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有哪些剧团?整理出来向坚守传统文化的艺术从业者致敬!

临汾蒲剧院蒲剧团简介

临汾蒲剧院蒲剧团是全国较有影响的戏曲艺术院团。临汾蒲剧院前身为1959年组建的晋南蒲剧院。1970年,随着行政区划的变更,晋南蒲剧院所属人员和财产一分为二,分别组建运城地区蒲剧团和临汾地区蒲剧团。1979年,后者恢复院级建制,定名临汾蒲剧院。赵乙任院长,韩刚、张庆奎任副院长。院部设办公室、创作室、编导室、音美室、资料室及蒲剧艺术编辑部等六科室,下辖临汾蒲剧院蒲剧团(简称蒲剧团,内部称老团)和临汾蒲剧院青年蒲剧团(简称青年团)。1990年,两团合并为临汾蒲剧院实验蒲剧团,又名临汾蒲剧院蒲剧团。该团在不同的时期不仅拥有众多表演艺术家,而且也蕴藏了编、导、音、美等诸多方面的优秀创作人才。

临汾市有哪些剧团?整理出来向坚守传统文化的艺术从业者致敬!


临汾蒲剧院小梅花蒲剧团剧团简介

临汾蒲剧院小梅花蒲剧团于二零零五年八月正式挂牌成立。现有演职人员88名,平均年龄28岁。是一个队伍整齐、行当齐全的年轻团体。其中,获得 “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奖” 的演员25名;中国“红梅奖” 的演员4名;山西省 “杏花奖” 的演员11名;山西省青年演员大奖赛 “一等奖” 的演员5 名、“二等奖” 的演员3名、“三等奖” 的演员2名、乐队两度获得山西省杏花奖“伴奏奖”。 剧团成立以来,传承、创作、改编了《窦娥冤》《杨门女将》《火焰驹》《麟骨床》《石佛口》《法门寺》《薛刚反朝》《白蛇传》《荆州王》《洗雪铁丘坟》《游西湖》《尧颂》等;现代剧《杜鹃山》《酸枣岭》《土炕上的女人》;蒲剧经典折子戏《挂画》《表花》《杀府》《跑城》《火凤凰》《采花》《贩马》《宇宙锋》《观兵书》《盘肠战》《反西凉》等四十余出剧目。 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 文化厅、 剧协授予小梅花团 “先进集体”,“突出贡献奖”;“五一劳动奖”;《尧颂》《酸枣岭》分别荣获山西省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挂画》获得 文化部颁发的 “遗产日奖”市劳动竞赛委员会为小梅花团记“集体一等功”。 临汾蒲剧院小梅花蒲剧团担负着蒲剧艺术传承、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任务,曾应邀赴北京、天津、深圳、广州、河南、四川、湖北、河北 、香港、台湾等地演出,赢得了当地专家、观众的好评,使更多的观众欣赏到古老的蒲州梆子,为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临汾市有哪些剧团?整理出来向坚守传统文化的艺术从业者致敬!


临汾市眉户剧团简介

临汾市眉户剧团成立于1952年,是山西省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团体。2011年“晋南眉户”被列为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该团团风过硬,陈容整齐,演技精湛,创作并拍摄了四部戏曲电视剧和一部电影,曾获文化部“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加强管理、出人出戏、以副补艺”的表彰;荣获“山西省集体劳动模范单位”,山西省政府为我团记“集体特等功”。

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剧团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狠抓创作和人才培养,造就和培养了“文华奖”、“梅花奖”、上海“白玉兰奖”获得者许爱英,“梅花奖”、“二度杏花奖”获得者潘国梁,“全国优秀表演奖”获得者赵梅等一批出类拔萃的在省内外颇具影响的国家一级演员;还有一批曾获山西省“杏花奖”的演员:张云霞、贾福林、杨丽、王倩、张瑞、张剑、许丽君等。

建团60余年来,共创作排演了100多部剧目,先后摄制了《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山凹人家》、《凤凰岭》、《村官》四部戏曲电视剧和电影故事片《情系故乡》,曾获电视剧“飞天奖、兰花奖、金鹰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山西省五一个工程奖、省戏曲电视剧一等奖等。

多次代表我省、市赴北京、上海、杭州、西安、郑州、南京、常州、扬州、深圳、香港等地参加全国大型戏剧汇演和艺术交流活动,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彭真、李瑞环、王震、姬鹏飞、彭佩云等领导的亲切接见。

拍摄的戏曲电视剧《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山凹人家》、《凤凰岭》、《村官》和现代戏《父亲》、《书记妈妈》等剧目深入人心,剧里的唱腔、唱词亲切生动,易记易唱,琅琅上口,颇受群众喜爱,在当地群众中广为流传,被眉户者爱好广泛传唱,尤其是在晋南、三门峡、渭南、黄河金三角一带,走在大街小巷中,随处可以听到临汾眉户的唱腔。

临汾市有哪些剧团?整理出来向坚守传统文化的艺术从业者致敬!


