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時期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役早已不罕見,比如令西楚霸王成名的鉅鹿之戰,還有韓信幫劉邦滅掉趙國的背水一戰。

西漢時期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李陵帶領五千荊楚奇才劍客,對戰八萬匈奴騎兵,轉戰數百里,屢屢破解匈奴的殺機,廝殺幾天幾夜不敗,竟逼得匈奴單于心生畏怯,彷彿又將創造一個以少勝多的傳奇戰績。

而就在這千鈞一髮之時,一個小人物的舉動,不但摧毀了李陵等人戰勝凱旋的心願,更徹底毀掉了這支驍勇的精銳軍隊。

這個小人物名叫管敢,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漢軍小卒。在戰場上當了逃兵已是軍法不容,而這管敢更甚,非但投降了匈奴,還提供了關鍵性的秘密情報……

“漢軍根本沒有後援,箭也所剩無幾,那幾千人現在只不過在死撐而已。李陵和另一名叫韓延年的校尉,他們以黃旗和白旗做標誌,一人帶領八百人在前面開路,只要集中射殺了他們,漢軍立刻就可攻破。”

這個叫管敢的漢人,就這麼將數千漢軍將士的命脈暴露在了匈奴人面前。

西漢時期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而對於且鞮侯單于來說,這無疑是從天而降的一大喜訊。既然李陵他們不過是隻紙老虎,那他們還怕什麼呢?

不久,且鞮侯單于再次派兵對李陵部隊發起了新一輪的圍攻,並且令人在山上呼叫:“李陵、韓延年快快投降!”

李陵等人心驚,這才反應過來,叛徒早已將他們出賣。而他們唯一的出路,就是以最快的速度甩開匈奴人,只要跑回到漢朝邊境,他們就安全了!

但是,匈奴人早早地就從山上越過他們,將李陵的部隊圍困在了山谷之中。

隨後,數萬支箭破空而來,漢軍亦以箭回擊,一天之間,漢軍五十萬支箭就被用光。沒有了弓箭,漢軍只能放棄輜重車輛,以求能加快行軍速度,躲避匈奴的射殺和追擊。

還存活著的三千多漢軍,沒有武器的,砍下車的輻條當武器,文職人員拿起隨身的刀筆,竟也加入了戰鬥,在狹窄的山谷中一邊躲避、一邊尋找出路。

此時,已經是李陵部隊與匈奴對戰的第八天。

這一天,匈奴人似乎耐心用盡,既沒有追擊,也沒有用箭射殺,而是用了最原始的武器來對付他們——石塊。

巨石從山上滾滾而來,狹谷中的三千漢兵完全沒有躲閃的時間和空間。瞬間,漢軍死傷大半,而倖存的人,也被巨石和戰友血肉模糊的屍體擋住了去路,進退不得。

到黃昏時,倖存的一千多人眼看著無路可走了,突然看見他們的主帥李陵穿著一身便衣出現在了大家眼前,說:“都別跟著我,我要一個人去生擒單于!”

狹谷內靜悄悄的,士兵們似有千言萬語,卻什麼都說不出來,唯有望著李陵遁去的背影,等待著他的歸來。

很久以後,李陵回來了。

西漢時期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回來後的第一句話是:“我們已經兵敗,要葬身此地了!”

說要獨自一人生擒單于的李陵,出去以後看到了什麼,他沒有說,但肯定是令他絕望的場景。漢軍還剩下千人,但匈奴數萬的騎兵卻已經將山谷的出入口圍得水洩不通。

難道他們只能在此等死了嗎?

李陵並不這麼想。

他對部下說:“如果再有數十支箭,我們就能夠逃脫了,但我們已經沒有武器了,天亮以後,就能坐等被擒。既如此,不如……各自逃命去吧,倘若有人僥倖逃回去,定要將戰況稟明天子。”

隨後,他們將所有的旌旗砍倒,與珍貴的物品一起埋入地下,李陵又命將士們每人帶兩升乾糧、一片冰準備突圍,約定誰若逃回邊塞,就在那裡等著戰友。

夜半,李陵和韓延年各率領十餘名壯士率先開始突擊匈奴人的包圍圈,幾千匈奴騎兵緊追他們不放。

趁著他們吸引了匈奴人的注意力,其餘士兵趕忙突圍,爭取最後的機會逃回一百里外的漢塞。

在他們約定的地方,最終,前來匯合的只有四百多人。而這四百人中,卻沒有校尉韓延年和主將李陵的身影。

八天八夜的戰鬥,就這樣落魄而慘淡地落下了帷幕……

如果李陵沒有說要獨自帶領他們出兵,如果路博德願意為他們接應,如果劉徹沒有憤而撤掉他們的援軍,如果管敢背叛自己的同胞,也許會是別樣而令人欣慰的結局。

可惜李陵過於託大,可惜將佐不和,可惜君臣互疑,終究一點點將他們推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

五千步兵對八萬騎兵,這場從開始就力量懸殊的對決,平心而論,在李陵的指揮和士卒們的搏鬥下,堅持了八天八夜,即使敗了,也是罕有人能做到的奇蹟。

只可惜,這樣一支奇兵驍將組成的隊伍,最終卻落得個四散奔逃、葬身黃沙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