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渭南|「緇衣遺愛」鄭桓公

劉高潮

始建於漢末三國時華州城西的鄭桓公陵園,歷朝歷代多有修葺,現為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當年就有皇家題寫的“緇衣遺愛”牌坊,宣揚的是鄭桓公厚德報國,禮賢下士的故事。

《緇衣》為《詩經·鄭風》中的第一篇,一唱三嘆的敘事體,常讀常新。

原文“緇衣之宜兮,敝予又改為兮。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緇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緇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有人譯為“黑色官服真合適,破了我再來縫製。你到館舍去辦事,回來我送你新衣。黑色官服真美好,破了我再來製造。你到館舍去辦事,回來我送你新袍。黑色官服寬又長,破了我再製新裝。你到館舍去辦事,回來送你新衣裳。”

《緇衣》四句一段共分三段,詩文讚美淺黑朝衣飄逸合身,每段後兩句重複相同。各段用了“宜”“好”“席”三詞形容強調美好之意;準備新制朝服時也用了“改為”“改造”“改作”三個動詞,不過是為了變換語氣。這種紛至沓來的賦體手法,充分展示了主人公對被贈衣者無微不至的關懷,就像妻子愛丈夫一樣關愛人才。《禮記》中有“好賢如《緇衣》”;《鄭世家》記載桓公“代職司徒,《緇衣》在詠。”宋朱熹《詩集傳》也有鄭桓公“相繼為周司徒,善於其職,周人愛之,故作是詩。”《詩經·鄭風·緇衣》配以婉轉動聽的“鄭聲”音樂在當地傳唱,是對鄭桓公的最高褒獎,也是四海百姓的口碑。

可以說,沒有鄭桓公,就沒有輕音樂“鄭聲”;沒有鄭桓公,就沒有周王朝後400多年的江山;他還為5000年中華文明留下“緇衣遺愛”的佳話。這位陝西最早的愛國文化名臣、輕音樂始祖“鄭聲”的創立者、悲劇性的英雄人物——鄭桓公,因2800多年前留下的史料太少,後人對其的愛國壯舉宣傳並不到位。

鄭桓公(?—公元前771年)姓姬名友,又稱多友、桓友,為周厲王的小兒子,周宣王之異母弟,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文武雙全、德才兼備,少時就有報國雄心。公元前828年厲王歿,宣王繼位,北方邊疆形勢嚴峻,少數民族部落多有襲擾。大約宣王二十一年(前807年)西北方有部落來進犯,姬友請纓抗擊,獲准後率領周軍開赴前線,精心佈局,大勝後班師回朝,受到王兄嘉獎賞賜。翌年為強化豐鎬東部防衛,封京都之東200裡外的渭河下游平川(今華州一帶)給姬友,創建鄭國,史稱古鄭,“桓公”為姬友死後的諡號。

古鄭在關中東部立國40餘年,初始矛盾重重。鄭桓公披荊斬棘,艱苦創業,內修政務,懲惡揚善,排水墾田,拓展農耕;外與荔戎、北狄、同、彤周旋修好,互通有無,平等貿易,很快穩定了大局。他與民同樂,重視音樂文化,將初始艱辛編成歌謠,與當地勞作中一唱三嘆的俚曲完美結合,創作出委婉輕淡清雅的音樂,在四時八節、國禮祭祀、重大慶典,與諸侯國交際中傳唱,被當時上流社會稱為“鄭聲”。隨著國力逐年遞增,“鄭聲”中添夾了浮靡豔美雜音。因過於婉轉低迷,被老子判為“靡靡之音”,只可朝堂欣賞,不可全民推廣,以免影響國人奮發向上。孔子也認為後世“禮崩樂壞”,在整理《詩經》時,將大部分“鄭風”歌詞刪去。

雖然鄭國小為三等,但被桓公治理得井井有條,在諸侯國中聲名鵲起。周宣王生前曾有讓小弟姬友監國之意,其子幽王姬宮湦繼位後約五六年(前777年)才招鄭桓公為周王室司徒,進京掌管國家土地、人口、財政。鄭桓公任上勤政恤民,國是高於一切。他協調諸侯國之間的糾紛,推行禮樂教化,各方誠服;百工商貿興邦,賦稅雜役,察民量力;處理邊患厚義薄兵,剛柔得體,周人蠻夷都非常敬重他。尤其是鄭桓公治國禮賢下士,廣納專業長技人才發展經濟,呵護文武仕子僚屬為國效力,桓公樸素實用的作風,得到了社會普遍認同,創造出民族歷史上“緇衣遺愛”的典故。

當時朝廷政治派系鬥爭激烈,桓公操勞國事寢食不安。周幽王宮湦聽信褒姒、虢石父讒言,廢長立幼。桓公從國家穩定大局出發,面折庭爭,苦諫幽王不聽,硬改立褒姒所生的伯服為太子,結果申後和太子宜臼被廢。為保他們免遭迫害,鄭桓公掩護申後逃回申國,宜臼被桓公安排在封地鄭國加以庇佑,留下現在華州城東北王宿鎮(因周平王居住得名)、宜家村(宜臼避難地)、申家村(申國保宜臼的衛隊駐地)等一大片村莊地名;平王逃難王宿的傳說,被列為區縣級“非遺”保護項目,這是後話。

鄭桓公深知侄兒幽王腐敗不醒,多次勸說無用,曾問計於太史伯穎。太史給他分析天下大勢,出主意避禍,勸其將鄭國遷往洛邑以東的黃、濟水之南。他也想為周室留條後路,報侄兒幽王批准,向東部的虢、鄶兩國各借五城,作為立足之地,於幽王九年(前773年)讓兒子掘突主持,往東邊轉移鄭國的財產、子民,史稱“虢鄶寄孥”。這也為以後的東周建都洛邑,做了演習探路。

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申國的申侯給女兒申後出氣,聯合犬戎、繒國等部落殺向鎬京。寵幸褒姒的幽王因“驪山烽火戲諸侯”,臨危無人救援,僅靠京城衛隊支撐,戰敗被殺於驪山烽火臺下。而鄭桓公本可以迴避到鄭國或寄孥之地新鄭,但他考慮到祖宗社稷和京城子民的安危,精忠報國之心使他堅守職位,組織了國都保衛戰,終因聯軍聲勢浩大,守軍寡不敵眾,士氣低落,且四處逃散。城破鄭桓公被亂兵所殺。

據說鄭桓公死後,他的坐騎將遺體馱回他創建的鄭國,人們將其安葬在今華州城西,漢末時就有皇家題寫修建的“緇衣遺愛”牌坊陵墓,這事記載於三國北魏時《皇覽》一書中。陵園歷朝歷代多有修葺,現為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他兒子掘突繼位,是為鄭武公,護送太子宜臼回鎬京登基,即為平王。周平王見鎬京為戰火毀壞嚴重,加之西北少數民族部落的威脅,決定遷都洛邑(今洛陽),史稱東周。鄭國也在鄭武公的帶領下全部東遷寄孥之地,開疆拓土,延續了300多年後為韓國所滅,留下後來河南的新鄭、鄭州。人們反稱原來華州的鄭國為古鄭。當時戰亂中,鄭國一部分子民,翻過秦嶺來到漢江岸邊落腳,創業生根,發展成今天的南鄭、漢中。但世界鄭氏宗親,獨尊華州古鄭桓公為鄭姓的開山祖宗,每年11月初在華州大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