汾西县蒲剧团

成立于1960年,五十多年来剧团人才辈出演艺精湛。八十年代由表演艺术家陈章管主演《金麒麟》《薛刚反唐》在山西太原演出轰动全省,由省电视台录制播放流传至今。2014年3月应运城市委宣传部邀请,赴运城河东会堂演出,轰动河东大地,受到高度赞扬。

剧团主要剧目有:蒲剧《清官余达》《护法灭亲》《薛刚反唐》《狸猫换太子》;眉户剧《山村母亲》《灵前孝子》《四个女人》等。

洪洞道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项目之一,它诞生于洪洞,是我国独有的戏曲表演形式。

洪洞道情

剧团于2015年10月26日恢复成立,现已进行传统剧目恢复、排练工作。目前演出剧目有:《二度梅(一、二)本》《兵火缘》《瓦盆告状》《舍饭》《红灯记》等。

临汾市有哪些剧团?整理出来向坚守传统文化的艺术从业者致敬!

侯马市蒲剧团简介

侯马,古称新田,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是春秋晚期晋国都城,也是中华戏曲的摇篮。金代董氏墓出土的五个戏俑,生、旦、净、末、丑,色彩绚丽,形象生动,把中国戏曲史向前推进了二百多年。侯马市蒲剧团就植根于这片热土,多年来活跃于秦、晋、豫黄河金三角地区,每年演出三百余场,经典剧目有《忤逆坟》《晋宫轶事》《三关明月》《程婴救孤》等15本古装剧;《继母情》《玉镯风波》《父亲》3本现代戏;《女绑子》《黄鹤楼》《杀狗》等8个折子戏。特别是新编现代戏《樱桃花开》是2017年山西省新春新创优秀剧目,已巡演一百三十余场,深受业内人士及广大观众的好评和赞赏。

临汾市有哪些剧团?整理出来向坚守传统文化的艺术从业者致敬!


吉县蒲剧团

成立于1955年。50年来,在吉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及全县人民的关怀支持下,在历任团长的带领下,坚持党的方针政策、稳步发展、迎难而上,在历届市级汇演中艺冠群芳,荣获大奖。誉满秦、晋、豫,百花奇斗艳。观众交口称赞。

临汾市有哪些剧团?整理出来向坚守传统文化的艺术从业者致敬!

蒲县蒲剧团

建于1954年,团名“星火”后易名“百花”,文革后更名为蒲县蒲剧团。回顾剧团崎岖坎坷的发展历史,可谓是风雨六十多年,辉煌时时现,艺苑长明珠,百花齐斗艳。

六十多年来,在蒲县历届县委、县政府以及全县人民的关怀支持下,坚持党的二为方针,克难攻坚,稳步发展,犹如搏击长空的雄鹰,叱咤风云、展翅翱翔。凭着久演不衰的优秀剧目和实力雄厚的优秀演职(奏)员工,在历届省市汇演中艺冠群芳,荣获大奖。唱响了晋秦豫三省,誉满晋南大地。观众赞美,路人皆风。

临汾市有哪些剧团?整理出来向坚守传统文化的艺术从业者致敬!

浮山蒲剧团

始建于1952年,是原山西省晋南地区成立较早、设备齐全、规模宏大、艺术雄厚的国家正式专业艺术团体。半个世纪以来,剧团以强大的阵容、精湛的演出、誉满三晋,驰名省内外。1990年参加全省“振兴蒲剧大赛”荣获五项大奖。

临汾市有哪些剧团?整理出来向坚守传统文化的艺术从业者致敬!

翼城琴蒲剧团简介

2月17日起,翼城琴蒲剧团应邀为“四心剧场”带来了琴剧现代戏《红指甲媳妇黑指甲婆》、《风流寡妇》和蒲剧《生死牌》等连场好戏,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因不时有人咨询琴剧的情况,笔者查阅资料,采访剧团,特撰此文,以飨读者。

琴剧是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的新生地方小剧种。此次演出,是翼城琴蒲剧团诞生以来首次在运城市区亮相。琴剧属板式变化体,其音乐婉转缠绵、优美动听,唱腔清脆高亢、变化精妙,表演细腻,格调清新,具有很强的叙事性和观赏性。赴运首次演出,令观众耳目一新,赞不绝口。

琴剧的前身,是源远流长的翼城琴书,因主要以扬琴伴奏而得名。上世纪70年代起,翼城文化工作者借鉴、吸收蒲剧、眉户和民间音乐艺术营养,对琴书进行大胆改革、尝试,乐队增加了鼓板、马锣、小锣等打击乐,弦乐进一步充实完善,并将传统的演员分角色演唱改为演员扮演人物表演,由地摊说唱搬上舞台表演。历经数年打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地方小剧种——琴剧,完成了从曲艺形态的琴书向戏剧形态的翼城琴剧的过渡和演变。

1982年,翼城县政府研究决定,正式成立翼城琴剧团。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翼城琴剧团内强素质,外拓市场,发展成为能传统、能现代、能琴剧、能蒲剧、能眉户的复合型演出团体并更名为翼城琴蒲团。琴剧2010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得到应有的政策扶持,该团全力打造的《枣花开了》一剧成为山西省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申报剧目。

临汾市有哪些剧团?整理出来向坚守传统文化的艺术从业者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