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曾遭遇職場的性別歧視,但性別歧視後面隱藏的其實是企業格局

工作三年後,換了個城市,重新開始選擇自己的職業方向,那個時候有盲目的樂觀和自信。25歲,覺得自己特別年輕,內心也沒有考慮戀愛、結婚、生子的問題,更加沒有意識到這些問題對工作的影響,也沒有想過原來性別歧視真的存在。

我也曾遭遇職場的性別歧視,但性別歧視後面隱藏的其實是企業格局

對新城市的陌生感,對新環境的不適應,對未來的迷茫,以及自己缺乏面試經驗的實際情況,那個時候就想著第一方向選擇法務工作、第二方向選擇人力資源。

而對招聘市場的不瞭解,讓我的這場職業選擇非常不利。因為不知道多面撒網,分散風險,我只註冊了一個招聘網站,於是符合我的標準,可以選擇的意向企業並不多。

我也曾遭遇職場的性別歧視,但性別歧視後面隱藏的其實是企業格局

而更讓我失望的是,點開很多公司針對法務的要求是:1、男性優先;2、通過司法考試者優先。而我天真的被這樣的“優先”套話所欺騙,優先而已,看來女性還是有機會的。

於是我還是投遞了簡歷,並且主動地預約了面試時間。那個時候交通不是那麼方便,從我家去到一個面試點,需要倒騰三四次公交車。在公司門衛那邊登記了基本信息,進入到集團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面試我的是一個小姑娘,初步聊了幾句,就告訴我,等會她的主管過來面試。

我也曾遭遇職場的性別歧視,但性別歧視後面隱藏的其實是企業格局

我覺得自己等了不下30分鐘,最後小姑娘出來了,要準備對我進行復試的大佬並沒有過來。小姑娘大體的意思就是“不好意思,這個崗位我們還是要招男的,然後結束了我們的面試。”

那個時候我氣氛且委屈,對這個城市和企業的好感度,也因為這次面試下降了很多。

我就自我安慰:哼,這種公司不去也罷,他們不知道自己錯過了一個多麼好的人才。而現在我也特別慶幸自己沒去這個集團公司,根據自己這些年對公司管理的實戰經驗,我會這樣來分析整個企業的一些問題。

首先,人力資源部非常不專業。她有兩次直接拒絕我的機會,沒有當麵點破,浪費了我的時間。在我打第一次電話,瞭解崗位對人員的要求時,她可以拒絕我,公司不要女性;在我和她的首輪面試時,她也可以拒絕我,不需要我額外等待那麼久的時間。

我也曾遭遇職場的性別歧視,但性別歧視後面隱藏的其實是企業格局

其次,公司效率低下。剛到公司大門,門衛擅離職守,等待了十幾分鍾,才見門衛過來。簡單詢問後,要求做下基礎登記,登記完畢後,人力資源部填寫簡歷前,等待小姑娘給我基礎的簡歷表格又花費了一些時間。整個面試實際時長不到5分鐘,小姑娘沒有面試的專業知識和麵試技巧。而我卻為了面試的這幾分鐘,花費了好幾個小時。

我也曾遭遇職場的性別歧視,但性別歧視後面隱藏的其實是企業格局

最後,公司不看重關鍵崗位,對求職者/人才不夠尊重。以我現在對人力資源的瞭解,我相信這個集團公司的人力資源負責人肯定非常不專業。我不知道當時他在處理如何重要的事情,讓一個求職者等待了幾十分鐘之後,僅僅以一句需要男的,就可以直接淘汰。

我是女的,女性求職者,我想我的第二特徵很明顯,剛剛進入人力資源辦公室的時候,我就已經上了這個崗位的黑名單,或者我打第一輪諮詢電話的時候已經如此。

我也曾遭遇職場的性別歧視,但性別歧視後面隱藏的其實是企業格局

而在跑了幾十公里,轉了幾次公交車,等待了幾十分鐘後,給這樣的淘汰理由,我想不單單是性別歧視的問題,還有管理人員的管理責任,還有公司對人才的管理模式問題,如果作為人才入口的人力資源部都是這樣,我們還能怎麼指望這個公司對人才保有基本的尊重和重視呢?

可能是因為對這次遭遇多少有些憤憤不平,所以對這家企業的動向有些關注,去年就聽說因為資金問題,公司已經倒閉。我想很多我們看到的所謂大國企業轟然倒塌,都絕不會毫無徵兆,更不可能僅僅說一句資金斷裂,就能夠不去指摘管理人員的企業格局。

我也曾遭遇職場的性別歧視,但性別歧視後面隱藏的其實是企業格局

​我反對沒有經過調查和實踐檢驗的貼標籤行為,所謂職場女性的職場困境,很多都是貼標籤導致的。我為職場女性打抱不平,希望越來越多的管理層和企業能夠看到女性在職場工作中的優秀表現,不因為一些偏見,而放棄女性工作者,其實我們可以很優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