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克拉瑪蒂亞號航空母艦的艦島爲什麼在中間?

尋找丟失的方向盤


關於印度航母維克拉瑪蒂亞號奇葩的艦島,還要從這艘航母的身世說起。

維克拉瑪蒂亞號(又稱超日王號)是由前蘇聯基輔級載機巡洋艦的四號艦“巴庫號”改造而來。

巴庫號載機巡洋艦,紅海軍鼎盛時期的代表,基輔級載機巡洋艦的四號艦。由於與基輔級的前三號艦相比,巴庫號進行了大量的改進,也有人將該艦單獨列為巴庫級載機巡洋艦。這艘艦艇之所以被成為載機巡洋艦而不是航母,上面的這張照片可以說明問題。由於蘇聯海軍獨特的裝備思路,直至解體前也沒有發展美國那樣的大甲板航空母艦,而是發展了載機巡洋艦這種怪獸。說它是航母吧,它擁有大型戰鬥艦艇上齊全的反艦、防空和反潛系統;說它是巡洋艦吧,又搭載了噴氣式戰鬥機可以執行偵查、防空等任務。這艘艦怪異的定位就決定了其航空運作能力聊勝於無,艦島是否影響艦載機運作不是什麼要緊事,而航海性能才是更重要的。所以即便在改裝成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以前,該艦的艦島也有點靠近中線,就是為了平衡左舷外飄的飛行甲板。而且艦島上塞滿了各種天線、甚至前方還有兩門大口徑艦炮!與絞盡腦汁縮小體積的航母艦島相比,巴庫號的艦島更像是一艘巡洋艦的艦島。

巴庫號主要的艦載機就是十幾架雅克38。這款飛機跟鷂式差不多,但是火控系統差距較大,在短暫的服役生涯中算不上形成了戰鬥力。而且,與英國佬使用滑躍起飛、垂直降落的方式不同,基紅海軍的雅克38是垂直起降,大大限制了載荷航程性能,因此被奚落為“桅杆保衛者”。這說明,紅海軍在航母使用思路上一直沒有摸到門道。

隨著紅色帝國的解體,破落的俄羅斯沒有能力繼續維持航母這樣的吞金獸,巴庫號在發生了一系列的事故後黯然停在碼頭上,默默等待宿命來臨。

但是,國際形勢的風水輪流使得巴庫號(此時已經改名為戈爾什科夫號)等來了自己的真名天子。印度正在滿世界尋找“維蘭特”號的接班人。1999年,“慷慨”的俄羅斯向印度提出一個建議:免費把戈爾什科夫號送給印度,但是印度要掏“一點點”改裝費。當時預計這個費用是9億美元,印度被這個從天而降的餡餅砸暈了。

心高氣傲的印度海軍當然瞧不上載機巡洋艦+雅克38的廢柴組合,三哥想要一艘真正的航母,畢竟人家是二戰後航母使用經驗最豐富的亞洲國家。於是,對戈爾什科夫號載機巡洋艦的改裝是脫胎換骨的。簡單的說,改裝工作的核心就是圍繞著飛行甲板,使其成為一艘帶滑躍角的全甲板航母。

關於改裝的內容筆者就不多說了,上面這張照片一目瞭然,簡單的說就是拆除原來艦首部分的反艦導彈發射裝置、艦炮等,使得飛行甲板貫穿全艦,而且在艦首增加了一個滑躍角。

在這一系列改裝中,艦艇左舷後半部門增加了一段耳廓狀甲板(筆者用紅圈標註的部分),通過將甲板儘量向外延伸的方式,使得甲板尺寸整體不大的維艦獲得了與遼寧艦差不多長度的1號長起飛點,注意看該起飛點的位置,在該點起飛的米格29發動機噴口是朝向艦艇外側的,比較安全。這塊外飄的耳廓狀甲板的好處還不僅如此,它還增加了數個停機位,而且是直接可以上長起飛點的停機位。維艦的甲板運作能力能與比它大50%的遼寧艦等量齊觀,這塊耳廓甲板功不可沒。不得不說,毛熊雖然江河日下,但是真的底蘊深厚。

