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新疆是個什麼狀態?

Archer


明朝時期的新疆,其實一部完整的東察合臺汗國史。只不過

明朝並沒有用察合臺來稱呼東察合臺汗國,而是簡單粗暴的用它的首都名稱來命名它的國號。比如亦力把裡、別失八里,給人一種很陌生的感覺。其實不管怎麼叫,都是東察合臺汗國。

蒙古崛起後,成吉思汗吞併了西遼。他將西遼故地一分為三,最大的一塊分封給了自己的次子察合臺,較小的一塊分給了後來繼承大汗的三兒子窩闊臺,新疆東部的哈密地區被單獨劃出,直接歸蒙古中央管理。後來忽必烈建立元朝,在新疆設立過三個行省,但都沒有持續很久,分別被察合臺汗國和伊利汗國瓜分。元朝的勢力也就退出了新疆中西部,只保留東部的哈密地區。再後來察合臺汗國吞併了窩闊臺汗國,新疆進入了察合臺汗國時代。而元朝則繼續領有哈密地區,元朝和察合臺汗國的這一領土劃分,也影響了後來的明朝政府對西域的領土主張

元朝時期,元朝和察合臺的關係非常差,雙方打了幾十年。元末起義時,察合臺汗國完全不把元朝當作自己的蒙古同胞兄弟。看到起義軍造反,它也乘機出兵打元朝。後來徐達和常遇春北伐大都,元順帝出逃,元朝就此滅亡。

元朝滅亡後,明朝一時還沒有接管元朝的所有領土。乘這個機會,察合臺汗國變本加厲的攻打哈密,企圖併吞哈密。看到察合臺汗國如此喪心病狂,原本管理西域哈密地區的元朝肅王兀納失裡便投降了明朝,表示願意為明朝鎮守西大門,抵禦察合臺汗國的侵蝕。明朝接受了哈密的歸附請求,封兀納失裡為忠順王,直接在哈密設立哈密衛。從此後,兀納失裡的後裔均被明朝封為忠順王或者忠義王,並由明朝派來的漢人充當長史輔佐外加監視。這個半獨立的附庸政權被稱為哈密國,如果連同明朝在附近設立的其它六個衛所,這個地區也被稱為關西七衛。

關西七衛與明朝以嘉峪關為界,明軍基本上不會越過嘉峪關。在明朝早期,如果關西七衛遭到其它蒙古部落的攻打,明朝會派兵支援,到了中後期,明朝國勢衰落,也就不怎麼管這七個附庸國的死活了。

再說統治大部分新疆的察合臺汗國。這個政權在元朝末年也分裂了。汗國的西部,也就是中亞地區,被巴魯剌思部、速勒都思部和札剌亦兒部,等突厥化的蒙古部落掌控,被稱為西察合臺汗國。新疆部分則被稱為東察合臺,兩部形成對立。元朝滅亡時,東察合臺汗國乘機佔了元朝在西域的軍事重鎮別失八里城,並以此為國都之一。所以在明朝初期,東察合臺汗國被明朝稱為別失八里。注意了,是東察合臺被稱為別失八里,與西察合臺無關。

備註:別失是地名,八里是突厥語,翻譯成漢語就是城的意思。所以別失八里的意思就是別失城。



那麼西察合臺汗國在幹嘛呢?很慘,被帖木兒所征服,淪為了帖木兒帝國的一部分。這個帖木兒就是後來東征西討,牛逼哄哄,號稱要攻打大明的妄人。只不過他還沒有出征就在中亞掛了。在帖木兒時期,東察合臺汗國也臣服於臣服他。也就是說,在明朝成祖時期,西域基本上是帖木兒的勢力範圍

帖木兒死後,他的帝國迅速分裂,繼承領土最多的沙哈魯也沒有爭霸世界的雄心,開始入貢明朝。東察合臺汗國在擺脫了帖木兒帝國的附庸地位後,也開始恢復入貢明朝。後來遷都亦力把裡(現在的伊犁),因此又被明朝換了稱呼,從別失八里改成了亦力把裡。其實就是原來的東察合臺汗國。

備註:亦力是伊犁的諧音,把裡也是八里的諧音。所以亦力把裡的意思是伊犁城。

東察合臺汗國此後開始養精蓄銳,在西域大力推行伊斯蘭教,現在新疆的伊斯蘭化,就是當時形成的。在恢復了一些實力後,東察合臺汗國開始摩拳擦掌,向瓦剌部和帖木兒的後裔先後用兵,佔了不少領土。在實力大增之後,東察合臺汗國準備開始武力征討關西七衛。但是

