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和「月文化」

中秋节和“月文化”

中秋节和“月文化”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團圓節”。在國人心中,圓月始終是柔和與光明的象徵,寄託著人們的美好向往。古往今來,文人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以月來寄託深情,讓月亮成了人們思想情感的載體。國人對圓月的“親近”,可追根溯源到中國最原始的神話傳說及哲學思想,從而派生出一種傳統的“月文化”。

月亮,在東漢前稱為“蟾蜍”,

後來又有“望舒”“纖阿”之稱,

白居易把月亮稱作“玉環”,

陸游則稱其為“冰輪”,

蘇東坡把月亮比喻成美麗的“嬋娟”,

在詩詞歌賦中還有稱月亮為:

“玉鉤”“寶鏡”“銀盤”“金輪”等。

中秋节和“月文化”中秋节和“月文化”
中秋节和“月文化”中秋节和“月文化”
中秋节和“月文化”

在浩瀚的詩歌海洋中,詠月的詩話可謂汗牛充棟。“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朗西。”“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長風吹月度海來,遙勸仙人一杯酒。”“盤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風兮寂萬壑。”“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清夜無塵,月色如銀。”等。

向上滑動,送你一片中秋美景

中秋节和“月文化”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节和“月文化”
中秋节和“月文化”

中秋节和“月文化”

國人詠月,欣賞月,鍾情月,是因為月有品格。月的品格並不在於它有不會灼人的光輝,而在於它能在漫漫的黑夜中為最需要光明的人送去希望和溫馨。正如詩人曹松的《中秋對月》所說:“無雲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盤上海涯。直到天頭天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

另外,有以月志地多種多樣,如:“瑤臺月”“關山月”“胡天月”“家鄉月”“隴中月”等;有以月示時不勝枚舉,如“曉月”“子月”“漢月”“春月”“秋月”等;有以月為名勝者俯拾皆是,北京有月壇,避暑山莊有月色江聲殿,以及湖南道縣的月岩、廣西桂林的月牙山、甘肅敦煌的月牙泉等。

中秋节和“月文化”
中秋节和“月文化”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在唐代中秋賞月風俗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等古蹟。

我國古代男女熱戀時在月下盟誓定情,拜禱月神。元代大戲劇家關漢卿就寫過一出《拜月亭》。《西廂記》裡的崔鶯鶯也虔誠地對月神傾訴,希望遇到意中人。清人丁耀亢所著的《續金瓶梅》第十八回中,一對痴男怨女鄭玉卿和銀瓶私嘗禁果後,推開窗戶,雙雙跪倒,對著月亮說:“就兩人有一人負心的,就死於千刀萬劍之下。”有趣的是,有些單相思的男女也要請月神評理,或訴衷腸,苗族青年在“跳月”活動中,尋求心上人,傾吐愛慕之情,永結同心。凡此種種,凝聚了國人對月文化的鐘情和情愫。

中秋节和“月文化”中秋节和“月文化”
中秋节和“月文化”

月本無情,古人詩詞文獻中有情有恨有愁有怨的月亮形象,是古人主觀情感移情到自然外物的結果。透過中國古典“月文化”,我們分明可以感受到古代國人獨特的思想境界,與中國山水畫一樣,含蓄、清逸、淡遠、寧靜、空靈,與幾千年中國文學一脈相承。

中秋节和“月文化”
中秋节和“月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