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識的最懂車的人最後都買了啥車?

我們大家的身邊可能有這樣的一群人:

當我們提起日系車時,他們會說,不安全,各種愛國情懷,不要買;

當我們提起德系車時,他們會說,燒機油,修車會懷疑人生,別買;

我們提起歐美車系時,他們又說,油老虎,做工太差,根本不能買。

一臉純潔的汽車小白:“你這麼懂車,你買的啥車?”

你認識的最懂車的人最後都買了啥車?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傳說中非常懂車的老司機都是買的什麼車;

『數據帝的鍵盤車神:小C』

小C是典型的數據帝,汽車網站上所有熱門車型的參數他都能倒背如流,一言不合就開始噴,XXX車都8速變速器了,你這車才6速,垃圾。XX車都是後驅,你這個竟然是前驅,垃圾。

他喜歡兩廂小鋼炮這類的高性價比車型,眼裡的神車似乎只有飛度;(在他眼裡飛度上打GTR,下踢法拉利。)

以上這些言行經常把一些吃瓜群眾忽悠的一愣一愣的,只要提起車都是這樣的。

你認識的最懂車的人最後都買了啥車?


後來,他把他的雅迪換成了高爾夫280TSI,沒錯,就是他眼裡燒機油,性價比低,前驅的破車。

你認識的最懂車的人最後都買了啥車?


後來我問他,這款車性價比不是沒飛度高嗎?

這車好像比飛度貴不止五萬吧?

你最看重的動力好像也不差多少啊?

他的回答是這樣的:

你認識的最懂車的人最後都買了啥車?


原來真正原因就是;雖然單從動力,空間以及各項參數來說,飛度的性價比能把高爾夫打的不要不要的,但是從小C本人的實際駕駛感受上比較的話,高爾夫各方面都比飛度好,也就是小C後來說的,一分價錢一分貨。

所以他關注了三年的飛度就這樣無情的被小C拋棄了。

『冷門車才是好車:小N』

小N從事的是汽修行業,擁有五年的汽修經驗,一起走在馬路上,看到任何一輛車都能輕鬆的說出車型,並且指出有XXX缺點,哪裡哪裡愛壞;

並且連大眾那種套娃臉都能很準的說出是XX年XX款XX型的。

小N覺得自己沒修過的車才叫好車,於是一些冷門車型,例如斯巴魯,雷克薩斯,凱迪拉克,謳歌,這些才叫好車,也算比較資深的日粉一枚了。

他的日常口頭禪是這樣的:

你認識的最懂車的人最後都買了啥車?


沒錯,基於自己多年修車經驗,加上網絡上對汽車的瞭解,只要是熱門車型他都能說出缺點,只有冷門車型才是完美無缺,十全十美的。

後來他買了一輛寶馬320i M運動型;

你認識的最懂車的人最後都買了啥車?


我問他,這個寶馬燒機油的現象不是比大眾還嚴重嗎?

寶馬3系這個好像是熱門車呀,有多少缺點你還不知道嗎?

你不是日粉嗎?買了寶馬讓雷車,謳車,斯車情何以堪?

他的回答是這樣的。

你認識的最懂車的人最後都買了啥車?


原來真正的原因就是;他喜歡的日系冷門高端品牌雖然好,但是市場保有量小,如果需要維修的話,配件太難買到,即使買到了也是比熱門車高出好幾倍的價格。

而且小N的駕駛技術也不怎麼好,難免會發生一些磕磕碰碰的,這樣壞掉的話, 和故障率的關係不怎麼大。

寶馬三系比較熱門,相對來說配件比雷車這些好買到,價格也更低,並且小問題自己修修也不算事。

你認識的最懂車的人最後都買了啥車?


所以雷車,謳車,英車,斯車就被小N無情的拋棄了。

『二手車評估師:小O』

小O是高爾夫的狂熱愛好者,提起車就忘不了說2.0T的高爾夫的改裝潛力有多大,爆改過後動力有多強,並且信誓旦旦的說,以後買車非高爾夫不買,即使是二手的!

後來。。。

你認識的最懂車的人最後都買了啥車?


你沒看錯,就是這臺八成新的二手思域,由於預算有限,並且剛好碰到車況非常好的十代思域車源,就果斷入手了。據說購買時只有不到一萬公里。

以上故事告訴我們,

1.買車時不能只看數據,實際駕駛感受其實是無法用數據表達的。

2.買車時隨大波,逐大流並非一件壞事,熱門車型的後期維修確實方便。

3.選擇每款車都沒有絕對的標準,很多時候可能買的車並非自己喜歡的,也許是出於無奈罷了。

『最後:』

其實每個品牌都有優缺點,能在有限的預算裡,能買到最能滿足自己需求的車,其實就是好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