚鷹”的T406渦槳發動機,其幹質量只有441公斤,但是功率竟然可以達到驚人的4586千瓦,油耗率也只有0.259千克/千瓦時。


▲“魚鷹”
的T-406

而我們運9用的渦槳6C,幹質量1200千克,功率只有3805千瓦,但是油耗率則高達0.329千克/千瓦小時,可以說相比國外先進水平差距十分巨大。
▲運9的“渦槳-6C”


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還有很巨大的差距。

而根本原因就在於我們以前“沒錢”,沒錢就沒項目、沒項目就沒技術累積、所以沒技術自然就出不了好產品,其實這不僅是我國渦槳發動機的問題,可以說是我國現今所有航空發動機的主要問題。

而我國的航空發動機的起源說白了,都是在上世紀50年代依據前蘇聯的援助起家的,本身底子就不好,而型號又是依據飛機項目配套的,往往飛機下馬航發也就下馬了,而以前我們又窮自然就不能像國外那樣高投入,所以沒有好產品也屬正常。

但是隨著近些年投資強度的加大,我們項目和產品也逐漸上來了,雖然不如國外吧,但起碼不用像過去一樣被別人“卡脖子”了。

比如我國武直十最開始打算用的“普惠”的PT6C-67C渦軸發動機,後來讓“平禿子”攪黃了,於是我們只能用自己的“渦軸-9”,雖然性能不如PT6C-67C,但是其服役表現也很好,生產質量也不錯。
▲武直十的“渦軸-9”


部隊反應不錯。

還有我們民用的長江1000渦扇發動機,雖然不如通用的“GE-9X”那麼牛逼,但是起碼我們有自己的產品了。
▲剛剛進行全速實驗的“長江1000

渦槳發動機也是如此,雖然現在我們不如國外先進水平,但是我們也有自己的產品,而且我們也正在搞自己的5000千瓦渦槳發動機。
▲我們自己的5000千瓦渦槳發動機,現階段進展還不清楚,那天有空“軍事小科普”


會“打探”一下。

這些其實都是我們進步的表現,誠然,我們現在確實是落後,這沒什麼不好意思承認的,但是落後並不丟人,“如果人人都是第一的話,那這個世界就沒有第一了”,與第一相比我們都是落後的,所以落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追趕的勇氣,我們只要努力做好自己,今天比昨天強,一步一個腳印,終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世界先進水平”的。

最後,喜歡的朋友點個關注吧!


軍事小科普


各種噴氣式發動機作為現今各種飛行器的動力驅動具有重要的作用與地位。而我國在各種噴氣式發動機 上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也是人盡皆知的,從早期的渦輪噴氣發動機,到現今主力的渦輪風扇發動機,直升 機使用的渦輪軸發動機和用於螺旋槳的渦輪螺旋槳發動機都沒有追趕上國際上的幾波研製浪潮,因而長 期處在不斷追趕的過程中。往往是世界先進技術達到了成熟的第四代,而我國還在第三代的摸索和定型 階段。 渦軸發動機其實就是以渦輪噴氣發動機為基礎,將燃燒室的能量最終輸出到一根動力轉軸上,然後經過 減速器減速增扭後傳動到直升機螺旋槳槳盤上,帶動螺旋槳旋轉,再通過合適的槳距將槳葉上方的空氣 加速吹向下方產生升力帶動直升機起飛。



在渦軸發動機領域,我們一般以中等功率渦軸發動機進行比較,因為該級別渦軸發動機被大量使用於多 種運輸直升機、通用直升機和武裝直升機上,使用較為廣泛,也是現今渦軸發動機研製的重點所在。(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則是在於我國的中等功率渦軸相對基礎較好、自主保障能力較高,尚能拿出來進行比 較)此類發動機已發展了四代,而我國基本掌握了前三代的技術,現在的主力基本是第二代與第三代, 分別是用於直-8的渦軸-6及用於直-9的渦軸-8、用於直-10的渦軸-9,基本比國外同類型晚服役約15年 至20年。而國際上最先進的四代發動機已經投入生產使用。如美國的T800和歐洲的MTR390,功重比一般 都超過6,油耗則降至0.3kg/kWh以下,極大地提升了直升機的機動性能和航程,而我國的該類型發動機 尚處在研製階段。



