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好的面条下锅煮熟,捞出浇上卤即可食用

刀削面是山西的传统面食,也是山西四大面食之一,堪称山西一绝。吃过刀削面的人想必都知道有这么一句话:吃刀削面饱口福,看刀削面是饱眼福。确实如此,刀削面也因做工全凭刀削而得名。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黏,越嚼越香,深受喜面食者欢迎。刀削面和其他面食不一样,它对和面的技术要求较严,水、面的比例要求准确,一般是500克面粉150克水,打成面穗,再揉成面团,然后用湿布蒙住,饧半小时后再揉,直到揉匀、揉软、揉光,呈圆柱形。如果揉面的功夫不到,削面时容易粘刀、断条。刀削面之妙在于刀工。刀,一般不使用菜刀,要用特制弧形削刀。操作时左手拖住揉好的面团,右手持刀,手腕要灵,出力要平,用力要匀,对着面汤锅,嚓、嚓、嚓,一刀接一刀向前飞快削出,削出的面叶儿,一叶连一叶儿,恰似流星赶月,在空中划出一道弧形白线,面叶落入汤锅,汤滚面翻,又像银鱼戏水。削面高手,每分钟能削200刀左右,每片面叶长度,恰好都是20厘米。只见刀光闪,面条如雨般飞落锅中,使人眼花缭乱,观看山西高手削面,无异于欣赏一次精彩的杂技表演。煮熟的削面可任意浇上鸡肉卤、羊肉卤、猪肉卤或三鲜卤,配上菜码即可食用,亦可配上肉片、黄花、木耳、玉兰片、时鲜蔬菜炒着吃,吃着筋韧、利口,口感极佳。

拨好的面条下锅煮熟,捞出浇上卤即可食用

拉面是山西传统面食,为山西四大面食之一。在山西太原、晋中、运城等地广为流传。拉面的制法是:将面粉和碱少许放入面盆,加水和好,揉光成团,再用双手蘸水将面掳匀,掳到面不粘手为止,盖上湿布饧半小时。将羊肉汤烧开,撇去浮沫,加入食盐、味精、淀粉、熟羊肉丁、韭黄段、葱丝、红辣油制成卤。将饧好的面团揪一小块放在案上,用双手蘸水搓成长条,两手各抻面一端,提离面案,慢慢地上下晃动,然后双手合拢旋成麻花形条,这样反复多次,当粗细均匀时放在案上撒上面粉双手反方向推搓,至条搓匀后手提两端抖动双臂,面条在胸前上下翻飞,如玉带乘风,翩翩起舞,拉九扣,拉出细若粉丝的面条,掐掉面头,下锅煮熟,捞出浇卤即可。卤汁应始终保持热度,现吃现浇,一热顶三鲜,味道最佳。拉面还可根据不同口味和喜好制成水拉面、扁条拉面、龙须面、空心拉面、夹馅拉面等不同花色品种。饱享一顿面如银丝、筋道光滑、柔软适口的山西拉面,您一定会领略到其中乐趣,难以忘怀。

拨好的面条下锅煮熟,捞出浇上卤即可食用

刀拨面是山西四大面食之一,是山西面食一绝。制法是:将面倒入盆内用水和好,揉至面团光润,盖湿布稍饧。将和好的面团擀成3毫米厚、30厘米宽的长带,然后撒上面粉折成16层,放在特制的光滑小木板上,用特制的两头带把长约50厘米的拨面刀,双手各持刀一头拨面,刀与面成60°角,在斜拨的基础上要将刀立直向前甩面条,使拨出的面条甩离原位六七十厘米远,一根接一根,整整齐齐粗细均匀地排列在案上,拨面的速度极快,一刀接一刀连贯拨出,刀与案的碰撞声犹如骏马奔腾。拨好的面条下锅煮熟,捞出浇上卤即可食用。此面呈三棱形,筋滑利口,别有风味。

拨好的面条下锅煮熟,捞出浇上卤即可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