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規劃市域鐵路發展 將建設「半小時」鐵路公交圈

重庆规划市域铁路发展 将建设“半小时”铁路公交圈

以綜合樞紐站、場為中心,對上蓋及毗鄰地塊進行綜合開發,物業及商務收益彌補建設成本及運營支出,實現客運站的多維互動與協調發展。圖為煥然一新的沙坪壩老車站。 陳茂霖 攝

中新網重慶10月14日電 (陳茂霖 韓璐)平時上下班,你會用什麼交通工具?開車、公交、軌道,或者坐火車?未來,在重慶坐火車上下班或將成為更多人的選擇。記者近日從此間正在舉行的“市域鐵路與城市發展論壇”考察活動獲悉,目前重慶正在規劃“半小時”鐵路公交圈,已將21個區及兩個經開區納入研究範圍。

重慶作為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長江經濟帶和“一帶一路”的聯結點,在建設內陸開放高地的過程中被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定位為全國綜合性鐵路樞紐,也在國家《“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中被定位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

根據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和重慶市相關規劃和重慶樞紐線路能力分析,重慶市利用鐵路開行公交化列車近期分兩期推進。

重庆规划市域铁路发展 将建设“半小时”铁路公交圈

以綜合樞紐站、場為中心,對上蓋及毗鄰地塊進行綜合開發,物業及商務收益彌補建設成本及運營支出,實現客運站的多維互動與協調發展。圖為車站方為引導旅客提高出行效率而專設的服務點。 陳茂霖 攝

其中第一期主要事實內容為2018年在成渝高鐵、渝萬城際,渝利、渝貴、遂渝-蘭渝鐵路,以及重慶西站至重慶北站區間陸續開行公交化列車,目前已經開行了多對公交化列車,重慶北站北廣場和重慶西站也各開設一處公交化列車售票專窗;從2020年開始,重慶鐵路系統將在既有基礎上,對部分進出站閘機和安檢設施進行改造,屆時市民可以通過刷中鐵銀通卡、手機二維碼、“刷臉”進站等方式實現“出站付費”和“不定車次、不定座位”出行,公交化列車開行頻率可以實現高峰小時最小發車間隔達到10分鐘。

“為什麼很多人不願意到郊外居住?就是因為生活不方便,而市域鐵路就有可能創造條件,讓住在市郊的人群也可以比較方便地享受市區的生活,這對城市佈局是有好處的。”北京交通大學城市軌道交通列車通信與運行控制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郜春海認為,未來綜合智慧交通而新系統的研發方向,應該要注意在技術上兼容原有的系統,並將城市中運營的公共交通工具在雲平臺上實現融合,提高大家的出行效率。

“東京交通圈鐵路和城軌客運量的市場份額達到89.4%以上,還有倫敦城市‘內軌外鐵’佈局形成,使得航空、鐵路、城軌間換乘十分便利,都展示了‘公交優先’的範例。”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鐵路總公司總經理特別技術顧問何華武告訴記者,美國學者RobertCervero把倫敦歸結為,鐵路為估價展開的城市,正是因為鐵路網絡先期形成,城軌的配套,城鎮建成後才避免了對小汽車使用的過度依賴,而鐵路和城軌網絡使上班族通過較遠距離的行程上下班,即通勤成為可能。這就逐漸促成了城市中心為商務區,周邊城市副中心為居住區的格局。

“為了實現‘以站招商、以商建城’,與城市空間格局耦合,更多交錯停站,方便遊客乘降也應作為常態。”何華武表示,通過在市中心區域構建鐵路客運樞紐站,城軌和快速鐵路良好銜接與分工,能夠實現旅客便捷換乘與出行。市內以城軌為骨幹疏解方式,高效完成樞紐客流集散,有效減輕市區地面交通壓力;市外依託快速鐵路、實現市郊、城市間長途旅客的快捷出行,並通過城軌交通網串聯起來,實現快速鐵路間長途客流便捷換乘。在城市總圖規劃中,應充分考慮鐵路與城軌交通資源的協調結合,將鐵路設施佈局有機融入到城市綜合交通體系以及城市空間形態之中。

此外,將客運站由傳統單一客運業務轉變形成客運、商服綜合體,使其具備“自我造血”功能,良性循環。通過發展TOD、SOD模式,即以綜合樞紐站、場為中心,對上蓋及毗鄰地塊進行綜合開發,物業及商務收益彌補建設成本及運營支出,實現客運站的多維互動與協調發展。重慶沙坪壩站、深圳前海車輛段上蓋等,都是很好的嘗試;在香港鐵路和城軌場、站上蓋已很普遍。

重庆规划市域铁路发展 将建设“半小时”铁路公交圈

重慶市重慶沙坪壩站鐵路綜合交通樞紐TOD項目效果圖。受訪者供圖

“所以說通過手機二維碼、‘刷臉’等方式來提高市民乘坐城市軌道、市域鐵路效率,也是重慶城市交通‘軟實力’建設的重要工作。”重慶市重慶沙坪壩站鐵路綜合交通樞紐TOD項目建設方龍湖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軌道公交化”現代先進城市交通體系的支持下,未來城市將會形成立體的商業體系,與交通系統形成良性循環。

以沙坪壩站城綜合體項目為例,該項目基坑開挖深度達47米,地下空間達到8層,承擔全部交通換乘功能,實現包括一條高鐵線、三條軌道線等在內各種主要交通方式的“零距離換乘”;同時站城綜合體將通過無縫銜接和“交通核”設計,優化人行路線、設置節點廣場等方式,便捷、高效的打通交通人流、過境人流與商業中心之間的聯繫,形成中心效應,成為高效集約的交通樞紐體系。

據悉,到2020年,重慶除了啟動手機二維碼、“刷臉”等高效進站方式,還將在一期開行方案基礎上,增加新建成通車的樞紐東環線及機場支線、黃茅坪支線等線路,擴大公交化開行範圍,新增開行對數、提高服務頻次,覆蓋“9+12”個區,重慶主城區初步形成“一環三橫三縱”格局,並同步推進實施新建和改擴建車站工程,以適應公交化加密停靠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