但是為了增強航空運作能力而採取的一系列加大甲板面積的改進措施(尤其是這塊外飄的耳廓甲板重達幾百噸)使得該艦重心嚴重左傾,影響了航行性能。為了平衡重心,維艦不得不在右舷增加甲板,使得艦島進一步向艦體中線靠攏,也就是題主所提的問題。但是,毛熊這種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救場措施也帶來了一點好處:艦島右邊的這點空間可以較方便的進行彈藥之類物資的補給調度,提高了甲板作業的安全性。這一點跟英國上個世紀60年代胎死腹中的CVA-01級航母有異曲同工之妙。

英國CVA-01型航母效果圖,注意看艦島右側的空間竟然可以容納兩架艦載機進行整備作業,不知道維艦是不是有這樣的操作。

總之,在磕磕絆絆的改裝後,戈爾什科夫號變成了今天的維克拉瑪蒂亞號,但是其改造成本從原來“拉鉤不許變”的9億美元漲到了“日他先人”的29億美元。很多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中國網友嘲笑三哥被毛熊“釣凱子”。但是實事求是的說,固然有俄羅斯方面宰人的嫌疑,但是在當時的國際環境下,印度能以30億美元拿下一艘中型航母,也算是合理(坊間傳聞遼寧艦的改造費用也在200億人民幣左右)。當時在改裝過程中面對俄羅斯方面一漲再漲的改裝費用,被印度記者質問的印度國防部長說:誰要能以20億美元的價格給印度弄一艘航母,我馬上就打款(網絡傳言,筆者不負責真偽)。

認真的講,無論我們怎麼奚落印度,作為二戰後航母使用經驗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印度在圍繞航母打造海上力量方面的思路值得我們這個剛在航母之路上起步的國家學習。筆者覺得,尊重與學習永遠比不知好歹的奚落與嘲笑更好一些,尤其是在我們將要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二航母強國的當下。

如今,我們也是擁有雙航母戰鬥群的主兒了,而且還會有更多。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印度人當然知道不好,但是沒法改啊。

維克拉瑪蒂亞航母前身是蘇聯的基輔級航空母艦最後一艘,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空母艦。基輔級航空母艦是現在的叫法,而在上個世紀蘇聯內部正式的稱呼應該是1143型重型載機巡洋艦/重型反潛巡洋艦,從這個名稱就可以看出,這是蘇聯紅海軍在前往美國那種航空母艦道路上的實驗階段產品。整個基輔級仍然強調了單艦火力和獨立作戰能力,配置了大量的常規反艦導彈、防空導彈以及火炮,在這種背景之下,飛行甲板如同是附帶品,設置在中央艦島的後側方。

當時基輔級配屬的艦載機主要是反潛直升機,承擔的主要航空作戰任務還是反潛。

時過境遷,昔日蘇聯變成了俄羅斯,1143這種型號變成了雞肋裝備。正在犯愁之際,印度人找上了門,高興之下,俄羅斯決定免費贈送這款戰艦,但是附帶的條件就是,整個改裝費以及配屬的米格-29艦載機還有彈藥都是要從俄羅斯購買。

經歷了蘇聯解體之後的分裂,俄羅斯的水面艦艇研發和製造能力大幅縮水,尤其是航空母艦的建造能力更是下降嚴重,在這種背景之下,俄羅斯造船廠將前甲板改成了滑躍式起飛甲板以供米格29起飛,優化了甲板面積,但是原本處於中央位置的艦島依然保留,就形成了現在這種尷尬一面。

這種航母堪稱最為“搞笑”的產品,沒有前起飛點,起飛的時候無法同時進行降落作業,航空運行效率大打折扣。

不過,誰讓印度自己沒能力研發和製造,還想保持航母艦隊呢,那麼只能接受這種貨色的產品了。


OK,關於問題就回答到這裡吧。😊

獲取更多軍事、航空知識,請關注“老鷹航空”。


老鷹航空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得說點麼事小歷史。

第一眼,從這個角度看,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是不是與我國的遼寧艦和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很像啊?

