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天下皆知,鮮爲人知的是,他還有一個十分顯赫的家世


金庸小說天下皆知,鮮為人知的是,他還有一個十分顯赫的家世

10月30日,新派武俠小說泰斗金庸先生在香港安詳去世,享年94歲。

隨著金庸的去世,中國三大武俠小說宗師——金庸、古龍、梁羽生全部離我們而去,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在所有的武俠小說大師中,金庸被公認為是實力最強的一位,他憑藉淵博的知識與寬廣的胸襟和視野,把武俠、言情、歷史、政治等等融合到一起,用功底深厚的文字和曲折動人的情節,表達對浪漫主義和俠義精神這種真善美的追求。

金庸小說天下皆知,鮮為人知的是,他還有一個十分顯赫的家世

▲金庸小說對聯

上世紀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金庸共寫了15部武俠鉅著,也是金庸一生所寫的全部小說作品,每一部都是經典之作。後來他把其中14部作品名字的首字連起來寫成了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外加一部《越女劍》。十四部作品分別為《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而橫批則為書名《越女劍》。

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起到現在,50年時間裡金庸小說長盛不衰,曾經是熱門的校園讀物,擁有龐大的學生讀者群,文學、歷史、政治等等各行各業都有他廣泛的忠實讀者。他的作品曾是電視劇、電影熱門劇本,因為他的作品而捧紅的影視明星不計其數。據統計,迄今為止金庸小說發行量5億、讀者人數超過10億。

金庸先生曾給自己設計過墓誌銘:“這裡躺著一個人。在20世紀、21世紀,他寫過十幾部武俠小說。他的小說有幾億人喜歡……”

這可能是全世界華人之中,贊同度最高的一份墓誌銘。

金庸的小說包羅萬象乾坤,知識博大精深,這一切,都與他顯赫的家庭背景有關。

金庸家世有多顯赫,我們先上一張表:

金庸小說天下皆知,鮮為人知的是,他還有一個十分顯赫的家世

▲金庸人物關係圖

詩人徐志摩是他的表哥,女作家瓊瑤是他的表外甥女,軍事家蔣百里是他的姑父,科學家錢學森蔣英夫婦分別是他的表姐夫和表姐,詩人穆旦(查良錚)是他的族兄。

金庸原名查良鏞,1924年出生於浙江海寧查家。

“查”姓最早的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它起源於魯莊公之子姬延的封地——査邑(一個叫“查”的地方,姬延到自己封地後改為“查”姓,古代很多姓氏源於地名),姬延後代曾經在五代十國時因必亂從山東查地遷居到婺源(今江西婺源)定居,到了元末,為了躲避戰亂,一個叫査瑜的人再次遷居,從資源搬到了今天的浙江海寧,從此在這裡紮根。查良鏞可考的祖先就是這位査瑜,查良鏞是査瑜的第22代孫。

遷居海寧之後,查家變成為明清兩代的名門望族,號稱“一門十進士,叔侄五翰林”。

金庸小說天下皆知,鮮為人知的是,他還有一個十分顯赫的家世

▲海寧金庸舊居,五進的大宅子

從海寧第二代起,查家便成為有名的“文宦之家”,第一位顯達之人就是査瑜的兒子查恕,他一心一意鑽研醫術,外號“査一帖”,深受明太祖朱元璋讚賞,被封為太醫院國醫,獲賞一品冠服。

到了第五代,一個叫查煥的人考中進士,成為查家登科甲的第一人。整個明朝一代,查家共有6人考中進士,其中查秉彝、查志立、查允元更是祖孫三代連中進士,這在當地傳為美談。

清朝時期,查家一共有10多人考中進士,其中康熙帝時查家同時有5人進入翰林院,其中查慎行(原名査嗣璉)、查嗣瑮、查嗣庭更是親兄弟三人同為翰林院編修。因此,留下了“一門十進士,叔侄五翰林”的美譽。

康熙時期,查家達到鼎盛,全族人口有300餘人,查舁(音同“魚”)陪皇帝在南書房唸書,成為康熙身邊的紅人,康熙還親筆題寫了“澹遠堂”的匾額賜予他,並賜予一副楹聯“唐宋以來巨族,江南有數人家”。”如今題有“澹遠堂”三個字的牌匾一直掛在海寧查家堂屋之上。

金庸小說天下皆知,鮮為人知的是,他還有一個十分顯赫的家世

除了科舉當官,查家還在明清時期利用深厚的關係,取得經營官鹽生意,相當於紅頂商人。在古代,鹽被國家壟斷,是最賺錢的行業之一。有了這樣的肥差,查家想不賺錢都難,很快就成了富甲一方的大鹽商,此外,查家還經營著許多的當鋪、商鋪和絲綢,這些在當時都是一本萬利的大買賣。

有一組數據可以最直觀的表述查家到底多有錢。據統計,海寧查家最鼎盛的時候,家族一年的收入超過10萬兩白銀,而當時整個海寧的財政收入才8萬兩。那時的查家有多有錢任性呢?跟現在一樣,當時也流行買地置辦家業,而查家一買就是幾千畝。

到了金庸祖父查文清、父親查樞卿這兩代,照樣富得流油,絕對是當地最大的豪紳大地主。祖父查文清是光緒朝的進士,也是金庸最崇拜的人,他做過江蘇丹陽知縣,後來因丹陽教案辭職歸鄉,在海寧老家整理《海寧查氏族譜續編》,還編寫了一本《海寧查氏詩鈔》,光這詩鈔就有數百卷之多,足足堆了兩大屋子,同時還整理、蒐藏大量書籍,這些藏書都成了金庸後來的知識源泉。金庸的父親查樞卿,則在後來的時代變亂中蒙冤而死。

所以,金庸的人生髮展和取得的成果,離不開整個家族幾百年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超強的經濟實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