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先生」我在埃森哲做諮詢,就意味著放棄財務專業背景?

「職場先生」我在埃森哲做諮詢,就意味著放棄財務專業背景?


秋招的小碎步邁得越來越快

不得不感嘆時光易逝

而很多小夥伴都陸續收到了

來自心儀公司的offer

太開心了

職場先生MrCareer在這裡恭喜大家~

「職場先生」我在埃森哲做諮詢,就意味著放棄財務專業背景?

還有的小夥伴收到了好幾家公司的offer,不知該如何選擇。

普華永道Advisory - Deals Secondment Programme (要先去審計部門]借調18個月)和埃森哲Consulting Analyst。

本人財務背景,有點擔心做AC的consulting意味著放棄專業背景,求大家指導!

職場先生最近也在後臺看到了許多類似的問題,那現在就以這個例子來統一給大家解答一下。

明確自己的方向

個人背景:財務專業

猶豫不決的主要原因:擔心做AC的consulting會放棄專業背景

建議:首先要學會思考自身,比如我想要做什麼?選擇這份工作對未來有什麼幫助?我喜歡我之前的專業嗎?不想放棄是因為不甘心學了幾年?

畢竟,殊途同歸,最後你的時間還是會回到你喜歡的事情上。

回想自己做過的事,有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從而總結優缺點。這樣的分析結論也相對客觀。

反思自己喜歡做什麼,不喜歡做什麼。比如我喜歡寫作,不喜歡純理學研究...

推薦同學們使用下方的四象限分析法,從而綜合得出屬於自己的象限圖,可以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喜好和專長。

「職場先生」我在埃森哲做諮詢,就意味著放棄財務專業背景?

你需要明白一個簡單的道理:

你大概只有0.5%的機會在這家公司做到退休;

你大概有80%的概率會在三年左右跳槽。

所以,一定要站在三年之後的時間線上思考當下該如何選擇,用未來倒推現在。

三年之後,你的競爭力相對市場而言是強是弱?

三年之後,我的個人目標會在這個平臺實現嗎?

三年之後,離開這個公司我將收穫什麼?

【offer背調】

核心問題

你真的瞭解你要選擇的公司的前景、職位縱向/橫向發展、團隊、領導嗎?

可以說你瞭解的很少。

很多人選擇跳槽的原因是因為領導;可是等他們選擇offer的時候,卻又把領導給忘記了。

信息的重要性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說的就是在作戰中信息的重要性。選工作也理應如此,同時信息的根本是真實,其次是豐富。假信息比無信息更危險。

如何獲取信息

問 & 查、多問&多查、勤問&勤查。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去問、去查。並且做一份分析報告。

問:建議途經是諮詢導師、同學、同事、相關領域的朋友,利用各種社交軟件。

查:可以通過百度,微博,知乎等流量平臺以及相關專業網站查,查相關規定,前人經驗等。

具體分析

諮詢一直是金融行業中最為兼容幷包的職業選擇,並因此大受青睞。Consulting和Advisory這兩份工作雖同是諮詢,但其實本質大有不同。

很多小夥伴在求職過程中不明白其中的差異之處,以致於弄錯了前進的方向。

Consulting

針對客戶已知問題或需求提供全面有效的解決方案。

服務的客戶基本明確了企業自身的發展需求,是帶著問題來尋求外部諮詢公司的幫助,而這類“諮詢”是憑藉想法和方案獲得項目收入。

通常來說,我們日常提到的Consulting指的都是管理諮詢企業。

管理諮詢根據不同的業務方向還可以分為戰略諮詢(麥肯錫、貝恩、波士頓、羅蘭貝格和西門子)、信息系統諮詢(埃森哲、IBM)、人力資源諮詢(美世)、財務諮詢(博達克、銳思銳拓)等。

Advisory

Advisory是除了管理諮詢之外的諮詢業務,幫助客戶定位企業內部存在的未知問題,並提出簡單的解決方案或建議。

並不專注於幫助客戶解決特定問題,而是扮演著醫生的角色進行輕問診,關鍵問題的修復還要依靠企業自己。代表公司就是四大的諮詢業務部門。

安然事件爆發後,四大的諮詢部門因為監管原因相繼被剝離,只有德勤還保留著德勤摩立特這一主體開展諮詢業務,其他幾家公司的諮詢業務雖然在近幾年開始重建或多或少不如以往。

MrCareer的資深導師就這個問題做了如下建議:

導師建議:

這個問題要看小朋友之後的職業規劃了,如果小朋友之後還想從事金融行業,那麼普華的advisory更值得考慮,如果進了埃森哲做consulting,之後的發展就會是諮詢或者甲方,不太會跳到金融嘍!個人會建議普華,除非Accenture是strategy or MC team!

【offer選擇攻略】

各項因素的選擇權重要弄清楚,最好的方式是下面這樣:

行業前景>公司前景>發展空間>直接領導>團隊>薪資>上班距離

行業前景

應該選擇朝陽行業!而夕陽行業,就算薪酬非常高,也不要貿然進。

原因:在幾年後跳槽,夕陽行業裡的人基本都是找不到工作的,而朝陽行業裡的人基本都是吃香的。用一個簡單的圖來模擬一下這個情況:

「職場先生」我在埃森哲做諮詢,就意味著放棄財務專業背景?

而且轉行不易,能夠成功跨界並多次跨界的人少之又少。

秋招這個時間段非常關鍵,剛入職場的你可以有時間和精力選擇行業,可以為以後減少很多不必要的因跨界造成的問題。

公司前景

下滑企業不穩定,業務被喊停、部門被砍、你還來不及施展拳腳就被失業了!

之後跳槽或應聘,競爭力會變弱,因為大家都不喜歡招聘下滑的公司裡出來的人,都在追逐上升的公司裡出來的人才。

建議:最好選擇爆發式成長的公司,一般來說聰明人總是找到得這樣的公司。它們通常都有很好的風險/收益比

發展空間

宏觀:指團隊在公司的前景:業務是否為核心部門,或者具有前沿性的部門?如果不是,你進去之後,受到重用的可能性會很小,發展空間也會受到限制。畢竟,靠個人才華讓公司領導層對部門改觀是非常少見的,多數人還是要依賴部門環境的。

微觀:針對你個人在職場的發展,發展空間大意味著公司有系統化的對人才的培養方式、培養通道、優秀的職業教練,並且在你之前有成功的培養案例。

直接領導

厲害的領導=極強的專業度+中正的職業態度+良好的人格魅力+優秀的教練技術。此四者缺一不可。

領導包容程度、人品如何、教不教你,都對你的職場生涯起著相當大的作用。

團隊

每天上下班,和團隊抬頭不見低頭見, 他們和你合不合得來,靠譜嗎?而且公司會不會有嚴重影響團隊氛圍但就是怎麼也趕不走的人,如果遇到這種人團隊氛圍真是一言難盡,有的時候真是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更重要的是,你的團隊如果很厲害,你想生存,不厲害也得厲害。本來只能考60分的人,分分鐘被逼上80。

薪水

最近看到有人拒掉心儀公司,因為其他公司給的年薪多幾萬元,這是一個非常糟糕的決定:他可能不會有機會去做更有趣的產品,不會與更聰明的人一起工作。幾年後,要跳槽的話,他面臨的選擇將比他應該有的差很多。

優劣勢分析

我們根據上面的“背調”、自身職業規劃、考慮因素權重排名來分析現有offer的優劣,來完成最終offer的選擇。

最後祝福大家都能選到自己心儀的off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