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0億!醫療器械領域久違的大手筆收購

(本文來源:賽柏藍器械綜合整理)醫療器械領域久違的大手筆收購。

沒有被史賽克收購的波科,要斥資42.4億美元(摺合人民幣294億元)收購英國的一家公司,再次加強其介入醫械領域。

近300億!醫療器械領域久違的大手筆收購

42.4億美元,波科又收購

據路透中文網,美國醫療器材商波士頓科學(Boston Scientific)表示,已同意斥資約42.4億美元現金收購英國BTG Plc,從而得以進一步提升在介入醫學上的能力。

據瞭解,BTG成立於1991年,總部位於英國倫敦,是一家國際化的醫療設備製造商及製藥公司,致力於開發商業化的重症監護、腫瘤、神經及其它疾病相關的醫療產品。BTG最大的生產部門主要負責生產腫瘤學及血管疾病相關醫療設備。該公司的另一專長是開發用於治療用藥過量和對抗響尾蛇咬傷的藥物。但近年來,該公司已將其重點轉向介入醫療領域,主要開發用於藥物輸送的醫療產品。

波士頓科學表示看好BTG近年來在介入醫療領域的快速增長,並稱此次收購可以使BTG的介入醫療產品組合作為其類別領導戰略的延伸,以增強他們在癌症和肺栓塞等未滿足需求的重要領域的能力。去年,研究人員啟動了BTG微珠的首次臨床試驗,該微珠含有靶向抗癌藥物,可用於治療原發性肝癌及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

此次交易將以現金及債務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預計將於2019年上半年完成。

波科,差點被史賽克收購

今年6月份,《華爾街日報》曾報道,史賽克(Stryker)已向波士頓科學(Boston Scientific)發出收購要約,而關於波科是否願意接受史賽克的收購尚不清楚。史賽克和波科的代表也均拒絕對該報道發表評論。

如果史塞克收購波科成真,單從營收規模上看,不出意外的話,新合體會成為全球第三大醫療器械公司。

上一個財年,史賽克實現總營收124.44億美元,同比上漲9.9%。波科實現總營收90.48億美元,同比上漲近8%。將兩家公司的營收數據簡單相加後,合併營收近215億美元,超過了GE、西門子、飛利浦,也超過了雅培、丹納赫,僅次於美敦力297.1億美元和強生265.92億美元的醫療器械業務收入。

兩者的合體將是2018年內最大的醫療器械合併案之一。

不過,隨後史賽克(Stryker)發表聲明,稱它並沒有在與波士頓科學(Boston Scientific)商討潛在收購事宜。

增速放緩,美械企尋求擴大規模

一個既有事實,美國醫療器械行業增速放緩,且增長難度比以往更大。面對行業和監管變化、醫療成本降低需求、以及來自投資者的壓力,大公司紛紛尋求擴大規模和實現產品多樣化以削減重疊的成本。這也能從波科近來的表現反映出來。

今年4月,外媒報道稱波士頓科學公司正在斥資2.75億美元收購nVision Medical公司。

nVision Medical是一家早期階段的醫療設備公司,其產品和技術主要是面向女性健康領域。值得注意的是,nVision Medical是全球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獲FDA批准用於從卵巢癌早期篩查的輸卵管細胞採集開發商。

根據收購條款,波士頓科學公司將支付1.5億美元的現金,另外1.25億美元將在未來四年當nVision Medical達到一些里程碑時再進行支付。

上個月,波科宣佈完成對 Augmenix 私有企業的收購。

Augmenix 開發並商業化了 SpaceOAR 水凝膠系統,旨在減少常見的前列腺癌放療的副作用:將可降解的 SpaceOAR 水凝膠注射到直腸和前列腺之間,以減少直腸接受的輻射,進而減少直腸損傷 -- 這也是最常見的前列腺放療併發症之一。(美通社,2018年10月22日美國馬薩諸塞州馬爾伯勒)

在此之前,波科在2018年9月6日宣佈了以5億美元預付現金,及在完成指定銷售里程碑後支付不超過1億美元的付款協議收購 Augmenix。

介入醫療大發展,國內企業也登上世界舞臺

就波科的產品結構而言,分為心血管介入與外周業務、心臟節律管理業務、醫療外科手術業務三大塊。其中,心血管介入與外周業務在2017財年實現營收35億美元,心臟節律管理業務營收21.73億美元,醫療手術業務營收33.77億美元。

在心血管領域,波科以超過50多億美元的年總營收,位居全球第三強,僅次於美敦力和雅培。其外科手術業務構成中,內窺鏡介入產品則是最大頭,2017財年營收16.19億美元,泌尿與盆底健康產品營收11.24億美元,神經調節產品營收6.35億美元。

如今,作為全球醫療器械20強的波科再次加強其介入醫學,足見這一領域的前景。

不僅市場上,技術層面也比較重視介入醫學技術。

今年8月份,世界頂級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全文刊登了中國械企自主研發的Firehawk(火鷹)冠脈洗脫支架系統在歐洲大規模臨床試驗(TARGET AC)的研究結果,該研究破解了困擾世界心血管介入領域10多年的重大難題。

這是《柳葉刀》自1823年創刊以來,首次出現中國醫療器械的身影。而我國介入醫學已形成多學科融合的“大介入”發展格局。

6月份召開的2018中國醫師協會介入醫師分會年會上,中國醫師協會介入醫師分會會長、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院長滕皋軍表示,近年來,全國各地介入技術開展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除了傳統的介入科外,消化內鏡、神經、急診、超聲等多學科、多類別、多領域介入技術發展迅猛,為廣大患者帶來了一系列先進的介入微創治療新方法。

江蘇省人民醫院施海彬教授介紹說,目前介入治療已經在腫瘤、外周血管、大血管、消化道疾病、神經系統、非血管等數百種疾病的診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介入治療範圍可以說是“從頭到腳”,並且已經成為部分疾病治療的首選方案。

(本文綜合動脈網、美通社、經濟日報、新華社相關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