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的記憶

今天是2018年9月10日——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教師節,教師節是為了慶祝和肯定教師為教育行業所作的貢獻而設立的節日,教師節具體的來源,大家可以去網上看資料。小時候記得思想品德和語文課本里面提到:小朋友是祖國的花朵,老師是花園裡的園丁,他們用辛勤的付出和汗水澆灌著祖國的花朵。我當時怎麼都想不明白,我和祖國的花朵有什麼關係?還有人說我們是花骨朵,花骨朵又是什麼?

教師節的記憶

記得小時候大家都很怕老師,可以不害怕父母,但是一般的孩子都怕老師,我是既怕媽媽,又怕老師的。有一名語文老師,是我的鄰居,我們處的鄰里關係都是很好的,我平常稱呼她—姑姑。她是我姐班級的班主任,我沒上學的時候就知道,她在我們學校是以嚴厲著稱的,整個學校的師生都知道。到我上學的時候,有一段時間她代理我們班的語文幾個月,我至今都忘不了那種緊張,全班同學沒人敢遲到,課間去玩耍的時候,聽到上課鈴響起,大家都能以閃電般的速度,冒著滿頭大汗,從校園裡面帶著玩耍的工具(甚至有鐵圈),迅速集合到教室裡面,整整齊齊。她上課的時候是我們班紀律最好的時候,全部坐的筆直,沒有任何一個人敢小聲說話,大家的坐姿絕對符合當時思想品德上的標準要求。尤其是提問前一天佈置的語文背誦作業時,彷彿時間凝固了一樣,感覺到整個氛圍就像死亡來臨前的沉寂一樣,大家都不敢大聲喘氣,就像我們描述環境安靜用到的修辭一樣,此時能聽到針掉落在地上的聲音。背會的害怕自己因為緊張背不出來,沒背會更擔心提問到自己,如果沒有達到她的要求,有的時候會挨荊條,有的時候要罰站,有的時候要跟著老師去她家裡面寫作業,直到寫完為止。沒有提問到自己的,會暗自高興,好像躲過一劫似的。尤其是做為老師的鄰居,我心裡更忐忑,更沒底。現在老師也退休了,回老家的時候經常能見到,我們的關係還是那麼好,有時候聊聊是小時候的發生的事,有時候聊些家長裡短。

教師節的記憶

上初中的時候我14歲,離開了家鄉到離家鄉二十里的鄉鎮中學讀初中,每星期來回步行四十里路,週五放學會步行回去,週日又步行到學校。因為初次離開家鄉,第一次脫離父母開展獨立的生活,自己照顧自己的生活起居。一個班級裡有十幾個這樣住宿的學生。老師們除了教我們學業外,更向家長一樣照顧我們,給我們談心,有時候縫縫衣服。有的學生生病後,老師還會帶著我們去看病,還有去老師那吃點飯。初中上學那幾年,感覺是自己人生中最苦的一段時光,同時也是自己最刻骨銘心的記憶。那時候所有的老師,既是恩師,又像家長一樣照顧我們。初中的老師,有的已經很多年沒有見過面,甚至從初中畢業後就再沒見過面。但是所有的老師,我從未忘記,你們永遠是我的老師。

教師節的記憶

鑑於篇幅,高中,大學有很多老師不能一一寫到。上小學的時候,教師節的時候,我們雖然不能像城市裡的孩子一樣給老師準備各種各樣的教師節的禮物,每逢秋天,我們老家的山坡上會長出一片一片的野菊花,我們會去山上採一些野菊花,紮起來或者放到瓶子裡,放到講臺上做為教師節的禮物。其實曾經我們一直都是花朵,正是由於你們的照料,才能開花結果。值此節日,向所有教過我的老師說一聲你們辛苦了,我會永遠愛你們,思念你們。願你們健康長壽,永遠年輕。

教師節的記憶

教師節的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