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永事件,二戰日軍第41師團第2大隊集體投降事件

1945年5月3日,沖繩戰役進入高潮階段,在太平洋的另一邊,日軍第18軍第41師團第239聯隊第2大隊卻在部隊長竹永雅晴中佐帶領下集體投降了,第18軍司令官安達二十三因此痛斥第41師團長,並向天皇謝罪直到戰爭結束。

竹永事件,二戰日軍第41師團第2大隊集體投降事件

日軍第18軍司令安達二十三

在天皇下達投降命令前,整建制日軍投降事件比較罕見,但仔細看也是順理成章,竹永雅晴中佐率領的第2大隊在新幾內亞戰役中遭受澳軍重創,所屬的第41師團從15000人減員至1000人左右,竹永的部下也只剩下50人,後勤早已被切斷,所有子彈加起來750發,他們在桑道恩省的群山裡漫無目的的東躲西藏,4月12日,他們企圖搶劫一座只有幾戶人家的村莊,村民用長矛和手榴彈還擊,最後竹永雖然趕跑了村民,卻也付出陣亡士兵兩人的代價,日本皇軍這時候連對付土著村民都勉強了。

竹永事件,二戰日軍第41師團第2大隊集體投降事件

澳大利亞軍隊

逃出去的村民通知了澳大利亞駐軍,澳軍只派出了一個排去圍剿這股日軍,第一次交火又有兩名日軍被打死,竹永本來可以逃走但他決定投降,由一名士兵舉著白旗走出叢林,和澳軍接洽後整建制放下了武器,此前竹永召集全體人員進行了表決,開始一部分人沉默,另一部分強烈反對,竹永說反對的人每人發一顆手榴彈殉國吧,其他人跟我走,此話一出全體日軍都沉默了。

竹永事件,二戰日軍第41師團第2大隊集體投降事件

日軍向澳軍投降

投降前一天竹永送來消息說日軍有46人,投降時只有42人,澳軍問還有4人去哪裡了,竹永說他也不清楚,也許是跑掉了,澳軍發現這批日軍與眾不同,他們雖然也孱弱,但健康狀況比叢林裡那些餓的像活死人般的散兵遊勇要好得多,戰後回到日本的戰俘披露,竹永部隊投降的真正原因,是戰友之間出現了嚴重的相食事件,那4人很可能是傷員被吃掉了,竹永如果還不投降,他的部下將被互相吃光。

竹永事件,二戰日軍第41師團第2大隊集體投降事件

澳大利亞監獄的日本戰犯

二戰日軍視人命如草芥,不僅對敵國平民和戰俘,對自己的士兵也一樣,1944年英帕爾戰役後期日軍彈盡糧絕,第15軍司令官牟田口廉也發來電報:“日本人自古以來就是草食民族。你們被那麼茂密的叢林包圍,居然報告缺乏食物?這算怎麼回事!”這一次第18軍慘敗後也是一樣,他們扔給士兵一道誓死不能投降的命令就什麼都不管了。

竹永事件,二戰日軍第41師團第2大隊集體投降事件

1945年的日本

竹永中佐和部下被關進了澳大利亞的戰俘營,日本第18軍忍受不了恥辱重建了第2大隊,然而三個月後,竹永在戰俘營見到了熟人,新建的第2大隊又向澳軍投降了,戰後第2大隊的士兵回到了日本,他們被拒絕參加“戰友會”,也很少接受採訪,竹永更是被同僚們詬病到六十年代,1967年他因病去世,奇怪的是葬禮上出現了很多舊日本軍官,大多是竹永陸軍士官學校的同學,他們私下裡對竹永家屬說:“他比我們有膽,他做的是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