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美食(三)

裹 蒸 粽

粽香不怕巷子深

肇庆裹蒸粽誉满岭南,是用当地特有的冬叶、水草裹成的大大的粽子,所以称作裹蒸粽。


广州的美食(三)


与一般粽子用竹叶包制,呈四面三角形不同,裹蒸粽呈枕头状或是四角山包状。包制好的半成品要置于蒸煮炉中用猛火蒸煮8小时以上,边蒸煮边加入大量的开水,直至糯米、绿豆、肥猪肉完全融化。裹蒸粽品尝起来馅味醇香,肥而不腻。

寻味指南:肇庆

牛 肉 丸

潮汕人的情怀寄托

不少吃货千里迢迢来到潮汕,只为一尝当地正宗的爽口牛肉丸。

广州的美食(三)

潮汕人运用搅、拍、握拳挤丸等方法,练就了纯熟的制作技艺。想象中,手持铁锏的牛肉丸师傅大力捶打着案板上新鲜的生牛肉,气势如虹,而牛肉丸的筋道弹性和四溢的肉香,便在那一次次拍打中得到升华。

寻味指南:潮汕地区

蚝 烙

颜值、实力俱佳的“超人气美食”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让潮汕蚝烙这道草根小吃一夜成名。


广州的美食(三)


新鲜煎好的蚝烙色泽金黄,看着就让人颇有食欲。醮上些许鱼露,甫一入口,鲜甜的味道迅速在舌尖蔓延。酥香的表皮下薯粉的嫩滑,加之鲜美蚝肉和辅料等各种味道在口中交碰,让人不禁大呼美味!

寻味指南:潮汕地区

粿 条

潮汕美食的经典代表作

潮汕粿条是潮汕有名的小吃,潮汕人称为“炊粿”、“粿仔”。这种小吃是用米粉浆薄层蒸熟晾凉之后,切条备用的小食半成品,一道粿条有N种吃法:粿条汤、炒粿条、干捞粿条……


广州的美食(三)


潮汕粿条不同于广州的“沙河粉”,正宗的粿条用纯米浆制作而成,虽然不及河粉的韧性,但却更显弹性,而且一般粿条比河粉厚,所以口感更厚实,更接近于面条。

寻味指南:潮汕地区

鸭 母 捻

粒粒馅不同

“鸭母捻”是潮汕地区一道有名的甜品小吃,因其形似母鸭在水上游荡浮沉而得名。



广州的美食(三)



鸭母捻类似北方的汤圆,传统制作要求严格,其馅有四样——绿豆馅、红豆沙、芋泥、芝麻糖。传统卖鸭母捻每碗三粒,每粒的馅各不相同,为区分每粒馅的不同,在包的时候,不同馅的鸭母捻形状各异,如有的形状略圆、有的略尖等,各有记号。

寻味指南:潮汕地区

普 宁 炸 豆 腐

诱人的一抹金黄

普宁炸豆腐是广东潮汕汉族传统菜之一,是将普宁豆腐切件,放入热油中炸制而成,吃时蘸上韭菜盐水,外酥里嫩,咸鲜微辣,风味独特。



普宁炸豆腐材料虽然简单质朴,却于不经意间达到了美味的极致。普宁豆腐的味道类似黄豆,密度高却极爽滑。待在热油中炸至金黄酥脆,惹味非常。

寻味指南:普宁

猪 肠 碌

“阳江十八怪”之“第四怪”

——粉皮包粉卖通街

猪肠碌是阳江最具特色的小吃,因外形呈圆条形,貌似猪肠而得名。



广州的美食(三)



猪肠碌与粉卷相似,由米粉皮包着豆芽、虾皮、蛋皮等,再在河粉皮上撒上芝麻制成。吃的时候可整条吃,也可以切成小段,再沾上特殊的调料(如辣酱),味道咸中带香,十分可口。

寻味指南:阳江

东 陂 水 角

叫醒你的味蕾

广州的美食(三)

东陂水角是清远连州东陂镇最具特色的小食。东陂水角糍皮软脆滑嫩、香爽口,肉馅咸甘适度、味美香醇,既有楚南人饮食的辛辣韵味,又有岭南人清淡高雅的风范,集岭南和中原饮食文化于一体。

寻味指南:清远连州东陂镇

拖 罗 饼

食之不腻,齿颊留香

化州拖罗饼是茂名化州的特产,以考究的制作技艺和独特的口感风味而饮誉粤西。2012年,化州拖罗饼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州的美食(三)



化州拖罗饼制作工艺非常讲究,椰丝、叉烧、伍仁、芝麻等馅料,分别经过浸、洗、炒、凉、拌等多重工艺,再经过包、印、烘工艺成型。拖罗饼色香味美,外观色泽金黄,形如明月,食之不腻,不热不燥,齿颊留香。

寻味指南:茂名化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