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恐必讀:艾滋病恐懼症患者恐艾並非都是高危行為

來到成都市恐艾中心的恐友,有一部分是發生過高危行為的恐友,有一部分是沒有發生高危行為的恐友,如果說發生高危行為的恐友有恐懼還是可以理解的話,那麼為什麼沒有發生高危行為的恐友也會恐懼呢?很多看似生活中平常的生活事件,平常的行為方式都會引起他們的焦慮害怕呢?

脫恐必讀:艾滋病恐懼症患者恐艾並非都是高危行為

明知並未發生高危行為,但止不住的焦慮擔心害怕

在和恐友的日常溝通交流中會發現不少人會因為一次偶然的性行為而開始出現擔心,焦慮,繼而在網絡的搜尋中出現恐懼。在瞭解學習了艾滋病知識之後,還是無法從恐懼中擺脫出來。有人帶了套的,會擔心安全套是否脫離,是否破裂;有人安全套完整的,又會擔心過程中,手是否接觸體液;接吻的又感覺自己有口腔炎症、出血潰瘍等等,總之找到各種理由似乎要證明對方不確定的艾滋病病毒總會通過各種途徑進入到自己體內。還有很多恐友經過檢測陰性還是不放心,不停地在網上詢問,但是結果就是越問越恐懼。

脫恐必讀:艾滋病恐懼症患者恐艾並非都是高危行為

缺少專業指導,反覆問詢,糾結於自己的行為

對於這一類恐友,內心深處常常是此類性行為背後暗含的某些想法,為什麼在與配偶、女友發生性關係的時候,我們幾乎看不到有恐懼焦慮的情緒出現呢?為什麼恐友常常都會是在會所、約炮、婚外情的時候開始出現的恐懼呢?因為在這一類的關係當中,雙方是缺乏瞭解和信任的,而從事性工作者的人群因為會頻繁的與各種人發生性關係,得病的幾率更大。現代社會對於這類的交友形式和性關係更開放和簡便,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在這樣的關係中,雙方是缺乏基本的瞭解和信任,之後的焦慮擔心和恐懼也是非常容易出現的。

脫恐必讀:艾滋病恐懼症患者恐艾並非都是高危行為

減少和非固定性伴侶的性關係,堅持使用安全套

不少恐友都在網上學習了艾滋病的相關知識,對於如何感染,感染方式都很清楚,有的甚至還學習了更為專業的知識,但是最為重要的關於艾滋病的預防知識,卻不太重視,減少和非固定性伴侶的性關係,堅持使用安全套尤為重要,國際上提出的預防艾滋病的ABC方法即A(abstinence)-節慾、B(be faithful)-忠誠性伴侶、C(condom)-安全套,是有效預防艾滋病的手段。

成都市恐艾干預中心郭老師在這裡提示,儘管現代社會對於婚前、婚外性行為、約炮、一夜情等性行為已經變得更加寬容,沒有了更多的道德評判和譴責,但是作為個體來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德觀念,有自身的成長經歷和價值標準,有個人的人格特質,如果個體做出了是與自身的道德觀價值觀不符的行為,就會產生強烈的內疚感和羞恥感,這樣的感受加之不準確的艾滋病知識,就會產生焦慮和恐懼,更難於消除,個性特質中本來就易焦慮的人,會因此而陷入無法擺脫的恐懼中,因為軀體的疾病是容易檢查和治療的,但內心的掙扎與愧疚,內心的焦慮和恐懼卻不容易被察覺和意識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