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憫農》的詩人和鑿壁偷光的匡衡後來怎麼樣了?我們都被騙了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寫《憫農》的詩人和鑿壁偷光的匡衡後來怎麼樣了?我們都被騙了

這首詩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那麼寫這首詩的詩人李紳歷史上是個怎樣的人呢?

據史書記載,李紳在為官之後生活奢靡,大肆揮霍,一餐就得花費幾百甚至上千貫的錢財。他還喜歡吃雞舌頭,每餐一盤,耗費活雞三百多隻,院後宰殺的雞堆積如山,完全沒有“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節約和簡樸的意識,跟他寫的詩完全背道而馳。與李紳同一時代的韓愈、賈島、劉禹錫、李賀等人,無不對其嗤之以鼻。

寫《憫農》的詩人和鑿壁偷光的匡衡後來怎麼樣了?我們都被騙了

如果只是生活奢侈,倒無可指摘,但他發跡後愛耍權威、無情無義就是人品低劣了。《云溪友議》中記載,李紳發跡之前,經常到一個叫李元將的人家中作客,每次見到李元將都稱呼“叔叔”。李紳發跡之後,李元將因為要巴結他,主動降低輩分,稱自己為“弟”、為“侄”,李紳都不高興,直到李元將稱自己為“孫子”,李紳才勉強接受。

寫《憫農》的詩人和鑿壁偷光的匡衡後來怎麼樣了?我們都被騙了

還有一個姓崔的巡官,與李紳有同科進士之誼,有一次特地來拜訪他,剛在旅館住下,家僕與一個市民發生爭鬥。得知是宣州館驛崔巡官的僕人,李紳竟將那僕人和市民都處以極刑,並下令把崔巡官抓來,說:“過去我曾認識你,既然來到這裡,為何不來相見?”崔巡官連忙叩頭謝罪,可李紳還是把他綁起來,打了20杖。

寫《憫農》的詩人和鑿壁偷光的匡衡後來怎麼樣了?我們都被騙了

崔巡官被送到秣陵時,嚇得面如死灰,甚至不敢大哭一聲。當時人們議論紛紛:“李紳的族叔反過來做了他的孫子,李紳的友人成了被他流放的囚犯。” 由於李紳為官酷暴,當地百姓常常擔驚受怕,很多人甚至渡過長江、淮河外出逃難,下屬向他報告:“本地百姓逃走了不少。”李紳道:“你見過用手捧麥子嗎?飽滿的顆粒總是在下面,那些秕糠隨風而去,這事不必報來。”

寫《憫農》的詩人和鑿壁偷光的匡衡後來怎麼樣了?我們都被騙了

還有鑿壁偷光的匡衡,這個成語典故經常用來激勵人們奮發圖強,在逆境中才能更好的成長。可是大家知道做上了官之後的匡衡結局如何嗎?

寫《憫農》的詩人和鑿壁偷光的匡衡後來怎麼樣了?我們都被騙了

由於勤奮學習,他對《詩》的理解十分獨特透徹,根據漢朝規定,博士弟子掌握“六經”中的一經,即可通過考試獲得官職,考試得甲科者,可為郎中,得乙科者為太子舍人,得丙科者只能補文學掌故。匡衡九次考試,才中了丙科,被補為太原郡的文學卒史。但匡衡對《詩經》理解之深,已為當時經學家們所推重,當時身為太子的元帝也對其深有好感。

寫《憫農》的詩人和鑿壁偷光的匡衡後來怎麼樣了?我們都被騙了

但是為官後的匡衡在仕途上也頗為不順,公元前36年,丞相韋玄成去世,匡衡被封為丞相、安樂侯。任職期間,匡衡非常努力,是元帝得力幫手。但元帝后期朝政比較混亂,宦官石顯趁機結黨營私,擾亂朝綱。匡衡在成帝繼位後彈劾石顯,石顯及其黨羽被掃清。

寫《憫農》的詩人和鑿壁偷光的匡衡後來怎麼樣了?我們都被騙了

按說這時候的匡衡應該走向仕途巔峰了,但是元帝封他為安樂侯,本來封地只有三十一萬畝,但是版圖出錯有了四萬多畝,但是匡衡沒有上報。後來被人檢舉揭發,被貶為庶民,沒幾年幾病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