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700億資產規模的金誠財富陷兌付危機 涉嫌自融和資金池

11月1日,有投資者購買的金誠財富發行或管理的私募產品出現無法贖回的情況,金誠財富或陷入兌付危機。

號稱700億資產規模的金誠財富陷兌付危機 涉嫌自融和資金池


金誠集團7月初曾經發布《關於金誠易4號私募基金(五十三期)暫停贖回業務的說明函》稱,因本基金目前贖回量過大,管理人決定暫停本基金贖回業務,預計6-12個月重啟本基金贖回業務。


號稱700億資產規模的金誠財富陷兌付危機 涉嫌自融和資金池



金誠財富的資金鍊危機可能由於7月杭州的連環雷加速,但是實際在今年5月就有了苗頭。

今年4月,浙江證監局按照證監會的統一部署和安排,開展2018年私募基金專項檢查工作。但是在檢查過程中,浙江證監局發現5家公司存在不配合現場檢查工作的情形。

根據披露,不配合檢查的5傢俬募機構,分別是杭州觀復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杭州觀復”)、杭州金仲興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杭州金仲興”)、浙江金誠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金誠資管”)、杭州金轉源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杭州金轉源”)、浙江金觀誠財富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浙江金觀誠”)。


號稱700億資產規模的金誠財富陷兌付危機 涉嫌自融和資金池



基金業協會網站顯示,6月22日,金誠集團旗下私募杭州觀復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因不配合浙江證監局現場檢查工作,其法人傅康洲被採取監管談話措施。

工商信息顯示,這五家公司全部都與金誠集團實際控制人韋傑或金誠集團有關聯,其中4傢俬募在基金業協會備案的辦公場地都是同一地點,杭州拱墅區登雲路43號。


號稱700億資產規模的金誠財富陷兌付危機 涉嫌自融和資金池



旗下公司連年虧損

官網顯示,成立於2008年的金誠集團,是一家綜合性的現代城市發展集團。作為全球新型城鎮化巨頭,金誠集團以金誠特色小鎮為核心產品,運用全球資源優勢,致力於打造“人、產業、城市”三位一體、高度融合發展的全生態城市系統,改變人類生活,推動新型城鎮化。


號稱700億資產規模的金誠財富陷兌付危機 涉嫌自融和資金池



金誠集團官網介紹,金誠集團創始人韋傑是全球新型城鎮化巨頭,華人商業領袖,金誠集團創始人。韋傑將新型城鎮化定義為一種商業模式,並憑藉其一手打造的“新型城鎮化下的全生態鏈小鎮經濟”,獲中國金融行業十大領軍人物、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領軍人物、中國企業思想家等榮譽。

據韋傑對外接受媒體採訪時描述,他辭去律師一職之後開始介入文化和金融領域。《杭州日報》的一篇報道顯示,2008年12月,韋傑成立了金誠財富。開創了地方融資平臺私募債融資模式,締造“全生態產業金融鏈”。


號稱700億資產規模的金誠財富陷兌付危機 涉嫌自融和資金池



金誠集團旗下擁有5家公眾公司,分別是港股上市公司金誠控股(01462.HK)及新三板掛牌公司太悅健康(832227)、麗晶光電(831777),還包括多倫多交易所上市公司D-BOX(沉侵式動感技術企業) 和韓國創業板上市公司Fantagio(娛樂公司)。

數據顯示,太悅健康2017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859.59萬元,虧損1710萬元;麗晶光電去年實現營業收入3537.91萬元,虧損383萬元;韓國的Fantagio公司,2016年銷售額217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28億元),當期淨虧損37.6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221萬元),加拿大上市企業Fantagio則無據可查。金誠控股2017年營收為6.1億元,扣非歸母利潤僅0.34億元。

可見,金誠集團自身擁有的5家上市公司造血能力欠佳,要麼在虧損的邊緣微薄盈利,更多的是連年虧損還需要母公司輸血。

私募涉嫌自融和資金池

金誠集團一手大欖PPP項目,一手打包發行各種私募基金產品融資。

金誠集團與地方政府簽訂合同後,成立項目公司,再以政府“PPP工程”名義向社會募集資金。一些項目質地非常一般,但金誠集團通過一番包裝後,通過旗下金誠財富招攬客戶投資,年化收益率在10%~12%之間。

