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鍛鍊是在「找病」!專家:一天有兩個「最佳鍛鍊時間」

俞雨生點評

冬季即將來臨(北方已進入冬季),對於那些熱衷於戶外鍛鍊的來說可能會面臨一些新的問題。如冬季氣溫低,體表血管遇冷收縮,血流緩慢,肌肉的黏滯性增高,韌帶的彈性和關節的靈活性降低,極易發生運動損傷。冬天天短,究竟是晨練好還是晚上鍛鍊更佳等。面對季節的變化,戶外鍛鍊的方法應作相應調整。 《黃帝內經》上說,冬季3個月,宜早睡晚起,“必待日光”,所以鍛鍊最好是在日出後。條件允許可以在早晨七八點鐘日出後開始鍛鍊,有早起習慣者可在六七點鐘進行,但不宜在森林中鍛鍊,因為此時的森林中還在大量散發二氧化碳。晚餐後活動也是非常好的鍛鍊時機,但至少要在餐後半小時以後開始,以免引起胃腸道功能紊亂。此外,運動過程中應注意以下事項:(1)運動前做足準備活動。準備活動可以升高體溫,降低肌肉的粘滯度,放鬆肌肉,使肌肉達到運動所需的狀態。不可不做準備活動直接參與大運動量活動。 (2)合理安排訓練量。應根據自身的情況合理安排運動量,不要盲目照搬他人的訓練計劃,有條件的可請專業指導幫助制定訓練計劃。 我極為反對肥胖者跑步,因為跑步時關節承受的壓力是平時的四倍,極易引起關節的損傷。體重超標者可以通過散步的形式進行,期間可以遂漸提高步速來增加運動量,切不可急於求成。(3)正確掌握技術動作,尤其的呼吸。冬季運動的換氣宜採取鼻吸口呼,因為鼻腔黏膜有血管和分泌液,能對吸進來的空氣起加溫作用,鼻腔的鼻毛和鼻分泌物能阻擋空氣裡的灰塵和細菌,對呼吸道起保護作用。(4)貴在堅持。俗話說得好:“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

期待腎友通過冬季鍛鍊既能收穫好心情,又將自己的體格練的壯壯的。

這樣鍛鍊是在“找病”!專家:一天有兩個“最佳鍛鍊時間”

在道路上運行的跑步運動員

 “管住嘴、邁開腿”是眾所周知的養生準則,少吃一點容易理解,學會鍛鍊中的門道則比較複雜。

這樣鍛鍊是在“找病”!專家:一天有兩個“最佳鍛鍊時間”

晨起鍛鍊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高,容易惹上心梗、卒中;晚上鍛鍊損傷陽氣,堪比慢性自殺……關於鍛鍊的傳聞源源不斷,到底哪個有科學依據?

運動專家分析早晚鍛鍊的利弊,告訴你鍛鍊的最佳時間。

早上鍛鍊:太陽初升後


這樣鍛鍊是在“找病”!專家:一天有兩個“最佳鍛鍊時間”



太陽昇起前摸黑鍛鍊,光線不明,氣溫也比較低,在這樣的環境中鍛鍊容易摔倒或受涼,體質較弱的人可能誘發感冒、心絞痛、心肌梗死或是腦卒中(中風)等疾病。

晨練應在太陽初升後,並注意保暖。晨練的時間應該控制在20~30分鐘左右為最佳,多注意進行一些協調性和柔韌性的運動,像慢走、做操等。

忌空腹鍛鍊

清晨空腹時血糖濃度低,再加上運動,人會覺得頭暈乏力,出現面色蒼白、出冷汗等情況。若繼續運動,可能會造成神志不清,甚至昏迷。 尤其是

糖尿病患者,更要避免空腹運動。

空腹運動還會刺激心肌,引起心律失常,嚴重時可導致猝死

建議清晨鍛鍊前,先喝一杯蜂蜜水或吃香蕉、餅乾等易消化的食品。

若在運動中感到頭暈,應慢慢停止動作,平穩心跳後,喝一點含糖飲料或吃能量棒類食品。

晚上鍛鍊:飯後半小時至21點


這樣鍛鍊是在“找病”!專家:一天有兩個“最佳鍛鍊時間”

現代人幾乎一整天久坐不動,如果晚上再不鍛鍊,體質只能越來越差。

飯後立刻下樓“消化食”很傷身,晚上鍛鍊最好在晚餐結束半小時後再開始,以免影響消化吸收;一練就到深夜也不健康,21點之前就該結束,以免影響睡眠。

如果身體不適,或者過度疲勞困倦,就不要勉強自己鍛鍊。

記牢“飯後鍛鍊時間表”

  • 飯後半小時,體內血糖開始上升,此時可進行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如散步
  • 飯後1小時可進行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慢跑等;
  • 飯後1.5~2小時,可進行常規的大強度體育鍛煉

4個鍛鍊錯誤最傷身

1 不做拉伸

運動前後都要拉伸,特別是運動後,否則容易加重關節和肌肉疲勞,久而久之形成運動損傷。

拉伸練習時間至少要保證10分鐘,或者約為運動持續時間的1/3。

2 動作不準確

常聽說的“跑步傷膝”就是動作不標準造成的,只要動作標準、運動負荷合理,運動傷害都是可以避免的。

3 不循序漸進

平時不經常運動的人,尤其是老年人,一定要從較低強度(微微出汗)、短時間(約10分鐘)、長間隔(每週運動2~3天)開始,逐步提高強度。

4 不長期堅持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難以達到鍛鍊效果,要根據自己的體質、運動能力等,確立一個能實現的鍛鍊目標,長期堅持。

(俞雨生撰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