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創造的,我從不失誤!

前幾天,我給孩子們講了一個故事《你很特別》,有很多孩子和家長喜歡。

這是一個美國的繪本故事,在一個叫威美客的村子裡,所有人都是小木頭人,這些小木頭人出自一個木匠之手,他叫伊萊,村子裡的這些小木頭人兒,每天只做一件事情,就是互相貼標籤。

表現好的、漂亮的、能歌善舞的,就會被貼上星星標籤;表現不好的,醜了、舊了、漆剝落了,就會被貼上灰點點。

主人公叫胖哥,胖哥很胖,但是他很努力,比如他也想像別人那樣跳得高高的,但是每次都會摔下來,這個時候,就會被貼上一個灰點點,他身上貼了很多很多灰點點。胖哥不開心,但是沒有辦法,因為他覺得自己就是不好,就是應該被貼灰點點。

有一天,他看到了一個叫露西的威美客人,他發現露西身上沒有星星,也沒有點點,而且看到別人往露西身上貼灰點點的時候貼不住,他很好奇,就去問露西說,“你身上為什麼沒有灰點點或者星星?”

露西告訴他說,“你去到山上找伊萊”。

胖哥鼓起勇氣走到山上,見到了創造他的木匠伊萊。

伊萊彎下腰,把胖哥抱到工作臺上。這位創造者看見他身上的灰點,若有所思的說:“看來,別人給了你一些不好的記號。”後來,伊萊把胖哥從工作臺捧起,放到地上。當胖哥走出門時,伊萊對他說:“記得,你很特別,因為我創造了你。我從不失誤的。”

胖哥並沒有停下腳步,但他在心裡想:我想他說的是真的。

你是我創造的,我從不失誤!

繪本《你很特別》封面

這個故事很觸動我。比如說胖哥,因為他身上的灰點特別多,所以他就不想出門了,他怕又做出什麼傻事兒,像忘了帽子,或者是踩進水裡呀,那樣別人就又會給他貼一個灰點。

其實有些人只是因為看到他身上有了很多灰點,就跑過來再給他多加一個,根本就沒有什麼其他的理由。

還有關於露西,她的身上不管是好的標籤還是壞的標籤都貼不上去,因為露西告訴胖哥,只要你心裡不想讓這些標籤貼到你的身上,他就貼不上去。

還有最後,伊萊把胖哥從工作臺上捧起來放到地上,當胖哥走出門的時候,伊萊對他說,“記住,你很特別,因為我創造了你,我從不失誤的。”

我講完這個故事之後,看了後臺的留言。

有一位媽媽說,“聽了這個故事,彷彿看到了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受了別人的氣,被人不待見,回到家裡媽媽對小孩子的安慰和鼓勵一樣——你是我創造的,我從不失誤。每天都要知道我有多麼愛你,真好。

就是要牢牢記住,有些人,不管你美好或者挫敗,都永遠愛你。不要太在乎外界的眼光,別人對你的看法不重要,特別是那些不重要的人。”

還有一位家長說,這個故事對他也很觸動,他說,“我相信生活對於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就像我們評論一個人的時候,都會有好有壞,無論好壞,似乎都有足夠的理由來支撐,但是,當你把別人的評價當成真理一樣看待的時候,那你真的就輸了,而且輸得很徹底。”

你是我創造的,我從不失誤!

胖哥和他的創造者伊萊

心理學上有一個標籤理論,是講如果一個人總是被貼上某一個標籤的話,他就會在今後的行為中越來越按照給他貼的那個標籤做事。比如,你如果告訴他是個非常勇敢的人,那他以後可能就會表現得非常非常勇敢;如果你告訴他,你的某些能力不行,他以後做很多事情的時候,就會越來越能力不行。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美國的小學曾做過一個實驗,這個做實驗的人叫艾利奧特,他在他教課的班上講了非常簡單的一句話,“我發現我們班上的小朋友有藍眼珠的,也有棕色眼珠的。科學研究發現,藍眼珠的小朋友比其他顏色眼珠的小朋友更高貴。”接著他就開始觀察下課之後那些小朋友們的反應,結果發現,藍眼珠的小朋友表現得特別興奮,那些其他顏色眼珠的小朋友表現低落,不那麼活躍。而藍眼珠的小朋友特別活躍,甚至開始欺負那些棕色眼珠的小朋友。

通過這個很簡單的研究,就可以發現,由於小朋友的辨別能力比較弱,他們更容易受到心理暗示的影響,所以,貼標籤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

貼標籤對於孩子來說其實就是一種心理暗示,你平時如果總是批評他,說他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他就想了,我就是不行,就像故事裡那個主人公胖哥一樣,覺得大家給他貼灰點點很正常。所以對孩子來說,還是應該以正向激勵為主。孩子如果做好了,及時肯定、表揚;如果沒做好,要告訴孩子,怎麼樣具體地去努力,把這些事情做好,同時一定要讓孩子意識到爸爸媽媽是愛他的。你應該讓孩子感受到,你就是那個木匠伊萊。我們也要告訴孩子,我們要為自己而活。

愛,就是無條件的接受;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都很特別。尤其對於爸爸媽媽來說,當你想和孩子發火的時候,當你要給孩子貼上“笨”“煩人”“不懂事”的標籤的時候,記住繪本中的那句話:

你是我創造的,我從不失誤!

你是我創造的,我從不失誤!

一個灰點從胖哥身上掉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