但它實際上是基輔級航母中的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的改進版,我們再來看看基輔級的樣子。從上圖的角度看基輔級航母的甲班寬度較窄,艦島巨大。

我們再從這個角度看維克拉瑪蒂亞號。很顯然,改裝後的航母甲班加寬了,而且為了保證左右平衡是兩側都加寬,艦島前面的武器區域也變成了滑躍起飛的跑到。

那麼為什麼艦島不往邊上移呢?這是與原設計有關的,對於常規動力航母,其艦島不僅要與下部船體聯通,還要與動力系統的排煙口緊密結合。因此,在原基輔級航母上改裝,航母的整體結構是無法改變的,所以從現在的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上看,其艦島在中間,實際上艦島的位置沒變。

希望我的回答符合題主的想法,謝謝!






雪露微茫


想挪是不可能挪的,一輩子都不可能挪的,艦島放在中間,既涼快,又拉風,看起來還威武,特別有大國風範。。。

印度航母維克拉瑪蒂亞號的艦島為什麼在中間?這事咱們得從它的原型,“戈爾什科夫元帥”號航母說起,實際上,“戈爾什科夫元帥”號並不是航母,而是載機巡洋艦。當年蘇聯很有一批反對建航母的高層人物,多次以“航母是活棺材,核武器才是未來”的理由斃了海軍提出的建造航母的方案,沒辦法,蘇聯海軍只能“曲線救國”,提出建造載機巡洋艦。

不過蘇聯高層也不是好蒙的,既然是載機巡洋艦,當然首先它得是巡洋艦,然後僅僅能夠多裝幾架飛機而已,所以“戈爾什科夫元帥”號的艦體實際上是按照巡洋艦來設計的,龐大高聳的上層建築,居中的艦島,堆砌在前甲板上的反艦導彈發射器,在那時候就已經決定了。

而印度購買“戈爾什科夫元帥”號之後,將它交給了俄羅斯北方造船廠進行改造。注意,俄羅斯北方造船廠從來沒有生產和改造航母的經驗,蘇聯所有的航母都是在如今已經破產的黑海尼古拉耶夫造船廠建造的。經驗不足,不敢大改,所以俄羅斯北方造船廠只是給“戈爾什科夫元帥”號套了一個殼子而已。

如果要將“戈爾什科夫元帥”號的艦島往邊上挪個位置,首先涉及到的是艦島內龐大而複雜的煙道系統,“戈爾什科夫元帥”號可是傳統的蒸汽動力航母,裡面還在燒鍋爐。其次,需要重新調整整艘航母的重心,“戈爾什科夫元帥”號的艦島重達幾百噸,而航母就像一個蹺蹺板,這麼重的傢伙要挪個位置,稍有不慎,整艘航母就有可能翻船,俄羅斯北方造船廠明顯沒有這個實力。即使強行挪位置,那麼和重新建造一艘航母的工程也差不多了,誰來出這個錢呢?要知道,僅僅只是套個外殼,俄羅斯就宰了印度幾十億美元。

所以艦島放中間就放中間吧,米格29撞上去就撞上去吧,反正死的是飛行員,又不是決策的印度高官。


鐵翼蒼穹


因為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被改造前不是航母,是巡洋艦!全稱是重型載機巡洋艦。

巡洋艦的艦島自然在中間。

我們先看一下它的樣子:

如果

把它右半部直通甲板遮住,是不是典型的導彈巡洋艦?只不過這艘巡洋艦有點特殊,額外增加了一個直通甲板,搭載作戰飛機(包括可垂直起降的固定翼飛機)而已,所以叫:重型載機巡洋艦。

