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榨菜大王:他把一块钱的小生意,做到平均每月进账1个多亿

中国榨菜大王:他把一块钱的小生意,做到平均每月进账1个多亿

这些年虽然市场环境不太好,什么行业都似乎好难做。整体消费疲软,但榨菜、泡菜作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消费品,行业整体仍然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发展,并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进一步向城镇集中,传统消费的稳定增长和新的食用方法、功能的挖掘,佐餐开胃小菜市场容量还在进一步增大。

榨菜作为中国传统的佐餐开胃小菜,已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有这么一家公司,把一包1元钱的榨菜做到市值155亿元,成为当今商界的一匹黑马。根据涪陵榨菜今年发布的业绩报告数据来看,去年这家公司营业收入为15.2亿元,平均下来每月进账1个多亿。目前公司拥有十多条现代化的生产线,以20万吨的年产能位居行业第一。他们甚至定出新目标是要继续向调味品、大酱等领域挺进,用5-10年时间实现100亿的销售额。

他们此前还发布过一款叫“沉香”的榨菜,以一盒六百克2200元的售价成为关注焦点,这个价格比一瓶飞天茅台还贵,被众多媒体称为为“天价榨菜”。为什么榨菜能卖这么贵?公司对外解释称,一盒沉香榨菜的成本很高,除了人工费、技术价值外,主要是贵在包装上。

中国榨菜大王:他把一块钱的小生意,做到平均每月进账1个多亿

有业内人士说到:“以前,榨菜被当作一种即食产品。而现在,更多消费者将其作为配菜使用,还走进了高档餐厅,这使得榨菜的消费人群更大了。”

据资料显示:涪陵榨菜的历史超过110年,当年一直为邱家独家生产经营,后逐渐形成一大行业,历久不衰。随着市场发展的需要和人们对榨菜的喜爱,涪陵榨菜得到了较快发展,生产规模、销售市场日益扩大,影响与日俱增。到了上个世纪30年代,当地的榨菜加工厂就超过一百多家。70年代开始对主产品进行改进和深度加工,如生产盐渍菜头、小坛和小罐装的菜丝(片)制成的榨菜罐头等。

现如今谁能想到,涪陵榨菜集团董事长周斌靠一元一包榨菜能卖出了15个亿。他在这些年也被媒体誉为“中国榨菜大王”。要知道当年周斌接手这家小厂的时候,还亏着500多万。他力排众议,引进了现代化的出产线,将一包榨菜做好做大建立品牌,不断开展壮大。

中国榨菜大王:他把一块钱的小生意,做到平均每月进账1个多亿

而为了解决榨菜包装问题,周斌全不仅亲自带领公司的班子考察了美国食品、日本酱腌菜、韩国泡菜的工业化流程。并借助乌江销售资源、利用乌江品牌、经销商和销售团队,推行惠通产品嫁接式销售模式,提升产品覆盖率和销售量。周斌曾表示,针对南方人、北方人不同的口味需求,公司希望推出不同地域风味的榨菜。

之后集团十三家工厂全部实现工业化。周斌实行聚焦战略,大刀阔斧精简产品线,将一百多种产品砍掉80%,留下二十种主力产品。为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近些年来,这家企业不停在多元化发展方面进行尝试,集齐了榨菜、泡菜这两大品类。

有媒体分析指出,一包小小的榨菜之所以可以如此的成功,不仅不是“消费降级”,反而是企业通过产品的多元化、高端化,抓住了不同人群“消费升级”的市场机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