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身邊有一個漢人很重要,若沒有他就沒有後來的「元朝」

我國曆史上曾經歷過多個封建王朝,這些朝代的國號大多取自一些地方名稱。

例如,周朝天子在起事之初崛起於“周”這一地區,在一統江山後便將國家的名號取為“周”;嬴政是在秦國這一根據地起家,所以在掃清六合後將自己的國家稱為“秦”;劉邦之所以將自己的政權稱為“漢”,並不是因為劉邦出身漢地,而是因為劉邦曾經蟄伏在項羽麾下做漢王,自己也是以這一身份與項羽翻臉爭霸的。

忽必烈身邊有一個漢人很重要,若沒有他就沒有後來的“元朝”

之後,曹丕不忘父親曾被封為魏王,所以,他在坐上龍椅後將國號定為“魏”;與之類似的還有在北周當隋王的楊堅,這位北周王爺在自己穩坐江山後仍不忘自己曾經的封號;有趣的是,隋朝唐王李淵效仿了楊堅的做法,將“大唐”之名賦予自己的江山。趙匡胤雖說沒當過“宋王”,可是,他擔任過“宋州節度使”。

所以,便就地取材將“宋”作為自己的國號,由此,開啟了三百餘年的大宋統治。在大宋風雨飄搖的三百年中,先是被兩個來自北方的政權“金”、“遼”割去了大片北方山河,最終,又被同樣出身於北方的元軍覆滅。作為封建王朝的慣例,按常理忽必烈得將自己的江山稱為“蒙古國”,可是,這位開國天子有自己的思路,不想按照老規矩行事。

忽必烈身邊有一個漢人很重要,若沒有他就沒有後來的“元朝”

成吉思汗家族的崛起歷程,說起來三天三夜都談不完。簡而言之,就是忽必烈在掃除內憂外患後,終於登上了蒙古統治者的寶座,並繼承先輩的遺願——南下逐鹿中原。最終,在當今的北京城定都,並將國號定為“大元”。其中,這個大元中的“大”字並非類似大漢,大唐那樣的尊稱,因為,統治者是蒙古人所以又叫蒙元或胡元。

要定一個國家的國號可不是給孩子起名這種小事,短時間內根本沒辦法決定。試想,如果沒有一個響噹噹、有意義的國名,誰會重視這樣一個國家呢?忽必烈很聰明,為了讓中原漢人對自己的政權不那麼牴觸,所以,並未選用“蒙古國”這一名號,而是套用了中原文化儒學《易經》中的一句話:“大哉乾元”。那麼,這四個字是什麼意思呢?

忽必烈身邊有一個漢人很重要,若沒有他就沒有後來的“元朝”

就是對無法度量的宇宙的感慨,意思是:自己的疆域能夠像宇宙一樣無邊無際,可謂既響亮又有一個好的預兆。這樣一個名字當然不可能是忽必烈想出來的,雖說,忽必烈自幼熱衷於鑽研漢文化,但是,他的漢文化水平著實有限,很難想到這樣一個響亮又有內涵的名字。

其實,“大元”之名,是中原文人提出的。

早在草原上當王爺的時候,忽必烈就有著征戰天下的理想抱負,所以,在他的身邊圍繞了一群頗有學識的幕僚。在這群來自天下的士子中,忽必烈深受漢文化的感染,對漢族文化產生了十分濃厚的興趣。在決定建立一個充滿漢文化的理想國後,忽必烈邀請了更多漢人來到草原成為自己的門客。在這群被忽必烈招攬的漢人中,有一個名叫“子聰”的僧人。

忽必烈身邊有一個漢人很重要,若沒有他就沒有後來的“元朝”

他就是後來幫著這位大元開國皇帝定國號、修京城的劉秉忠。

劉秉忠於書無所不讀,尤其深入研究《易經》及宋邵雍《經世書》,至於天文、地理、律歷、占卜無不精通,天下事瞭如指掌。至元元年,元世祖採納,拜劉秉忠為光祿大夫,位至太保,參與領導中書省政事,賜奉先坊作為劉秉忠府第。

時間一轉,忽必烈早已穩坐江山,在公元1271年末,已經成為朝中重臣的劉秉忠帶著幾個大臣向忽必烈上奏。說按照忽必烈當初預想的方案,國號已經定下來了,相關的禮儀細節的準備工作也都完成了。

忽必烈身邊有一個漢人很重要,若沒有他就沒有後來的“元朝”

忽必烈十分高興,終於營造了自己嚮往的漢文化理想國,當即應允了劉秉忠的方案,並昭告天下。詔書的擬定馬虎不得,如果不是一流的文章,在公諸天下後難免會落人笑柄。所以,忽必烈召來當世最具盛名的文人,替自己寫了一篇修改國號的詔書——《建國號詔》。

這篇文章既大氣又上檔次,既有理有據,用語修飾也極其華麗,既有親民接地氣的態度,又能讓黎民百姓心服口服。

忽必烈身邊有一個漢人很重要,若沒有他就沒有後來的“元朝”

那麼,這份詔書是怎麼寫的呢?

“我太祖聖武皇帝,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圖,四震天聲,大恢土宇,輿圖之廣,歷古所無。頃者,耆宿詣庭,奏章申請,謂既成於大業,宜早定於鴻名。在古制以當然,於朕心乎何有。可建國號曰大元,蓋取《易經》“乾元”之義。茲大冶流形於庶品,孰名資始之功;予一人底寧於萬邦,尤切體仁之要。事從因革,道協天人。於戲!稱義而名,固匪為之溢美;孚休惟永,尚不負於投艱。嘉與敷天,共隆大號。”

1368年元廷退居漠北,所以稱呼元廷的殘餘勢力時又叫北元或殘元。

忽必烈身邊有一個漢人很重要,若沒有他就沒有後來的“元朝”

總而言之,大元朝正式以“元”之名在中原開展了近百年的統治。有趣的是,在元朝之後明清兩朝,也沿襲了忽必烈的做法,取了兩個響亮又有內涵的國號,且不說這兩個開國皇帝不論能力如何,心中大志與忽必烈無異。

『《元朝名臣事略·卷第七·太保劉文正公》、《新元史·卷一百五十七·列傳第五十四》、《建國號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