伊犁離哈密太遠了,為了吞併哈密,東察合臺的大汗阿黑麻將首都從伊犁遷到了吐魯番。所以明朝的史書上又把東察合臺汗國的名字給改了,改叫土魯番汗國



哈密國在抵擋一陣後,嚮明朝求援。當時的明朝皇帝是嘉靖,這皇上整天忙於煉丹,對哈密這個附屬國懶得搭理。最後哈密王開城投降向吐魯番投降,嘉峪關以西的所有羈縻衛所全部被吐魯番汗國吞併。吐魯番汗國的勢力達到了最巔峰。

但是常言道,巔峰過後必是低谷。吐魯番大汗有個弟弟叫賽依德,他因為跟他的大汗哥哥有仇,然後就向西逃到了帖木兒後裔,也就是他表哥巴布爾那裡避難。可是沒想的是,他剛逃到表哥那裡,結果巴布爾統治的國家也朝不保夕了。當時在中亞興起了一個叫布哈拉的突厥王朝,這個布哈拉汗國四處擴張,打的周邊汗國哭爹喊娘。巴布爾就是哭爹喊孃的其中一份子。

備註:布哈拉人就是現在的烏茲別克人

在布哈拉汗國的大軍壓境之下,巴布爾抵擋不住,便跟賽依德說,乾脆我們兵分兩路跑路算了,我率一路南下,去印度找出路,你率一路向東,去找你哥,誠心誠意的多磕幾個頭,讓他寬恕你。塞依德的內心瞬間有十萬匹草泥馬奔騰,但是沒辦法,實在是打不過人家。最後這倆表兄弟就在極其悲壯的情況下分頭找出路去了。

巴布爾南下之後,發現印度阿三真的是一幫垃圾,輕輕鬆鬆吊打,於是他也不客氣,指揮他的幾千殘兵敗將,直接就把印度當地的土著政權給滅了,建立了印度歷史上的莫臥兒王朝。



賽依德向東出發,一開始是抱著乞求他親哥饒他一命的心態。結果沒想到,塞依德剛剛進入吐魯番汗國的境內,吐魯番汗國的喀什地區就叛亂了。於是賽德對著巴依爾送他的幾千殘兵敗將講,你們都已經是喪家之犬了,難道還怕死麼?跟我來,眼前就有一座喀什城,裡面有大把的美酒美食和美女,只要你們聽我的,拿下喀什,城裡面的寶物就都是你們的,因為我是吐魯番前任大汗的兒子,這座城我是有權繼承的!於是在賽依德的刺激下,他帶的幾千哀兵很快就佔領了喀什,並以喀什為基地不斷向親哥進攻。屢戰屢勝,最後居然還建立了

葉爾羌汗國。與他哥哥的吐魯番汗國分據新疆的東西兩部,新疆也進入了葉爾羌和吐魯番對峙時期。

差不多到了嘉靖中期,塞依德乘吐魯番與瓦剌開戰之機,率兵突襲吐魯番,結果居然一舉滅了吐魯番汗國。於是新疆進入了葉爾羌汗國獨霸時期。

但是葉爾羌汗國的實力很弱,它名義上統治新疆,實際上很多地方都管不到。中亞的哈薩克汗國瞅準了機會,乘機進入了新疆。漠北草原瓦剌也看準了葉爾羌汗國很弱,有幾個部落便進入了新疆的北部地區。於是新疆西北的哈薩克汗國、新疆北部的瓦剌和碩特部、新疆南部的葉爾羌汗國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一直到了明朝滅亡都沒有結束這個對峙局面


總的來說,明朝時期的新疆,基本上就是察合臺汗國的歷史,貫穿了明朝的始末。在這個時期,新疆沒有一天是統一的。先是察合臺汗國分裂,接著帖木兒帝國下克上,反克了東、西察合臺汗國。帖木兒死後,察合臺汗國短暫統一了新疆。然而再次分裂,從之中分裂出來葉爾羌汗國再次下克上,滅了吐魯番汗國。在葉爾羌和吐魯番內戰期間,瓦剌的和碩特部和哈薩克汗國的勢力也進入了西域。雙方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一隻持續到了清朝康熙時期。