要說我國的第四代渦軸發動機,則就是要用於直-15的功率達到1200-1500千瓦的渦軸-16(中法聯合研 制,與渦軸-6有一定繼承關係)和用於直-20的功率達到1600千瓦的渦軸-10(功率大於黑鷹的T-700發 動機),因而我國的兩款中型運輸機還是有一定保障的。至於起飛重量在20噸以上的重型直升機,我國 自然不用做到米-26那種極端(當然那種逆天的發動機也實在不好搞),基本是在CH-53量級,最大起飛 重量大概要在38噸左右。但正如前面所說的,我國僅在中等功率渦軸發動機上具有相對較強實力,在大 功率渦軸發動機領域我國還有極大的差距,因而我國的重型直升機擬採用烏克蘭功率達到8300千瓦的 D-136-2渦軸發動機(米-26使用的發動機的改進版),若真能獲得該種發動機則僅需2臺即可解決重型 直升機的動力問題。而在2013年國產5000千瓦渦軸發動機據稱也完成了研發工作,理論上也可以使用在 新的重型直升機上(但應該需要3臺發動機),但該型發動機後期報道及消息較少,暫且認為其尚在不 斷完善中,在5年內能完成裝機實用化。



李三萬的三萬裡


中俄新重直跟殲20一樣有心臟病,前前後後會換裝至少三款發動機。不要盲目樂觀。發動機可是永遠的痛。大功率渦軸發動機,中國真的是一窮二白。會比殲20所用的渦扇15發動機落後更多。

圖一:上邊為新重直的舊方案,中間是新方案。下邊兒是美國人給找的爹。


中俄這次聯合搞的新重型直升機,實際上就是米26的縮小版。米26是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機。這玩意甚至能把美國的ch47支奴乾重型直升機吊起來。中國用不著米26那麼大了,稍微縮小點就行。

厲兵哥必須指出的是,縮小的是機體而不是發動機。發動機仍然是維持在8000千瓦左右。小機體為什麼要配上大發動機呢?因為只有這樣搭配直升機,才能有比較好的高原性能。中國2/3國土可都是山區哦。

第一型發動機是米26原裝發動機D136,驗證機階段,中俄新重直就裝這個。穩妥可靠,能飛起來就行。但是這個發動機肯定不會大量裝備,因為它是在烏克蘭手裡,以後買不買得到另說。



圖二:老外以為中國山寨的是這個。

第二型發動機就是俄羅斯的備胎PD-12V。在原型機階段。甚至是小批量量產階段,很有可能就是用這個。這個發動機是在pd14渦扇發動機的基礎上改出來的。

第三型發動機是正宮娘娘,就是中國自己研製的8000千瓦大功率渦軸發動機。未來大批量生產的新重型直升機一定會用這個。問題是中國渦軸技術非常差。直20所用的2000千瓦級發動機都還沒搞定。想一步跳到8000千瓦,沒那麼容易。



圖三:其實中國搞的是這個。

8000千瓦發動機,一旦搞定。就代表中國能搞定所有大小的渦軸發動機,從此以後中國直升機再無心臟病之憂。萬里長征最後一步路,中國航空發動機人要加油。


厲兵


與大飛機、戰鬥機動力一樣,我國軍用直升機,困難就困難在發動機,畢竟基礎太弱在那擺著呢,一款渦軸-9從1991年開始研製,直-10不能實現裝機,使用國外的又受到困擾,只有把大改小,經過19年艱苦攻關,終得實現裝機,裝機以後性能令人鼓舞,基本沒出現問題。著急沒有用,在尋常百姓看無非一款發動機,而在科技工作者那裡就得按科學規律辦事,2017年定型渦軸-10,直-20就飛得歡實,離我們越來越近,網上的圖片漸漸清晰起來,有了發動機就不愁飛機,人講渦軸-10就是直升機的渦扇-15。可以講,沒有渦軸-9這19年努力,渦軸-10研發速度就不會這樣快,有公開資料顯示,渦軸-10體積小,重量輕,功率大,噪聲低,是理想的一款三代中型渦軸發動機,並初步具備了四代渦軸發動機的一些特點。好啊,有了渦軸-10,再向渦軸-20發力,那是一款用之於我國重型直升機的動力,以為非常值得期待,因為翻過了渦軸-10這道技術的門坎,在我們前面,已礙難有過不去的火焰山。

