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之后,你得知道的这点“秘密”

拔罐之后,你得知道的这点“秘密”

罐斑:肺区

1、起罐时两侧出现紫红色斑点是支气管炎。

2、起罐时出现潮红色斑片是肺热,有口渴、胸痛、等症状。

3、起罐时出现小片疹子时,是呼吸道有炎症,如咽炎、鼻炎等。

4、出现淡紫色或红色为扁条腺炎。

5、出现淡紫色或红色为淋巴肿胀。

6、出现白色为肺虚。

7、出现毛孔粗大为风犯,受风寒。脖颈僵硬、肩胛痛或伴有肩周炎等。

心区:

拔罐之后,你得知道的这点“秘密”

罐斑

1、起罐时出现有上下相连的紫红色是心经不通,可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

2、起罐时出现有小面积斑片,表示相交头部有脑供血不足现象,如头晕、头有麻胀感。

3、起罐时出现紫红色斑条表示患者是颈椎疾病

4、起罐时出现白色,是属心肌缺血。

5、起罐时如出现毛孔张开很大,并伴有雾气,为风湿性心脏病。

6、出现白色为气血亏损,

7、出现凹陷状为心血不足,脉弱,气短。

8、出现红色为心火大

拔罐之后,你得知道的这点“秘密”

胆区:

罐斑

1、起罐时出现有凹进去的小坑是胆结石。

2、起罐时周围出现紫红色斑点表明胆的排泄功能失调,可出现口苦、两肋胀痛、黄疸等疾病。

3、出现白色,胆功能低下。

4、出现淡紫色圈圈,受过惊吓,胆小。

5、出现片状红疹为胆囊炎。

肝区:

罐斑

1、起罐时出现有潮红色疹状,属肝经实火,可出现头痛、易怒,面红耳赤、尿黄、便干等症状。

2、起罐时罐斑中央发青时,表明患者有肝炎。

3、起罐时如周围出现淡紫色圈圈,圈内呈白色状,为气滞即生气所致。

4、周围出现紫圈为脂肪肝,

5、大面积出现潮红色,并伴随肿硬状为酒精肝。

6、整个肝区出现紫色或紫红色为血粘稠度高。

7、出现紫青色并僵硬壮为肝硬化。

8、有紫青斑出现,斑中有白色相间,可能部分伴有肝腹水。

脾区:

罐斑

1、起罐时出现潮红色疹状时,表明为食欲不振或食后两肋胀满,大便稀并可伴有眩晕,倦怠等症状。

2、起罐时如出现紫红色并有隆起的现象,表明有脾肿大征兆。伴随脾气暴躁,性情不稳。

3、出现红色或潮红色并伴有毛孔粗大现象,表明脾脏湿热,恶寒,出虚汗。

4、出现凹陷状,表明脾脏功能运化较差,无力,行动迟缓,性子慢,不喜言语。

5、出现淡紫色或紫色圈圈表明气滞,脾气不好,经常发脾气。

6、整个出现紫色或紫红色,为高血脂,血粘稠度高,可能伴随有血压偏高现象。

胃区:

罐斑

1、起罐时出现潮红色斑片,有胃病。

2、起罐时中央为白色,属胃寒病,表现为胃痛,遇寒疼痛加剧。

3、起罐时如出现有红色,表明上火、食欲不振、积食等。

4、起罐时如出现淡紫色圈圈,代表生气状。

5、周围出现淡紫色圈圈,为浅表性胃炎。

6、周围出现深色紫圈圈,为慢性胃炎。

7、有凹陷状并伴有淡紫色,为萎缩性胃炎。

8、呈凹陷状,并伴有灰白色,表明胃功能低下,蠕动慢。食少,大便不正常。

拔罐之后,你得知道的这点“秘密”

大肠区:

罐斑

1、起罐时出现紫红色罐斑,表示大肠有热,可出现大便干燥或出现口臭、头晕等现象。

2、起罐时如出现淡紫色圈圈表明大肠有宿便,干燥等。

3、起罐时如出现白色表示为风寒侵体,主要在腹部。

4、出现潮红色,并伴有毛孔粗大,为大肠湿热,消化差,大便勤,或有餐后迅速排便现象。

5、出现灰白色,并伴有凹陷状,大肠蠕动慢,或伴有三、五天才能大便,并伴有大便干结。

6、出现红色斑点,为肠炎,如有紫色斑点为慢性肠炎。如为淡紫色斑点为过去得过肠炎。

拔罐之后,你得知道的这点“秘密”

小肠区:

罐斑

1、起罐时出现紫红色斑状时属小肠功能失常,主要表现为大小便异常、小腹绞痛、腹胀。

2、白色,毛孔粗大,为风寒侵体,主要在腹部,并伴有肠鸣、气转等现象。

3、出现灰白色,并伴有凹陷状,为小肠蠕动慢,

4、出现紫红斑点为肠炎。

5、出现暗红斑圈为溃疡点。

6、出现暗紫色表明肠内有毒素。

7、出现淡紫色斑点为以前有过炎症。

8、周围出现暗紫圈为大便不下,干结,并伴有宿便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