最後再把三大汗國的結尾也交代一下。

三個汗國對峙了幾十年後,大概是在明朝崇禎後期,葉爾羌汗國開始大搞宗教迫害,汗國內部的伊斯蘭教分成黑山派和白山派,大汗尊崇黑山派,導致黑山派得勢,不斷打壓白山派的教眾。於是白山派的領袖就被驅逐出了國,跑到西藏求盟友,企圖顛覆葉爾羌汗國。最後他遊蕩了很長時間,找到了一個非常奇葩的盟友——五世達賴喇嘛。

五世達賴自己並沒有強大的力量,他是沒有能力推翻葉爾羌汗國的。但是達賴喇嘛有不少學生,其中有一個學生叫噶爾丹。這個人就不用多說了吧。當時噶爾丹也想吞併葉爾羌,他在吞併了和碩特的其它部落後,建立了準噶爾汗國,並將哈薩克汗國擊敗使之臣服於自己,基本上獨霸了新疆的北部。

到了清朝康熙時期,信奉佛教的噶爾丹和信奉伊斯蘭教的葉爾羌白山派聯手,一舉滅了葉爾羌汗國,統一了新疆。新疆自此結束了察合臺汗國將近四百年的統治,進入了準格爾汗國時代,一直到七十五後,準噶爾汗國被乾隆皇帝所滅。新疆也自唐朝中後期分裂出去後,再次納入中原王朝的版圖。


Mer86




新疆被伊斯蘭化,就是從明朝開始的。明朝在中國封建王朝中,是一個最奇怪的存在。從朱元璋、朱棣之後,後面幾乎就沒有出過什麼管事的皇帝,後來出了個萬曆新政,也主要是張居正乾的,幾百年江山渾渾噩噩就混過來了。混到崇禎這個勤政、勵精圖治的皇帝手裡,明朝卻滅亡了。

回頭說新疆,當時還不叫新疆,叫西域。元朝滅亡後,管轄東疆的元朝肅王兀納失裡投降明朝,明朝封其為忠順王,在此地建設哈密衛。從此後兀納失裡的後裔均被封為忠順王或者忠義王,並由明朝派來的漢人充當長史輔佐外加監視,這個半獨立的附庸政權被稱為哈密國。

實際上統治大部分新疆地區的是察合臺汗國,察合臺汗國在元朝末年分裂,西部中亞地區被巴魯剌思部,速勒都思部,札剌亦兒部,乃蠻部等原本是蒙古人的突厥化的部落掌控,察合臺汗國由此分裂為中亞的西察合臺汗國和南疆的東察合臺汗國。

在分裂過程中東察合臺蒙古貴族開始全盤伊斯蘭化,其大汗也開始採用了速檀(蘇丹)稱號。西察合臺汗國不久之後就被出身巴魯剌思氏的駙馬帖木兒給篡奪了,這個帖木兒是個不安分的傢伙,喜歡東征西討,很快拿下了東察合臺汗國。並控制了伊爾汗國(波斯)的舊有領土,奪取了早已分裂的金帳汗國的大片領土,準備東征明朝,還沒走出察合臺汗國的疆域,他就一命嗚呼了。對明朝來說,不知道是禍還是福。

帖木兒死後,生前統治的區域全盤分裂,繼承領土最多的沙哈魯開始給明朝朝貢。東察合臺汗國也擺脫了帖木兒帝國的附庸地位,開始恢復入貢明朝。後來又遷都亦力把裡(伊犁),因為又被明朝換了稱呼,從別失八里改成了亦力把裡。 東察合臺汗國此後又開始了發展,不但大力推行伊斯蘭教,還開始向瓦剌部用兵,甚至奪取了中亞一些帖木兒後裔的領土,並開始武力征討哈密國。

東察合臺的君主阿黑麻曾多次擊敗瓦剌人,為了吞併哈密國,阿黑麻遷都吐魯番,這時候明朝又改他們的名字叫了土魯番,後世也常將該國俗稱吐魯番汗國。 阿黑麻的兒子滿速爾最終吞併了哈密國,因為我明朝對這些藩屬的不重視,土魯番吞併哈密國後,明朝沒有采取干預措施,只是封鎖了商路。結果不但沒讓滿速爾害怕,反倒讓滿速爾入侵明朝,導致明朝一度放棄了嘉峪關以西的所有領土。

於是土魯番開始在哈密國強行推行伊斯蘭教。導致最後一批堅持不信伊斯蘭教的畏兀兒人東逃明朝融入明朝境內的黃頭回鶻(撒裡維吾爾),和黃頭回鶻最終形成了裕固族。 阿黑麻還有一個兒子叫賽德,佔領了喀什,建立了葉爾羌汗國。傳了幾代之後,吐魯番汗國在瓦剌蒙古和葉爾羌汗國的夾擊之下亡國。 賽德的哥哥巴布爾,被表弟攻擊的無路可走,逃到了印度,居然也征服了印度,建立了莫臥兒帝國。

