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呆了!“对症下药”的充电桩,车主能不喜欢?

在市场引导和国家政策扶持的双向驱动下,加上全球号召新能源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一片大好。据统计,截止2017年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170万辆,位于全球的首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随之带来充电设施建设的长久发展,不管是住宅小区、机关企业、城际高速服务站、公交通勤站、校园厂矿以及社会运营充电场等场所都纷纷建起了充电桩。

但用户在使用新能源汽车时,困惑跟障碍随之而来且日益增多:比如公共场所的充电桩经常出现燃油车占位、有桩无电、部分车型充电功率不兼容、停车费高于充电费用、快充需要经常排队等问题屡屡出现,给新能源车主带来诸多不便,我国的充电设施产业存在资源错配、结构性供给不足等现象。

面对我国充电产业的"病症",急需解决。从对众多的新能源汽车车主的调查中发现,要比较全面的解决充电桩的瓶颈问题,需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充电需求以及充电设施的特性进行技术创新、开发产品新功能、融合多种系统等角度进行设计充电桩产品,挖掘充电桩的附加价值,既解决车主的困惑又能提高充电运营商的盈利水平。下面是小编收集的4种解决方案:

住宅小区:

小区可以说是车辆停留时间最长一个地方,主要以家用车辆(小轿车)为主。由于小区内配电容量较低,为不过多占小区用空间以及不改变小区原有配电系统的基础上,可以采用小功率直流充电桩和交流充电桩相结合,从而保证充电需求,实用性又高。

惊呆了!“对症下药”的充电桩,车主能不喜欢?

公共交通工具:

市内公共交通大巴、城际高速大巴、出租车、物流车等车辆在同一地点停留时间短,充电频繁,可以采用分体式或一体式大功率直流充电桩进行集中式快充,以便达到快速、高效充电的目的。

惊呆了!“对症下药”的充电桩,车主能不喜欢?

写字楼:

写字楼、商务大厦等所在的地带,由于地处黄金地段,租金贵且地方狭小,而城市车辆却保有量基础上持续增长,可以用壁挂式交流充电桩,将立体车库和充电设施有机结合起来,既不耽误停车位又能进行充电,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惊呆了!“对症下药”的充电桩,车主能不喜欢?

校园、企业、工业园:

体育馆、校园、企业、工业园、大型会场以及厂矿等地方的停车场充电频率较低,但要求充电的稳定性要高,宜采用智能化模块进行调度,实现交流慢充和直流快充的不同需求,尽量降低系统损耗又能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将这几种模式广泛运用的话,能有效的解决广大车主的充电顾虑,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这不失为一个好的营销渠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