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四川情,魏明伦回忆:不善于言谈的他,口若悬河只在武侠中

14年前,金庸第一次入川,他说,成都是他最喜欢的城市之一。

金庸的四川情,魏明伦回忆:不善于言谈的他,口若悬河只在武侠中

↑成都风景(图据东方IC)

金庸先生的作品中,郭襄是峨眉派创派人,黄蓉的“蓉”字指的就是成都。而且,武当开山鼻祖,宗师张三丰,也真的到过成都。

2004年,写下无数与四川有关人物的金庸终于第一次到了成都,飞抵入川的金庸当时虽已80高龄,但走出舱门的他仍颇有顽童本色,将黑色挎包斜挎在腰间,尽管西装革履,却尽显惬意、休闲。

说到首次到四川,金大侠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两眼笑成了一道缝:“四川很美,这次终于可以亲自走走看看。”

金庸的四川情,魏明伦回忆:不善于言谈的他,口若悬河只在武侠中

↑2004年,金庸在四川

当问到对蓉城的感受时,金庸笑着说:

“我对成都特别有感受。我到四川大学去讲的话,我就想讲成都的悠闲。我最喜欢的城市,第一是杭州,第二是苏州,第三就是成都。”

对自己笔下无数次触及的巴蜀大地,金庸充满向往:“我一生写作40多年,晚年能够来到天府之国很荣幸!我对我笔下的那些风景名胜很是期待!”金庸笔下的黄蓉、小龙女、赵敏无一不是绝色美女,而四川也以美女著称。

金庸的四川情,魏明伦回忆:不善于言谈的他,口若悬河只在武侠中

↑2004年,金庸在都江堰

那一年,金庸在四川,被问及最想见什么人呢?金庸曾说,当然愿意见到一些作家朋友,如魏明伦。

“我喜欢看川剧,原来看《变脸》,老是看不懂,也知道那是川剧的一个秘密,不会讲给人家听的。后来在香港见到魏明伦。”

今晚 成都商报记者联系到金庸来成都想见的作家魏明伦。

金庸的四川情,魏明伦回忆:不善于言谈的他,口若悬河只在武侠中

↑金庸与魏明伦

“金庸是我的忘年交,比我大16岁,我们是以文会友,当年他看了香港邵氏拍的我的作品《变脸》的电影,恰好1998年,我去香港演出,他请我吃饭。”

今晚,得知金庸去世,魏明伦回忆起那一年,自己第一次与金庸相见的情景,“他们夫妇二人和我们夫妇二人一起吃饭,就那样我们两人认识了。对于我而言,他就是一个长者,并且是一个不善言谈很温和的长者。

魏明伦再见金庸是在2003年,西安的一场“华山论剑”活动,魏明伦与金庸、蔡澜、贾平凹等作家一起聊武侠小说,谈古论今,那一次的活动上,金庸依然不善于口头交流,所以整场活动几乎都是其他作家在论武侠。

第3次见面就在一年以后,2004年,金庸到了成都,魏明伦却不知道,“他主动提出要见我,问我在不在,在这里他没有其他更多关系的友人,于是,我全程陪同,和他一起去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等。”

一路上,两人聊武侠与文学,“我对金庸小说评价很高,我首先论述武侠小说,我与他讨论武侠小说的成就与一些缺陷,文学史上的局限等等,他都直言不讳。”

魏明伦说,三次接触金庸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魏明伦以一句话来表达就是:

“胸有屠龙之志,手无缚鸡之力”

魏明伦眼中的金庸,不善于言谈,不是演说家,而是讷于言而敏于行。

操着带着浙江味道的普通话,说话没有锋芒,很温和。

从不口头上争辩,不长于论辩,但是长于写,他的口若悬河只表达在武侠作品中。

成都商报记者 陈谋 摄影 迟阿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