賽德由於早年命運多舛,所以十二分虔誠地篤信伊斯蘭教,尤其是信仰黑山派的和卓。黑山派的和卓非常得勢,就不斷打壓白山派。 葉爾羌汗國後期,白山派的著名和卓阿帕克和卓被篤信黑山派的葉爾羌汗國君主驅逐出國。阿帕克和卓非常生氣, 藉助五世達賴喇嘛的關係,與信奉黃教的葛爾丹聯手征討葉爾羌汗國, 新疆從此被準格爾汗國統治,一直到被清朝消滅。



這就是明朝的新疆,如果明朝的皇帝們有一點兒作為的話,新疆可能不一定伊斯蘭化,當然也就不會有土木堡之變了。


謝金澎


先給大家看一張明朝中後期的版圖,在明朝時期,新疆還不叫新疆,當時統稱為西域,在清朝乾隆年間,打敗了大小金川之後,新疆這名字才被叫上的。


洪武時期,明朝西北疆界達到今新疆東部哈密地區,並設置一系列衛所。15世紀後,西北吐魯番與青海蒙古部日益強大。1472年,哈密衛城一度被吐魯番攻破,衛內遷,後復,1514年再度被並。15世紀後半期後,西北諸衛全部喪失,明朝退守嘉峪關。非不想為,而不能為。

也就是說,在明朝時期,大明王朝的版圖內,是沒有新疆,也就是西域的,當時的明朝只是佔領了新疆很小的一部分,最後還是因為管理不到位,放棄了。


穿越大朝代



明朝時新疆一直處在化外之邦這個位置,新疆自唐朝以來沒有受中原統治,一直處在紛爭不休中,那時的中原王朝從唐朝結束後,失去了河西走廊這個通往西域的大道,唐朝藩鎮割據,漸漸演化成各個小王國,形成了五代十國。雖然宋朝後來出現了,統一了十國,可是卻對外方面頻頻告急,他們現在已將注意力集中到內部,根本就沒有時間顧及偏安一隅的新疆。


新疆所謂的西域到最後還有唐朝一部分駐軍,扼守著龜茲一帶,但卻改變不了現狀,河西走廊被吐蕃佔領,已被隔絕,安西都護府至此劃上了句號。到了宋朝時,經歷了漫長的民族大遷移,新疆地區出現了西州回鶻和喀喇黑汗統治,北宋結束後,遼朝也先他而去 ,被女真人像洗牌一樣,齊刷刷的洗掉,遼朝殘餘西逃在新疆建立了政權,後來又將中亞連接在一塊,建立了西遼。




蒙元帝國崛起於大漠,在鐵木真帶領下完成了非比尋常的旅程,將金,夏王朝給推翻,同時為了敞開西方大門,勢必要經過西遼,這塊地方後來被蒙古人統治,成了鐵木真二子察合臺領地,後來形成了所謂的察合臺汗國。一直到明朝整個三百年,察合臺雖然分裂成兩個東西汗國,可統治仍繼續,兩個汗國中間隔了蔥嶺,一部分擁有中亞,另一部分擁有新疆。


在中亞那一塊可不那麼低調,他本來是承認明朝為宗主國的,畢竟明朝繼承元朝擁有天下,可就在內部出來一個叫帖木兒的人物,改變了一切,帖木兒當初只是給西察合臺大汗打工的,後來權傾朝野,就像王莽竄位一樣 ,想將政體全部改成自己的,變成了帖木兒汗國,但仍承認明朝主子地位,明朝派使臣互通,陳誠出使是最出了名的一項外交。


可到後來一切變了,帖木兒自恃成吉思汗血統為由,搞起了對立,趁太祖朱元璋一死,朱棣奪位之際,以此為藉口拒絕了向大明朝貢。把自己扮演成成吉思汗化身,準備征討周圍各國,也包括大明,帖木兒征服完波斯,又擊敗了剛崛起的奧斯曼帝國,接著印度北部遭殃,俄羅斯金帳汗國也難逃一劫。帖木兒可以說打遍了整個西方,唯獨只剩下大明,正當他攻打大明之際突然病死在訛答剌,但帖木兒前鋒部隊已經抵達到新疆庫爾勒地區,所以新疆那時還是受帖木兒約束的,但只是短暫期。