這是個什麼古怪艦種?前蘇聯難道沒造過真正的航空母艦嗎?中國的遼寧艦是不是航母?說來話長,此事和前蘇聯一位傳奇人物:海軍總司令

庫茲涅佐夫有關。



二戰之後,從斯大林開始,蘇聯一系列領導人都是導彈控,認為導彈就可決定海戰的勝負,因此非常排斥並禁止製造航空母艦。斯大林曾說過:在導彈和核武器的面前,航母不過是棺材盒子!而當時的海軍總司令庫茲涅佐夫深通海軍,明白航母在未來海戰的重要性。可又不能和最高領導硬來,於是在精心策劃下,巧妙的發展了“莫斯科”、“基輔”兩級“巡洋艦”,只是都可以帶一定數量的艦載機進行“反潛”。這樣既不和大領導的最高指示衝突,又保留了航母製造技術的火種。




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中,蘇聯因為沒有航母受盡了美國的羞辱,此後蘇聯領導人才意識到航母以及制空權在現代海戰的重要性。於是終於在隨後也就是蘇聯解體前造了最後一個批次共三艘真正的航空母艦。其中一艘蘇聯解體後被拆毀,一艘遠涉重洋來到中國改成了遼寧艦,還有一艘就是俄羅斯今天最後的一艘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號。對,就是以這位前蘇聯的航空母艦之父命名的!

庫茲涅佐夫號航母

至於印度,改裝時這船的艦島是沒有辦法大改的,合不合適就將就用吧!誰讓明明是匹騾子,非要當馬騎。


朴刀sword


本艦原為俄羅斯海軍基輔級航空母艦末艦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空母艦,1999年1月,印度與俄羅斯開始交涉,2004年賣給印度並展開改造工程,2013年11月16日交付給印度海軍。



基輔級航母是蘇聯在20世紀70年代建造的一型小型/輕型航空母艦,是蘇聯海軍發展的第二代航空母艦和第一級搭載固定翼艦載機的航空母艦,也是世界上第一級搭載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的航空母艦。這是一種偏向於巡洋艦的航空母艦,其本身還攜帶了大量的防空導彈、反潛武器,集各種重火力於一身。由於它搭載的艦載機為垂直起降的雅客戰機,所以對甲板上的空間需求不明顯。當時的蘇聯專家提出,將航母的艦島向內側移動以降低軍艦被雷達探測時的信號。


再到後來,蘇聯解體,俄羅斯無力維持龐大的軍事開支。於是俄羅斯提出將航母轉送給印度,併為其進行改裝。(當然改裝費用得由印度報銷)之後,艦面上原有的武器防空導彈與反艦導彈等全數都遭到拆除,艦首加裝14.5度的滑躍甲板;飛行甲板的結構與佈局也進行大幅變更,左舷追加斜角甲板作為飛機降落動線並擴大飛行甲板面積,右舷甲板也向外延伸,飛行甲板後端設置三組攔截索。才有了印度現在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


秀秀男孩



印度的新航母維克拉瑪蒂亞號原型是一艘前蘇聯時期的“基輔”級航母最後一艘“戈爾什科夫”號,好像是千禧年吧,普京訪問印度的時候免費送給了印度,並幫助其升級改造。


由於基輔級航母本身就是一艘載機巡洋艦,所以在艦體結構設計之初,並沒有現在航母所具有的船舷外飄設計,現在看到的也是後來在俄羅斯升級改造後才有的。基輔級受制於常規動力的選擇,需要設置排煙道,再加之當時為了提高鍋爐燃燒效率和減少煙囪對艦體內部空間的影響,所以並沒有刻意將煙囪設置在艦體最右側,而且當時的艦載機也主要以直升機和垂直短距起降的雅克38為主,所以對於甲板的要求不是很嚴格,艦體結構就設計成當時那個樣子了。



後來俄羅斯在經歷自己用的時候頻繁發生事故的和經濟下跨的影響下,便以免費送的名義賣給了印度,艦體是免費送的,不過升級改造需要印度自己掏錢,而且這個費用也經歷了多次漲價,還間接幫助俄羅斯升級改造了能夠建造航母的船廠。

