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兒科醫生給孩子添衣,只摸這一個部位,家長別亂摸了!

前段時間朋友在朋友圈更新了一條動態,她說寶寶比大人要怕熱,可是老人就是不聽,寶寶的小手一涼,老人就要給他添衣服,將寶寶包的跟個粽子似得。

原來兒科醫生給孩子添衣,只摸這一個部位,家長別亂摸了!


不少媽媽都在下面評論有同感,而且有些媽媽還為此和家人鬧矛盾。不想給孩子穿衣這麼常見的小事,竟然能引發這麼多的事情。後來我和在兒科上班的朋友聊起這件事,她說寶寶冷不冷,該不該添加衣物,不應該以手腳涼為標準,因為寶寶心臟搏動的力量較弱,未稍血循環較差,所以小手小腳會有些發涼,但是體內溫度並不低,家長盲目給寶寶添加衣服,反而不利於寶寶自身調節體溫,容易產生疾病。

原來兒科醫生給孩子添衣,只摸這一個部位,家長別亂摸了!


正確的判斷方法應該是摸寶寶的頸背部,將手伸入寶寶的後衣領,摸一摸後頸和上背心處,左右橫掃一下。如果皮膚溫暖,那麼就表示衣服穿的正合適。如果皮膚髮燙有溼潤感,那麼就表示衣服穿的有點多,需要脫掉一些。如果皮膚有些發涼,那麼就表示寶寶該添衣服。

原來兒科醫生給孩子添衣,只摸這一個部位,家長別亂摸了!


給寶寶添加衣服,舒服是最主要的,最近網上流傳溫度穿衣法,想必很多媽媽都記不住,下面給媽媽簡單歸納了一下。對於還不會自己走路的寶寶,活動量不大,代謝量低,抵抗力差,所以穿衣標準應該比大人要多一件;如果已經是學步寶寶,或者是已經可以自己走路的學齡兒童,媽媽就不必太擔心,因為他們活動量大,代謝量大,體溫相對會高一點,所以穿衣服標準可以和大人一樣,也可以比大人少一件即可!

延伸閱讀:

冬天為寶寶換衣服5大原則

(1)肚暖。肚子是脾胃之所,保持肚暖即是保護脾胃。天冷時給孩子24小時戴上肚兜,是保持溫暖的好方法。

(2)足暖。腳部是陰陽經絡交會之處,皮膚神經末梢豐富,是對外界最為敏感的地方。孩子的雙腳保持溫暖,才能保證身體適應外界氣候的變化。

(3)頭涼。孩子由體表散發熱量,其中1/3由頭部散發,頭熱容易導致心煩頭暈,甚至昏迷。如果孩子保持頭涼、足暖,則必定氣血循環順暢。

(4)胸口涼。穿著過於厚重臃腫,會壓迫胸部,影響正常呼吸與心臟功能。同時,還容易造成內熱。因此,衣服的心胸部位不要過於厚重,否則會有壓迫感。

(5)背暖。保持背部的''適當溫暖'',可以預防疾病、減少感冒。''適當溫暖''就是不可過暖,否則背部出汗多,汗水變涼後容易因背部溼涼而患病。

文章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馬上刪除!感謝大家百忙之中點開小編的文章,我將一如既往給大家帶來好文,如果你喜歡小編的文章請在評論下方回覆您的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