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的資產超過GDP,全球第二例!經濟週期的拐點要到來?

日本央行為什麼能有這麼多資產?

日本央行是目前資產超本國GDP總量的第二家央行,另一家為瑞士央行。不過日本央行持有這麼多資產,卻並不是什麼值得炫耀的事,而更多的還是無奈之舉。為什麼呢?

我們知道,日本的GDP在20多年前就已經上了5萬億美元,而20多年後仍然只有4.8萬億美元,這說明其經濟在這20多年裡幾乎沒有增長,甚至還有所倒退。作為一國央行,自然對提振本國經濟有重要責任,而日本央行採取的措施就是,降低利率,同時大力發行貨幣。

目前日本央行公佈的基準利率為-0.1%,是世界為數不多仍然保持負利率的國家。除此之外,日本每月還會發行大量貨幣。當然,即使作為央行,發行貨幣也需要找一個理由,日本央行的理由就是發行貨幣用來購買債券,每月的購債規模達80萬億日元。

從目前來看,日本央行發行貨幣似乎已經發上癮,停不下來了。而這些通過發行貨幣購買來的債券,自然就成了日本央行的資產。日本央行希望通過低利率和大規模貨幣增發,來推高本國通脹水平,刺激經濟增長。

日本央行的資產超過GDP,全球第二例!經濟週期的拐點要到來?

可以看出,日本央行之所以會持有這麼多資產,其反映的是日本的經濟增長不力。而對於一個經濟形勢較好的國家來說,並不傾向於持有太多資產。比如美聯儲在美國經濟向好之後,就開始縮減資產了。那麼,對於目前經濟仍處在高速增長的中國,央行又持有多少資產呢?

我國央行的總資產及其構成情況

根據我國央行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0月,央行的總資產為35.8萬億元人民幣,較9月份減少了8000億元左右,以當前匯率摺合成美元相當於5.16萬億美元左右。雖說總資產比日本央行要多,但央行資產佔我國全年GDP總量僅43%左右,遠低於日本。下面是中國央行的資產構成情況。

日本央行的資產超過GDP,全球第二例!經濟週期的拐點要到來?

首先,我國央行持有的最多的資產為外匯資產,達到了21.3萬億元,佔央行總資產的59.5%,這一部分資產構成了央行的外匯儲備。

其次,佔央行總資產第二大的資產為對存款性公司的債權,為10.2萬億元,佔28.5%,這裡的存款性公司主要就是銀行了。

再次,央行的第三大資產為除了國外資產、對政府債權、對存款性公司和金融公司及非金融性部門債權之外的其他資產,為1.68萬億元,佔比4.7%。

最後,央行對政府的債權為央行的第四大資產,為1.5萬億元左右,佔比4.2%。

以上的四類資產佔到了央行總資產的96.9%。可以看出,我國央行的資產中外匯儲備資產和對銀行的債權佔據絕大部分,而對政府的債權則佔比很小。


到今年四季度,錢越來越難賺了

近日,據國家統計局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5211.8億元,同比增長13.6%(按可比口徑計算,考慮統計制度規定的口徑調整、統計執法增強、剔除重複數據、企業改革剝離等因素影響,)增速比1-9月份放緩1.1個百分點。

看起來工業企業利潤增速比1到9月份是放緩的,但今年來整體上利潤同比是兩位數增長的。很大程度上說明,今年不同月份工業企業利潤增長是差異的。

日本央行的資產超過GDP,全球第二例!經濟週期的拐點要到來?

需要注意的是,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480.2億元,同比增長3.6%,增速比9月份放緩0.5個百分點,創下今年3月以來新低(官方的解讀是:主要受工業品出廠價格漲幅回落、上年利潤基數偏高等因素影響,工業利潤增速比9月份有所減緩)。

要知道今年4月份這一數字是21.9%,之後連月回落,直至到最新統計的10月份3.6%。那麼一道送分題來了,從年初到現在,你感覺賺錢的難度在提高還是在降低?

從企業類型來看,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0.6%;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增長9.3%。兩者之間的差距,只能感慨一句。

從宏觀經濟層面上來分析,今年受環保及去產能等影響,此前上游原材料行業價格出現漲幅(最近這段時間價格有所回落,這也是解釋10月份工業利潤回落的因素之一),帶動相關企業的利潤,而上游原材料價格的上漲,給中下游生產製造企業帶來成本壓力(多數是私企),這種成本壓力要麼是削弱利潤,要麼最終轉嫁到終端消費市場,從市場消費行情上來看,後者的難度較大。

日本央行的資產超過GDP,全球第二例!經濟週期的拐點要到來?

從1-10月份工業大類行業利潤總額同比角度來看,拿下“利潤之王”寶座的是: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其增長3.7倍。厲害厲害,但最近國際油價漲幅大幅回落,這會不會衝擊到該行業的利潤?

