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恨”一个叫金庸的人

最早接触金庸先生的武侠作品是在八四年左右,一个是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一个是小报纸上连载的«碧血剑»,那时候在高中正在备战高考,所以对这个叫金庸的人“恨之入骨”!

一、恨金庸写的小说太好看了,环环相扣根本放不下来

恨金庸先生写的小说太好看了,每次都说看完这章就学习,看完一章不过瘾再看一章,最后结果就是把整本书看完,所以每次捧起金庸先生的小说都要有心里准备,这几天没有时间学习了,要全力以赴把金氏秘籍修炼好,一心不可以二用,不然会像金大侠笔下的人物一样走火入魔!

我是上课看(把秘籍用海报纸包好,然后用钢笔欲盖弥彰地写上XX课本),上厕所(上厕所看小说是惯例,不看小说你上什么厕所,不是浪费时间?),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看(被爸爸发现被子有光,发现我在看闲书,本来是要撕掉的。但是我乖乖地把全部秘籍都交出来后,结果我爸爸看上瘾了,就没有舍得撕掉。他看完之后只是说赶快看完还给同学),在自习时间看(把课本放在上面,把秘籍放在腿上,一旦有老师经过,双腿运力一推,秘籍就送进课桌里去了,而外部的整个身形就不会有明显的动作)。

最“恨”一个叫金庸的人

二、恨看之前嫌金庸写的小说太长,看完之后又感觉太短

记得当时是花了四天时间看完了鹿鼎记,刚看的时候恨不得马上看完,看到最后面的时候又舍不得看完了,捏捏后面的厚度想着慢慢看,看完之后不过瘾就只能马上重新读一遍。

那时候因为没有什么零花钱,更没有买书的巨款了,那时候好像一套金庸的武侠小说最优惠也要十几块钱。

还好有个同桌是武侠小说爱好者,市面上流行的小说几乎都有。而且采用的是全新的模式,要看书的人交给他一元,就可以借阅他所有收藏的武功秘籍,而他经常去逛书市,一旦收够了钱就去买新书,类似现在的众筹,所以我才有机会拜读了金大侠的大多数作品。

最“恨”一个叫金庸的人

三、恨金庸笔下的人物性格复杂

有时候让人好坏难辨、有些人物开篇道貌岸然,其实肚子里是男盗女娼,衣冠禽兽;有些人行事古怪,为人放荡不羁,不被正道人士所启齿,但是做的却是行侠仗义之事。跌宕起伏令人爱恨不一,特别是大多数男主经常被冤枉,被女主误解,情路坎坷。令我们当时这些情窦初开的高中生惆怅不已,不但恨这些挑拨离间的坏人,连同写书的人被我们一起恨上,为什么让小师妹离开令狐大侠!

后来走进社会才知道这社会远远要比小说里还要复杂和无奈,而那个作者就是我们自己!

最“恨”一个叫金庸的人

四、恨金庸写的武侠小说太少

写得少也没有关系啊,主要是害得我对其他大侠的武功秘籍再也不感兴趣,不管是古龙还是梁羽生的,最可恨的写完“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之后再也不写武侠小说了,害得我的同桌买了一大堆全庸、金镛的小说。

最“恨”一个叫金庸的人

金庸之后没有武侠小说,金大侠一路走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