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这些顶级吃货,其中一位单一个菜就价值20万人民币

随着社会的发展,美食的兴起,吃货一词便衍生出来了,“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也被当做各大吃货们的正当理由。但吃货不止现代才有,在古代一样有着各种吃货,其中不乏文人墨客,下面来抓一些典型。

1、苏东坡:说道吃要是不提苏东坡就太说不过去了,他曾专门写了一首《猪肉颂》:“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简直通俗易懂接地气。苏东坡仕途也是颇为坎坷,多次被贬,据说,他贬至杭州时,看到杭州盛产竹笋,竟然发明了:“竹笋焖猪肉。”后降职惠州,惠州虽然偏远蛮荒,但在那里发现了梅菜。又创造出一道“梅菜扣肉”来。东坡肉、东坡饼、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鱼、东坡羹等皆出自苏东坡名下,东坡好吃的故事太多了,就不一一说了。

古代这些顶级吃货,其中一位单一个菜就价值20万人民币

2、孟浩然:据《新唐书·文艺传》记载: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故人至,剧饮欢甚。或曰:“君与韩公有期。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卒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这段话大概意思说的是:韩朝宗要带孟浩然进京,向朝廷引荐他做官,孟浩然答应了,后来临行之际家里来朋友了,两人随即喝酒吃肉,交谈甚欢,有人提醒他说,别忘了与韩朝宗的约会,这下孟浩然就火了,呵斥他:没看到在喝酒啊,吧啦吧啦……。后韩朝宗等的心烦气躁,看到两人还在喝酒吃肉,大怒而去。浩然兄无丝毫悔意。

后过了几年,孟浩然年纪大了,背上长了疽,郎中告诉他要忌口,他很爽快的答应了。后王昌龄来找他玩耍,两人筹光交错,大鱼大肉好不快活,完全将郎中的话抛到九霄云外,过了几天孟浩然病情加重,不治而亡。王昌龄心存内疚啊。

古代这些顶级吃货,其中一位单一个菜就价值20万人民币

3、袁枚:一个地地道道的美食高手,又能吃又能做又能评,将毕生吃货经验著成一本书《随园食单》,里面写猪有43种做法,甲鱼有6种;鸡有5个部分可吃,而鹿最佳者,只在尾上一道浆等,做一餐饭光注意事项就有14个,对吃饭极其考究,例如:“刀鱼用蜜酒娘、清酱放盘中,如鲥鱼法,蒸之最佳,不必加水。如嫌刺多,则将极快刀刮取鱼片,用钳抽去其刺。用火腿汤、鸡汤、笋汤煨之,鲜妙绝伦。金陵人畏其多刺,竟油炙极枯,然后煎之。谚曰:“驼背夹直,其人不活。”此之谓也。或用快刀,将鱼背斜切之,使碎骨尽断,再下锅煎黄,加作料,临食时竟不知有骨。芜湖陶太太法也。”还有:“羊头毛要去净;如去不净,用火烧之。洗净切开,煮烂去骨。其口内老皮,俱要去净。将眼睛切成二块,去黑皮,眼珠不用,切成碎丁。取老肥母鸡汤煮之,加香蕈、笋丁,甜酒四两,秋油一杯。如吃辣,用小胡椒十二颗、葱花十二段;如吃酸,用好米醋一杯。”实实在在的一本美食谱,甩现在市面上的那些食谱几条街。

古代这些顶级吃货,其中一位单一个菜就价值20万人民币

4、蔡京:虽说是个臭名昭著的奸臣,但依然不能掩盖他作为吃货的资格。蔡京最喜欢吃鹌鹑羹和蟹黄包子,每吃一次鹌鹑羹,就要杀鹌鹑300只,折算成人民币近20万元。蔡京府上的后厨估计比皇宫的御膳房都要更加上档次。就单单吃个包子都要设立包子组,下面又分制馅、制皮、蒸锅等小组,制馅小组又分配料、调味等,配料下又分蟹肉、葱丝、姜丝等。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后厨之大,人员之多,每到做饭时间后厨就跟赶集似的,可想而知蔡京对吃有多在意讲究。

古代这些顶级吃货,其中一位单一个菜就价值20万人民币

看了上面这些人才,你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吃货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