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国子监是什么样的机构?

T雀儿章1


明朝建国定号后,作为一个新朝的专制统治帝王,单单拥有一个国家形式而没有一支庞大的官僚队伍是不足以支撑皇权的稳固,而打造一支庞大的官僚队伍,这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朱元璋源于义军队伍,在一统天下后,手下最不缺乏的就是精兵猛将,但如果是要让他安排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大小官僚,这就让朱元璋头疼了。


从部院到省州县,官僚队伍至少有十万人左右的缺口,去哪里找到既有行政能力而且还能牢牢受他掌控的大批文人呢? 愁眉苦脸的朱元璋试图在史书中寻找难题的答案,但得到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朱元璋气的扔下了史书,下定决心咱自己来创造人才,于是历史上著名的——大明国子监便产生了。

朱皇帝那么自信的君王,他下定决心要搞的事情,吏部势必要高规格高效率的去执行。从明初国子监的教员到学生那都是各地千挑万选的人才,不惜一切代价旨在打造新朝的精英官僚教育。其中民生所占的比例最多,来源于各地方保送到府、州、县的生员,其官僚教育的培训方法也堪称残酷。


在学习的知识内容方面,朱元璋亲自选定教材,在四书五经和《大明律》的基础上加上了自己所写的《大浩》,并对那些古代圣贤亵渎君主权威的地方进行了大范围删改,并给学生布置繁重的背写作业,完不成的人总免不了一顿毒打。

都知道朱元璋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对官员的监视手段,这源于他手下有着一支恐怖的锦衣卫。对于国子监里的这群学生他也进行着监视,不过这次不是借助锦衣卫来实行监控了。

管制国子监的一举一动本无可厚非,但是连同性同学之间的交流都要被限制,甚至不让学生对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吐槽,包括学生对食堂饭菜好不好吃都不能评判这就有点过分了。违反的人轻则杖刑,重则发配边疆或被逼死,这就把人才培养成为了毫无思想且绝对服从的行尸走肉,而这恰恰是朱元璋心中最理想的人才培养状态。


学生们在这样压抑的学习环境下,心中少不了积怨,于是便有监生提出了抗议,其下场也可想而知,最终反而成为了朱元璋杀一儆百的教育案例。 虽然明初的国子监统治管理异常残酷,学生们对统治者是又敬又怕又怨,但是相对来讲他们后来的待遇还是不错的,由于开国之初官吏紧缺,国子监的高材生们大都补充进了明朝官僚体系,成为新巩固政权的中坚力量。

总的来讲,国子监就是类似于科举制一样,为帝国培养官僚队伍的地方,是维系皇权统治的一种手段。

参考文献:《明史》、《大明礼令》


纳兰谈史


国子监在明朝既是国家最高学府称国学,又是主管国学政令的机构。

国子监设正官祭酒一人,从四品;司业一人,正六品。首领官典簿厅典簿一人,从八品。属官,绳愆厅监丞二人(后革一人),从八品;博士厅《五经》博士五人,从八品;率性、修德、诚心、正义、崇志、广业六堂助教十五人(后革三人),从八品,学正十一人(后革四人),正九品,学录七人(后革三人),从九品;典籍厅典籍一人,从九品;掌馔厅掌馔二人(后革一人),未入流。


《周礼·师氏》:“以三德教国子。”郑玄注:“国子,公卿大夫之子弟。”晋武帝司马炎据此语立国子学。自此以后,或称国学,或称太学,隶属太常。北齐始立专署以司其事,称国子寺。唐朝改称国子监,下辖六学,曰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宋元时期六学渐加合并,以至仅存国子学。元朝国子监主管国学政令,国子学是为最高学府。明朝国子监最重要的特点是具备了前朝监、学的双重性质。

早在至正二十五年(1365),明太祖就以元朝故集庆路儒学为国子学。吴元年(1367)定为正四品衙门,设祭酒、司业、博士、典簿、助教、学正、学录、典膳等官。以后改典膳为掌馔。洪武八年(1376年)又置中都国子学。洪武十五年(1382)改国子学、中都国子学为国子监、中都国子监,俱为从四品衙门。

洪武二十四年(1391)定国子监官员品秩、员额,俱如前文。洪武二十六年(1393)革中都国子监。永乐元年(1403)又置国子监于北京。两京格局形成后,在京师的称国子监,习惯上称北监,原在南京的称南京国子监,习惯上称南监。


邓海春


《明史·选举志》说:“学校有二,曰国学,曰府州县学”。这里的国学指的就是国子监。国子监的前身是国子学,是明朝培养官僚的重要机构。通俗的说,国子监相当于国立大学,是明朝最高级的学府。

国子监设有祭酒、博士、典簿、助教、学正、学录等官职,其中祭酒是正官,负责国子监的一切事物。祭酒和其他同僚,是长官与属僚的关系,但是,祭酒并没有聘任教员的权力,所有的教员都由吏部委派。

既然是学校,自然就有学生。国子监的学生称为监生,来源有两类,一类是官生,一类是民生。官生是由皇帝特恩,指派分配的,民生由各地地方官保送的。其中官生又可分为两等,一等是品官子弟,一等是土司子弟和海外学生(相当于留学生)。民生也可分成两类,分别是贡监和举监。根据惯例,地方官有向朝廷贡“士”的义务,贡监则来自地方的举荐。举监是举人入监的意思,洪武初年朝廷选拔年少举人入国子监读书。

监生入学后,还必须再经过一次编级考试,然后分级肄业。在功课方面,监生除了要读四书五经外,还要读《御制大诰》、《大明律令》等书。其中最重要的是《御制大诰》。《大诰》是明太祖自己撰写的,主要是列举他所杀之人的罪状,以警戒人民,让人民安分守己、纳租服役等训话。

为了培养监生服从朝廷的性格,国子监绝对禁止监生批评时政和结社。一经发现,将予以严惩。对待国子监的教官,朝廷也是严刑约束,稍有逾矩,便可能遭来杀身之祸。据统计,明太祖时期三十多年的历任祭酒,只有一个善终在任上,其他的不是得罪,便是被杀。因此,国子监可以说既是学校,也是监狱、刑场。其目的在于培养绝对服从、奴性的官僚。


与书居


国子监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以及最高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类似于现代顶级大学和教育部的结合。

国子监招纳全国各地的学生前来学习深造,更吸纳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交流学习。

明朝的国子监延续前朝的功能,初时为国子学,后更名为国子监。当时定都南京,建校舍于鸡鸣山下。后因朱棣迁都北京,建北京国子监,后称京师国子监。

所以明朝出现了南北两座国子监,相比较南京国子监比较兴盛,顶峰时学员接近万人,周边各国都派员前来学习交流。

直至正德帝之后,明朝国子监才日渐衰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