最終的改造型航母也終於服役了,相比於原來的基輔巡洋艦艦體甲板面積增大了許多,原來艦艏的導彈發射系統改成了滑躍起飛甲板,甲板整體外飄更大,增加了攔阻索以便讓米格29K可以使用攔阻方式降落。不過受制於原始設計,這個本來就居中的艦島在改造後更居中了,距離航母右舷的距離更寬了。都能停放米格29k艦載機和橫著放印度版的艦載機牽引拖拉機了。所以在經過升級改造後,由於艦體右舷也進行了甲板外延伸後艦島的位置更靠近中間了,這個最影響艦載機起降的劣勢竟然沒有被消除反而更加嚴重了,其實這也沒辦法,因為這畢竟是改造的,受制於原始設計的劣勢根本沒辦法改變,而且這是一艘常規動力的航母,艦島內不光有指揮艦橋,也有很大的煙囪存在。要想將艦島整體挪到航母最右舷,就勢必要動航母內部結構,這樣改造下來還不如重新建造一艘新的划算呢。


印度在經歷了這場時間金錢的拉鋸戰後,真的是有苦說不出,聽起來是免費得到了一艘準航母,但是升級改造的錢都能直接買一艘直接能用的航母了,而且還幫助賣家升級了船廠基礎設施和練了手。最後得到的卻是一艘性能不怎麼先進的航母,連本能夠提升艦隊預警能力的美國E2-C艦載預警機都沒辦法使用,而且服役後問題不斷。
真的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魑魅涅槃


因為其前身基輔級航母,艦島是建在船體,為增加左舷降落區跑道寬度,增加左船外漂,為平衡重量只能增加右舷艦島外漂,從而變成現在的樣子。

印度的維克拉瑪蒂亞號前身,是前蘇聯基輔級航母4號艦巴庫號(後更名為“戈爾什科夫“號)。但基輔級原本就是載機巡洋艦/反潛巡洋艦的定位,是垂直起降型航母,主要是依靠搭載的反潛直升機和雅克-38垂直起降戰鬥機,左舷跑道其實是垂直起降平臺。

但是基輔級自身火力非常強大,大型巡洋艦級的火力,艦島除了航空指揮功能外,還集成了大量的火控和電子設備,因而艦島十分巨大,是直接建造在船體結構之上,是作為巡洋艦的上層建築而存在。


所以基輔級航母外漂很小,其水線寬度32.7米,最大艦寬47.2米。飛行甲板面積很小,只有6000平方米,最後一艘巴庫號增加到10800平方米。

正常起降的航母,為了方便艦載機起降和調度操作,是儘可能的增加甲板面積。艦島面積儘量縮小(過大的艦島容易產生亂流,影響起降),艦島也建在外漂結構上,平衡降落跑道外漂。
遼寧號正面,其水線寬38米,但是舷寬達到75米,外漂增加了將近一倍的寬度。

也正是這方面原因,維克拉瑪蒂亞號從垂直起降航母改裝成常規起降航母時,為了增加飛行甲板面積,特別是降落跑道長度。增加了斜角甲板夾角,不得不增加左舷外漂。這種情況下為了保持左右船舷重量的平衡,不得不也對應的增加右舷外漂。
對比巴庫號,維克拉瑪蒂亞號改裝後增加了將近1萬噸的排水量,艦寬從47.2米增加到59.8米。這樣兩側一增加,就變成艦島中置的釘子戶了。

不過維克拉瑪蒂亞號的右舷空間也不是完全浪費,俄羅斯給印度規劃這個區域可以用來臨時存放彈藥和停放甲板車輛,比如說拖拉機。



五嶽掩赤城


維克拉瑪蒂亞是改裝的,原來的上層建築部分基本不會動了。改裝時斜角甲板延長過,結果就是重心出現變化,為了平衡在另一側加裝額外的甲板,正好使得艦島被“圍起來”了。反正就是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結果,這額外的小甲板調度個工作車什麼的還是可以的


印度墜機部部長


穩定性好,不容易翻船,放在邊上容易翻了,我想一定是這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