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〇:这才是真正的忠臣——胁君之谏

话说这时的楚国日渐强盛,先后灭掉了一些小国,剩下的南方小国无不称臣纳贡,只有蔡国不服。蔡哀侯和息侯都娶的陈女,有一次息夫人路过蔡国,被蔡哀侯调戏了一番,大怒而去。息侯知道后就联合楚国,设计把蔡哀侯俘虏了。

楚文王回国后,就想把蔡哀侯给烹了,大臣鬻(yù)拳说:“大王准备进军中原,若把蔡侯杀了,影响不好,不如把他放了。”再四苦谏,楚文王就是不同意。鬻拳气往上撞,左手抓住文王的袖子,右手拔出佩刀指向文王:“臣就是与王都死了,也不忍心看到王失去诸侯!”

一八〇:这才是真正的忠臣——胁君之谏


楚王害怕了,就把蔡侯放了。鬻拳说:“大王听了臣的话,是楚国之福。但是臣劫君,罪该万死。”楚王并不怪罪。鬻拳却用佩刀把自己的一只脚砍了下来作为对自己行为的惩罚。楚王下令把这只脚放到府上,用来警告自己要听大臣们的建议。

历史上一说诤臣,都是说魏征,这个鬻拳胁君之谏的故事很少有人提起。这个故事结局还算不错,得益于楚文王的识人和大度。楚文王知道鬻拳采取那么激烈的行动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一心为楚国着想,所以事后才没有追究。

其实我们每个人真正的能指出你的错误,并坚持让你改的朋友并不多。我相信大部分都没有,能给你指出来已经不错了,改不改是你的事。一般的朋友就是在一起吃吃喝喝,天南海北地瞎聊,能有一个诤友确属不易。

一八〇:这才是真正的忠臣——胁君之谏


这个故事很少看到的原因也可能是怕影响不好而讲的少,你想啊,如果威胁上级的事情作为一个榜样宣传出来,人人都像鬻拳那样做,岂不乱套了。后面鬻拳做的还有一件更离谱的事,就是有一次楚文王打了败仗,鬻拳竟关闭城门不让楚文王进城,让他去打另一座城。后人有诗评价:若将此事称忠爱,乱贼纷纷尽借名。

可见不管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度,作为领导者,对下属的严格宽容要有个度,作为下属,对领导的劝谏也要有个度。楚文王和鬻拳在第一个事件中都把握的比较好,鬻拳虽然是拿刀了,那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了。在第二次闭城门就有点过了,老想让楚文王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上次对了,这次不一定会对。闭城门事件导致了几个月后楚文王生病而亡,鬻拳也自杀了。

关注超哥说成语,让你天天有惊喜!

想要家庭幸福、孩子成才,请点下方 “了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