號稱700億資產規模的金誠財富陷兌付危機 涉嫌自融和資金池


號稱700億資產規模的金誠財富陷兌付危機 涉嫌自融和資金池


金誠財富旗下擁有“非常6+1”組合:1家基金銷售公司浙江金觀誠,以及新餘觀悅、新餘觀復、金誠資管、杭州金轉源、杭州金仲興、杭州觀復等6家經備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

統計顯示,金誠財富旗下6傢俬募機構先後合計發行了超過300只各種類型的私募產品:其中新餘觀悅30只、新餘觀復31只、金誠資管47只、杭州金轉源72只、杭州金仲興29只、杭州觀復109只。

據媒體此前報道,很多項目基金並不標明具體投向標的,而是註明用於投向金誠集團旗下私募基金管理人發行以及浙江金觀誠代銷的私募基金產品,難免有借新還舊之嫌。母基金的存續期都是10年,不過子基金的存續期普遍都在兩年左右,換言之,金誠集團將長期產品拆分成短期產品的形式來募資。

今年年初,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文稱,私募基金應當單獨管理,單獨建賬、單獨核算,不得開展或者參與任何形式的“資金池”業務,不得存在短募長投、期限錯配、分離定價、滾動發行、集合運作等違規操作;涉及關聯交易的,應當在風險提示書中向投資者披露關聯關係情況。

金誠財富的做法顯然與監管方的政策背道而馳。

某上市公司董事長透露,金誠集團的很多特色小鎮項目,並不是真正的PPP項目,只是借政策鼓勵的PPP之名,去備案發售理財產品。這其實是典型的自融自擔行為,是絕對不允許的。

部分經濟欠發達地區,最終能夠做成PPP項目的其實很有限。有些企業抓住地方政府求發展的心理,把PPP模式做歪了。金誠集團在很多項目操作過程中,從項目流程,到資金募集,均對外宣稱為模式創新,其實很多地方都涉嫌違法違規。

另外,金誠集團對外發售的私募產品,很多時候沒有針對具體項目實施分離,存在資金池問題。

5700億政府訂單迷局

與金城集團創始人韋傑百億身價同樣傳奇的,就是他能屢屢斬獲天量訂單。

金誠集團官網此前披露信息顯示,“從2015年7月22日,到2016年8月22日,在董事長韋傑的帶領下,金誠新城鎮衝鋒陷陣,拿下了35個新型城鎮化項目,簽約總投資額1800億元。”“截至2017年9月,擁有特色小鎮項目59個,政府項目簽約量超過5700億元。”

一年新增3900億元訂單,政府總訂單達5700億,到底是什麼概念?

如果全部為PPP形式的中標項目,該數據僅次於中國建築集團、中國交通建設集團,在國內排行第三位。

根據社會資本累計中標的PPP項目排行榜,入圍前10位的企業,普遍是中國建築集團、中國交通建設集團、中國鐵建集團等大型央企或國企,民企僅華夏幸福、東方園林兩家。其中,排名第10位的東方園林,累計中標金額為1264.4億元。在這份PPP榜單中,並無金誠集團的名字。

第三方獨立機構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國內PPP項目成交中,上市公司成交30611.7億元,佔比為28.22%;成交個數為1211個,佔比為16.44%。簡單估算,上市公司單個PPP項目平均金額為25.28億元。

反觀金誠集團(假設項目主要為PPP項目),單個PPP項目平均簽約投資額高達162.5億元,遠高於上市公司同一指標,且金誠集團並非A股公司。

在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的PPP項目庫中查到與金誠集團相關的PPP項目僅有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農村電商創業小鎮智慧園等項目。其中,遂昌電商小鎮項目總投資4.46億元,項目公司股東包括杭州金誠新城鎮投資集團新餘觀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號稱700億資產規模的金誠財富陷兌付危機 涉嫌自融和資金池


號稱700億資產規模的金誠財富陷兌付危機 涉嫌自融和資金池


根據第三方獨立機構統計,截至目前,杭州金誠新城鎮投資集團有限公司PPP項目累計中標金額為307億元,這307億和5700億二者出入之大可見一斑。

金誠集團所謂的打造融合“PPP+產業化+金融化”的小鎮投資、建設、運營的全生命鏈小鎮,可以對標華夏幸福的經營模式。

2017年,華夏幸福一年新增的簽約投資額為1650.6億,而實力遠不及華夏幸福的金誠集團,卻能一年新增3900億訂單,真實性待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