其實明朝在西面也擁有一部分新疆,比如哈密衛,他是繼承了元朝西面部分領土,也包括哈喇火州地區。而新疆以西地區卻在動盪中,它開始由東察合臺汗國統治,明朝稱為亦力把裡,亦力一詞就是其國都含義,意為現在的伊犁 ,就是今天的伊寧市。這座城市一直是盤踞在西域強大政權的所在地,最早是阿力麻裡,察合臺汗國國都,還是後來準噶爾汗國的首都,這個城市被清朝也視為大後方。

東察合臺沒有統治多久,到明朝中期又分裂了,南面葉爾羌汗國,和吐魯番,北面西蒙古已滲入其中,由於明朝國力衰落,西面只剩下甘肅一帶。明朝沿著長城,西到嘉峪關北到居庸關,東到山海關一線,稱為明朝國界。新疆地區後來因為噶爾丹崛起才漸漸成為了收容在囊中,準噶爾汗國形勢上也算統一了當地各政權,由於窮兵黷武,也招惹了不少麻煩,致使與大清發生了戰爭。


龍文說史


很多人看到明朝的地圖就會得出結論:明朝的新疆不是被一個叫亦力把裡的國家統治著麼?跟明朝一點關係都沒有嘛!前面那句話大體沒錯,明朝時期,新疆地區的確是有一個強大的亦力把裡;但後面這一句就有問題了——這一塊土地,與明朝還是有關係的,而且交情不淺。

亦力把裡這個名字古怪,其它的前身是察合臺汗國。至正七年,察合臺汗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其中東察合臺汗國的中心位於伊犁地區,明朝以音譯,稱之為亦力把裡,其實更合適的名稱應當是“伊犁八里”。“八里”意為“城”,還記得元朝的首都叫什麼嗎?對,“汗八里”。

而亦力把裡在洪武年間就嚮明朝稱藩了,也就是說,在地圖上看似與明朝各自獨立的亦力把裡,其實一度是明朝的藩屬國。永樂年間,朱棣設哈密衛,在西域地區大量冊封蒙古汗為王,所以這一大片土地在明朝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都以明朝為宗主國。當然,這種宗藩關係比不上明朝對朝鮮、越南、琉球那般穩定,但從法律角度來看,其“外藩”的地位卻明白無誤——當然,這僅限於明朝強盛的時期。


隱語


明朝時候的新疆,今天的學術界一般稱之為“東察合臺汗國”,存在於1348-1509年,1389年東察合臺汗國奉明朝為宗主國,明朝在新疆哈密設置行政機構,1509年東察合臺汗國因內亂四分五裂最終滅亡,取而代之的是葉爾羌汗國,隨著葉爾羌汗國的不斷強大,明朝失去了對新疆的控制,1524年明朝關閉了嘉峪關,從此再無聯繫。

自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後,新疆便和中原建立了聯繫,《明會典》裡稱嘉峪關外,統稱為西域。

17世紀準噶爾興起,葉爾羌汗國為抵抗葛爾丹攻擊,1655年向清朝稱臣,1680年葉爾羌汗國依然被葛爾丹所滅。1760年乾隆剿滅葛爾丹,在新疆設行政機構伊犁將軍。以上是明清時期新疆的政治形態。

圖為新疆哈密,建造伊斯蘭風格的七世回王陵墓。

而明朝對西域的態度取決於明太祖朱元璋的制定的政策: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所以明朝對西域地區採取威德兼施,招撫政策,1374年西域撒裡畏兀兒安定王遣使來貢,1387年中亞撒馬兒罕帖木兒來朝,1391年別失八里王黑遣使來朝,在明朝時期,西域與中原有往來的國家有58個。

清朝乾隆平定新疆後,設正一品伊犁將軍,為新疆地區最高軍政長官,圖為伊犁將軍府。

明朝時在民間,活躍在明朝和西域之間一般是從事絲路貿易的世家大族,比如寫亦仙虎家族,常作為西域各國的使臣進貢,周旋於哈密與明朝、吐魯番之間,得到明朝的厚賞與授職,取得合法身份後從事雙邊貿易。


圖文繪歷史


明代時期新疆,對中國來說是處於淪陷狀態,眾所周知西域在西漢時期就是中國一個地區,可以說現在叫“新疆”是不對的,新疆是滿清部族征服這個地區後的稱呼,當然對滿清部族政權來說是新的疆域,對中國來說是自古以來的疆域,談不上新。

