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通氣不咳嗽 其實是肺與大腸相表里

上下通氣不咳嗽 其實是肺與大腸相表裡


曉燕話營養

上下通氣不咳嗽 其實是肺與大腸相表裡



上下通氣不咳嗽 其實是肺與大腸相表裡

張曉燕

昨天下班回家時遇到倆小孩在激情豪邁地高唱《酒神曲》,那句“上下通氣不咳嗽”,吼得我忍不住笑了起來,不過在笑的時候卻讓我豁然開朗,這意思不正是“肺與大腸相表裡”嗎,是五臟六腑相表裡的最通俗的體現。

上下通氣不咳嗽 其實是肺與大腸相表裡


中醫理論中五臟為心、肝、脾、肺、腎,六腑是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五臟六腑相表裡分別為心與小腸、肝與膽、脾與胃、肺與大腸、腎與膀胱、三焦的相表裡。

《素問·寶命全形論篇》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意思是說人是天地之氣的產物,氣絕則人死,人死則氣散。《素問·寶命全形論篇》還說:“夫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 “懸命於天”並不是說命運由上帝決定,其實說的是“人活一口氣”,呼吸的重要性人人明白,人不吃食物,可以活上十天半月,但是若不呼吸空氣恐怕連十分鐘都活不了,就是命懸於天中的空氣!人體與天上的空氣相連的是肺,所以,命懸於天,其實就是命懸於肺。而人生於地,必須依靠食物來維繫生命,負責傳導食物的是大腸。中醫認為大腸主肅順,腸胃如果宣降有序,軀體的氣機就會通暢和順,進而邪氣消弭,人身安和。因此肺與大腸相表裡表述的是人的生命裡最重要的且離不開的兩樣東西:空氣和食物,即空氣和食物的司管分別是肺和大腸。

中醫認為肺為嬌髒。《素問》裡說:“肺主宣發肅降,肺為水之上源,肺開竅於鼻,肺主皮毛,諸氣憤鬱,皆屬於肺,在志為憂悲,在液為涕,在體合皮毛,在竅為鼻。” 我們平時常聽有人說“肺都氣炸了”,也並不是虛誇之詞,其根據就是“諸氣憤鬱,皆屬於肺”;而一旦外感六淫之邪自口鼻皮毛侵入,必先犯肺,肺葉嬌嫩,不耐寒熱,易被邪侵而使嬌肺發病,發病時最典型的症狀就是咳嗽。

中醫認為咳嗽有寒熱之別,若是寒咳,一般是受寒後鼻塞流涕,或者稍微有些發冷打顫,這時可予以服生薑湯、蔥白湯等發汗解表、驅風散寒;患熱咳時,晚上咳得尤其厲害,喉嚨發癢,還會有口渴之感,這時可服用煮梨湯水、梨粥來清熱解毒和辛涼解表。這些都是肺症從大腸祛除的常用驗方。

而燥熱性便秘引發的肺症時,肺症是因腸內燥熱之氣上揚到肺,而引起的咽喉紅腫、乾咳或燥咳、溫咳、出鼻血、喘息、鼻黏膜抵抗力下降等一系列肺部反應,這時可進行通過改善大腸環境、潤燥通便來反治肺症,而非止咳潤肺。如果一味地注重肺部,不僅治標不治本,反而可能還會有損於身體的正氣。因此燥熱傷肺時可食用白蘿蔔湯、蓮藕湯、芝麻糊等通過通便來調理肺症。

對於肺陰虧虛,津液不布大腸,大腸失卻滋潤而導致的血虛腸燥型便秘,則可通過養陰潤肺、調暢肺氣來解除便秘。如食用銀耳、蜂蜜、山藥、葡萄、桃、燕窩、銀耳、等通過養血潤腸來調理便秘。

因此同樣的癥結因為病因的不同,調理的重心或方式是不一樣的,因為肺與大腸相表裡,才可以“上病下治”或“下病上治”,通過有序肺的肅降和通暢大腸的裡應外合,就可以“上下通氣不咳嗽”,就能夠促進身體的康健。

上下通氣不咳嗽 其實是肺與大腸相表裡


..................

..................

周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事臨床工作30餘年,能熟練應用傳統醫學理論,綜合分析營養與疾病的關係,並結合不同人群的營養與膳食特點,為患者提供科學實用的營養處方。

擅長:孕前營養優生干預、孕產期優生優育營養指導、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高血壓病、便秘等營養指導和治療。

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20餘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