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時期 再訪西域 神祕的烏孫國

自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回來,劉徹便三五不時拉著張騫聽他講西域的奇聞異事,聽聞在漢朝西邊更遠的地方,不只有大月氏,還有大宛國、烏孫、安息、康居、大夏等二十多個大大小小的國家。

在那片漢朝人從未探知的土地上,有流的汗像血似的寶馬,葡萄美酒,黃河的源頭,以及用銀做的錢幣,在皮革上畫橫線即為文字,大如甕壇一樣的鳥蛋,條枝國的魔術……這些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東西,無不讓劉徹心嚮往之。

西漢時期 再訪西域 神秘的烏孫國

十多年的事情豈是幾天可以講完的?張騫一點一點講給劉徹,劉徹亦聽得仔細,七八年的時間過去了,劉徹對西域的瞭解越來越多……

這天,劉徹向張騫詢問大夏等國的時候,張騫突然提到:“我在匈奴的時候,聽說有一個叫烏孫國的地方,烏孫國的人們都稱自己的國君為昆莫,據說現任烏孫國昆莫的父親原是西邊一個小國的君主,後來被匈奴攻打併殺死,而出生不久的昆莫就被丟棄在了曠野裡,但是奇怪的是他最後沒死,因為天上的鳥兒會銜肉給他吃,野狼也會給他餵奶。”

“然後呢?”劉徹忍不住問。

“當時匈奴人聽說了,以為他是神祗的後代,匈奴單于就收留了他,還撫養他長大,讓他長大後領兵打仗,因為他屢屢立功,匈奴單于就把原屬於他父親的子民歸還給他,命令他駐守西域,他就是現在的烏孫國昆莫,獵驕靡。

獵驕靡後來不斷擴大自己的兵馬,在上任匈奴單于死後、趁著強大就擺脫了匈奴的控制,遠遠地遷走,保持了獨立,不肯再朝拜匈奴。而匈奴人因為他的‘神’的身份,也不敢輕易去打。”

劉徹聽完,頓時興起,心想:這烏孫國倒也有骨氣,不似那大月氏,因為找到了一個小安之地,便偏安一隅,忘了國仇家恨。

劉徹還在思考中,張騫突然發言:“如今匈奴的伊稚斜單于剛被我漢朝打得狼狽不堪,原來匈奴渾邪王統治的地方我們還沒有合適的守衛人選,西域那邊的國家都貪戀漢朝的財物,如若能招引烏孫國東遷到原先渾邪王控制的地方,與漢結盟,根據形勢看,烏孫應該是能接受的。

而國力較強的烏孫國與漢結盟,其他西域小國歸附漢朝或者與漢結盟也不在話下了。如此一來,西域脫離匈奴的控制,我漢朝就相當於再次斬了匈奴的右臂!”

聽完張騫的話,劉徹也覺得可行,且一想到大漢的控制和影響將擴展到更遼闊的地域,頓覺心潮澎湃,於是,劉徹一錘定音,當即決定,派遣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

西漢時期 再訪西域 神秘的烏孫國

公元前119年,主張再次連通西域的張騫,率領三百人以及數名副使再次出使西域,張騫的主要目的是與烏孫國聯盟,那些副使則負責到周邊其他的國家去。且此次出行規模更大,除了每人配備兩匹馬以外,還帶了幾萬只牛羊以及價值幾千萬的錢財布帛。

不過,張騫這一次出行與上次已是大不相同。彼時漢朝西部、北部都是匈奴人的勢力,出行危險萬分,如今匈奴已經被打得深居漠北,故而這一路順利得多,沒多久,就抵達了烏孫國。

見到烏孫國的昆莫以後,張騫卻發現昆莫接待漢朝使者的禮節,和他們對待匈奴單于的禮節一樣不合規矩。於是說:“漢天子贈送禮物,如果國王不拜謝,就請歸還吧!”捨不得豐富財富的昆莫,就按著漢朝該有的禮節拜了謝。

而後,張騫才和昆莫正式轉達了劉徹的旨意,即希望他們能東遷到原渾邪王控制的地方,與漢毗鄰且結盟。但是昆莫很快就拒絕了。

一是烏孫國怎麼會隨隨便便舉國遷徙,普通人家搬個家還需要考慮再三、細細拾掇呢;二是原先渾邪王控制的地方離匈奴單于的地盤太近了,他也不知道漢朝有多強大,萬一匈奴再打過來呢?而且,最關鍵的是,昆莫他自己現在壓根拿不了主意,也就是做不了這個國家的主。這是為何?

昆莫有十來個兒子,其中一個名叫大祿的中子驍勇善戰、手下能人聚集,但當昆莫的長子也就是太子去世時,他的太子特意交代:我死後,立我的兒子岑陬為太子吧!於是,原以為能接替哥哥的太子之位的大祿便發兵了,打的就是岑陬。

一把歲數的昆莫是左右為難,最後只得分別給了大祿和岑陬一些兵馬,讓大祿遷到遠一些的地方自己打拼,自己留了一萬左右的兵馬護佑自己的安危。只是,這烏孫國從此就一分為三,這也便是為何他不能做主的原因。

不能指望烏孫國的結盟,張騫便先將身邊的副使們一一派出去,去溝通其他的國家,而他在烏孫待了一段時間後,便準備返回長安了。

只是,拜別之際,昆莫卻說:“請帶上我們給您配備的這些嚮導和翻譯吧,護送您安全的回國。順便,我還任命了幾十名使者,親臨您說的大漢國去看看,這裡還有幾十匹馬,請漢天子笑納!”昆莫到底是對張騫口中繁華富庶、還打跑了匈奴人的大漢頗感興趣。

於是,張騫帶著這些人馬踏上了歸途。公元前115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返回長安,帶回的還有烏孫國的使者,這也是第一次有西域的國民來到漢朝。

那麼,烏孫國與大漢,以及西域各國,將走向什麼樣的軌道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