中國控制西域是在西漢,公元前60年,西域都護府的設置。

公元前60年,駐紮西域的日逐王賢撣降漢,天山南北諸地均歸漢朝中央政府統屬。

西域都護府的建立,標誌著西域諸地自此成為我們統一多民族偉大祖國的組成部分(中國自古以來是多民族而不是自古以來都是56個民族)。漢朝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加強了西域同中原地區的關係。


明代時期西域(新疆)對與中國來說是蠻荒無任何價值的地方,自從絲綢之路從路上轉移到海上,

在去控制西域地區不會收到好處,還會加重百姓負擔,得不償失。


說了西域在明代是什麼狀態,在說一下滿清部族統治時期西域的狀態,錢穆老師的看法:




漢心永存


明朝統治(1368年―1644年)時期的新疆還不叫新疆,這片土地被(東)察合臺汗國與葉爾羌汗國所統治,明朝的勢力範圍只在嘉峪關一帶徘徊,內地與新疆呈現出相對隔離的狀態。

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1225年成吉思汗分封諸子,察合臺得到了從畏兀兒地到河中的土地,即察合臺汗國。由於汗國內部發生激烈的爭鬥,故在1348年分裂為東西兩部分,東察合臺汗國由成吉思汗的後裔禿黑魯帖木兒所統治。自禿黑魯帖木兒汗開始,東察合臺汗國一隻試圖進攻河中地區,重新將故土統一。但這種努力最後仍以失敗告終,西部汗國後來被帖木兒帝國取代。

經過了幾代人的波折,東察合臺汗國的阿黑麻汗之子薩義德汗,在1514年又於葉爾羌開創了葉爾羌汗國,其疆域最大時包括吐魯番、哈密、塔里木盆地。

在歷史上,明朝曾與東察合臺汗國競爭過哈密等地的歸屬權,但最後卻以失敗告終。根據歷史記載,明朝於洪武、永樂年間,先後在嘉峪關外設安定、阿端、曲先、罕東、沙州、赤斤蒙古、哈密七衛,試圖經營西域邊陲,成化時又增設罕東左位以“捍蔽西戎”。可是好景不長,到了嘉靖年間,明朝在嘉峪關外已無任何衛所。

明朝只能加強邊境防禦,並且通過通貢的方式,在經濟上給對方好處,避免東察哈臺汗國的東進。等到葉爾羌汗國取代東察合臺汗國後,整個新疆的疆域仍然被其接管,嘉峪關仍然是其與明朝的邊界。

總而言之,在明朝時期,新疆與內地基本處於隔離的狀態,除了邊界的貢市行為外,很少有直接的接觸。


HuiNanHistory


新疆,古稱西域,清朝收復之後,清政府正式在新疆設省,並取“故土新歸”之意,改稱西域為“新疆”。



西域早在漢朝就是我們的疆土了,並且有了很深的控制,設立了西域都護進行管理。後世的國家不是國力不足,就是內憂外患,對西域的管控一直若即若離。一直到清朝才完全收復,並列入國家管控。明朝管理的新疆是在元朝滅亡之後,管轄東疆的元朝肅王兀納失裡投降明得來的,明朝封其為忠順王,在此地建設哈密衛。但這也這是一部分,新疆的西部仍在察合臺汗國的掌控之中。經過一段時間的征伐後,新疆西部屬於葉爾羌汗國,中北部屬於吐魯番,北部屬於韃靼汗國,東南部屬於韃靼土默特部。




明朝一看新疆亂成了這樣,軍隊鎮壓也鎮壓不住,索性採取防禦姿態,只要你不犯我,我就不犯你。並且封他們各部為王,賜印信。各國部落一看這個老大哥不來摻和一腳,當然欣然接受這個明面上的老大了。所以明朝時期其實已經失去了對新疆掌控,新疆已經獨立於明朝政權之外了。直到清朝左宗棠收復新疆,才牢牢掌握在政府手裡!


饕餮5177v


元朝滅亡時,鎮守東疆的元朝肅王投降了明朝。明朝在此建哈密衛。而新疆其它地方還在蒙古察合臺汗國治下。察合臺汗國裡面比較亂,不斷分裂又不斷融合。中間還出了個帖木兒汗國,勢力挺大,曾經想東征明朝。臨行前帖木兒死了,汗國就分裂了。明朝的勢力甚而退出哈密,止於甘肅。伊斯蘭教在這過程中深入南疆。經過一通混亂後,漠西蒙古信仰喇嘛教的的準格爾部插手新疆,控制了這裡。最後準格爾被清朝所滅。這時已是乾隆朝,故土新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