專用設備製造業增長21.1%,這代表著先進製造業的生產,兩位數的增長是值得表揚的。而賺錢能力不是很樂觀的是(利潤同比增長):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20.1%,汽車製造業下降5.4%。

最後,雖然當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顯現,但一些有利的政策正在持續向實體經濟輸送,比如財政政策給實體經濟企業減稅降費,很大程度上為企業帶來稅費紅利,也相當於一種增加利潤。央行著手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給企業提供資金支持。相信隨著國內經濟經過短時間的降溫後,前景是一片光明的。


部分企業經營困難

近日,高層開會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當前經濟工作。會議認為:“前三季度,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繼續保持在合理區間”。

從這方面來講,對於當前經濟的發展是比較認可的,畢竟我國經濟體量擺在那,6.5%的經濟增速雖然無法跟過去經濟增速相比較,但是拿在世界經濟範圍內,這個成績依然是世界前列。

日本央行的資產超過GDP,全球第二例!經濟週期的拐點要到來?

會議指出,“當前經濟運行穩中有變,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部分企業經營困難較多,長期積累的風險隱患有所暴露。對此要高度重視,增強預見性,及時採取對策”。

眾所周知,當前我國經濟外部環境發生變化,全球貿易摩擦加劇,美聯儲持續加息帶來的經濟影響,國際經濟競爭關係錯綜複雜,都多多少少的對我國經濟有所影響。同時,我國經濟正處於經濟調結構轉型升級的陣痛期,在人口紅利遞減、加槓桿空間減小等客觀背景下,對短期經濟發展有所制約,經濟產業中需要新動能來增加活力,目前新經濟新產業正在萌芽中,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

需要指出的是:部分企業經營困難,長期積累的風險有所暴露。這樣的經濟問題我們已經意識到,並且已經著手解決,只要能意識到問題,並尋找方法方式下決心去解決落實,那麼我們要抱著堅定的信念及信心去迎接。

多說幾句,在解決經濟問題的過程中,時間跨度上是不確定的,正如我們去到達成功的彼岸,路途或充滿荊棘,但終點是美好的,我們要做的是,做好迎接困難的準備。

會議強調:“要切實辦好自己的事情,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有效應對外部經濟環境變化,確保經濟平穩運行”。

日本央行的資產超過GDP,全球第二例!經濟週期的拐點要到來?

大家關心的貨幣政策沒有發生變化,依然是穩健的貨幣政策,對於“貨幣大放水”不要有幻想。積極的財政政策依然是託底當前經濟的重要手段,包括給市場企業減稅降費,一些合理的基礎建設項目上馬等。另外,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六穩”還是經濟工作的重點。

深秋的天氣,有點寒冷凌冽,目前環境下要做好過冬的準備。春天一定會來,至於什麼時候會來,沒有人知道。

有時候,保持合理的現金流,減少不必要的負債,顯得很重要。立足於國內經濟,防患於未然,相信國內經濟一定能再次迸發活力。


經濟週期的拐點要到來?

08年金融危機引發的全球經濟大衰退,至今已經十年有餘,而這十年,也是經濟從衰退到復甦的過程,後金融危機時代,經濟發展讓人沉浸在經濟增長的過程中,但時光荏苒,當前全球經濟已經出現轉變,先是由一些經濟韌性不足(抗經濟風險弱)的新興市場國家出現經濟低迷,甚至是衰退,接著一些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出現下行壓力,而最近,韓國作為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長出現下行壓力。

具體來說: 韓國央行近日公佈的初值數據顯示,韓國三季度GDP同比增速為2%,較二季度的2.8%大幅回落,這一同比增速是2009年三季度以來最低。企業投資與建築投資低迷是拖累韓國經濟增長的主因。

另外,從歐元區那邊的經濟角度來看,具有經濟風向標的製造業PMI指數顯示:歐元區10月製造業PMI初值 52.1,不及市場預期,創26個月新低。在歐元區有經濟“火車頭”的德國,德國10月製造業PMI初值 52.3,同樣不及預期,創29個月新低。

從數據中可以看出,歐元區經濟增長預期不容樂觀。值得思考的是,當經濟下行壓力明顯的時候,很容易引起貨幣匯率貶值,而在全球一體化中,資本會用腳來選擇經濟發展向好的國家,這種情況往往間接造成美元的升值,美元的升值又對一些經濟基本面不理想的國家造成衝擊,而這種衝擊,往往進一步給這些國家帶來經濟下行壓力。

這相當於一個資本副作用衝擊路徑強化。那麼最大的獲利者將是美國經濟?貌似是美國經濟在褥其他國家經濟的羊毛?短期可能會是這樣,但長期來看也不盡然,當美元持續升值後,對美國企業的借貸成本增高,往往也會衝擊到美國的經濟,那麼,到時候美國經濟或將遇到很大程度上的風險考驗,至於這個時間段有多久,不好說,國際上部分經濟大師預測在未來的一兩年。

日本央行的資產超過GDP,全球第二例!經濟週期的拐點要到來?

迴歸到我國經濟,當前國內經濟短期確實面臨著下行壓力,經濟增速有所回落,但三季度6.5%的經濟增速依然排在全球經濟體的前列,而且,我國經濟韌性較足,擁有很多優勢,比如人口眾多,市場廣闊,製造業工業鏈完善,制度優勢等等。

這些優勢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抵禦來自外部的風險影響。只要我們立足於國內經濟,完善過去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不充分問題,持續力度的挖掘市場潛力,防患於未然,那麼短期經濟的調整,將給長期經濟持續增長打下地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