★有病亂抓藥。藥不對,不適於重病沉痾,以前印度以其有利的國際形勢,在高原直升機方面很是風光了幾年,他的大多數直升機型號都可在高原自由飛翔,不能在高原飛行的直升機不要,想買誰的買誰的,我們雖說也買了些,比如S-70“黑鷹”,米-17V5高原型等,但面對直升機大幅落後的情況下不急不燥,每能立足自主研製,得宜於渦軸發動機多年的潛心定力,列裝部隊的直-18A載滿兵員,一舉突破9000米高度,要知道,此前2010年,渦軸-8首翻期只有法國原型號的三分之一。2013前國產重型直升機模型亮相時,網上都有熱鬧地討論,是用烏克蘭的D-136好,還是接納俄羅斯建議,用他的PD-12V,就其性能講,都不太合適,太大太笨重,而且耗油量不低。還是立足自己研製,自己的才是最實用的。由此可見,有病不得亂抓藥,藥不是隨便吃的,吃不巧要命,尤其病重之人,咱得慢慢調理。如今差距尚大,進步是實實在在的,當中國直-20就要面世時,印度早已望塵莫及。

★世上重型直升機。就那麼幾款,俄製米-26,美國CH-53K、CH-47,再沒有了,對於米-26,我們見識在2008,也就是從那時起,我們開始發力於直升機,據悉正在打造渦軸-9B、渦軸-12、渦軸-8D、渦軸-16、渦軸-17等十多個渦軸發動機項目,尤以渦油-20為緊要,中俄正在合研一款重型直升機,發動機事關成敗,渦軸-20功率5000千瓦級,正是我國重型直升機裝機目標。我們知道,美國就要服役的CH-53K“種馬王”,最大起重38噸,從表現的技術性能看,非常優秀,其使用3臺5600千瓦的GE38-1B型發動機,發動機強則直升機性能出色,其實用升限突破4380米,最大飛行速度315公里每小時,載重能力達到15噸,航程852公里,了不起的直升機,了不起的發動機。我們的渦軸-20在航展只是標明5000千瓦級,而沒有說具體功率,有人就講了,輸出功率不比GE38-1B,則無法滿足高原使用要求,說得是,不過俄羅斯媒體挺在意的,他們說,如果這件事中國成了,“我們將再也無法控制中國”。

★我們的設計。見題板,最大起重等同“種馬王”,但實用升限刻意上心,為5700米,要比它高出一頭來,上高原,正是必須的指標,航程差了200公里倒在其次,不是說航程不重要,差點事也是正常的,要在這是我們自己的渦輪軸,只要在主要指標上能實用,正是符合使用要求的,美國沒那麼多高山,突出大航程,我們則不然,要求全疆域使用。美國兩款重型直升機,自上世紀60年代即開始投入使用,用至今天改型不斷,賣遍了全世界,都在上千架以上的規模,我們發力重型不過剛剛開始,在主要性能設計上得以比類齊肩,只能說我們的起點更高了,得益於我們的技術基礎,迎來直升機春天,是再正常不過的了。在使用材料,結構設計,實驗設施等方面,具有了相當厚實的基礎,一朝下線,可實現跨越式發展,要問一問,差距又將縮小多少年了呢?


魂舞大漠


肯定好用,中國的科學家一直都是進步很大,相信中國。中國一步步走來越來越強。才有幾年的時間中國就走上了時間強國。作為一箇中國人,窩軸發動機我覺得一定會帶來一個新的高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