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封在各地的王爷和当地的官员是什么关系?

明月95884


说明朝藩王,我们可以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说起。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了避免中央权力被封王架空,取消了“封王制度”。其实,秦朝的灭亡,就是因为秦始皇没有封王,导致众多儿子没有任何权力,眼睁睁看着胡亥被赵高利用杀害自己的兄弟姐妹。汉朝建立以后,又吸取了秦朝的教训,设置了藩王。但是汉景帝时,各地的藩王权力过大,威胁中央集权。汉景帝在晁错的建议下削藩,导致“七王之乱”好在中央实力雄厚藩王叛乱很快平息,最终各地的藩王实力被削弱,没有了政治和兵权,可以说是形同虚设。汉朝灭亡以后,进入三国时期,各国虽有设藩王,但藩王的实力被严重削弱。尤其是魏国,封王没有任何权利,政治和兵权完全被剥夺,导致司马炎篡位,曹氏家族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天下被篡夺。

晋武帝司马炎建立晋朝以后,又吸取了前朝的教训,设置了众多的藩王,结果又出现了“八王之乱”。晋朝以后,中国进入大分裂时代,隋文帝统一以后,他的五个儿子都被封王。比如长子杨勇是陵王,次子杨广为晋王,三子杨俊为秦王,四子杨秀为蜀王,五子杨谅为汉王。杨广杀兄弑父以后,几个兄弟不满反叛,都被杨广镇压。不过,也因此没有了藩王的帮助,导致各地起义很快将其推翻。唐朝也设有“藩王”比如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唐朝虽有封王,但是没有封国。没有封国和军权也就是没有实权,最后唐朝的权力落入藩镇之手。唐朝以后,中国又进入大分裂时代。宋朝统一中国以后,制度和唐朝差不多,有封王但是没有封国,且不世袭,没有实权,只是一个徒有虚名的爵位。


最后是明朝,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建立了“明朝藩王制度”。他给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从孙都封了王,且给予了他们很多权力,这个和汉朝建立之初差不多。纵观刘邦和朱元璋,我发觉他们有很多共同点,比如杀功臣和建立封王制度等,都极其的相似。明初的藩王虽然受中央直接管辖,定期到京城朝贡,但是藩王们有自己的封地,且权力很大。当地的官员是管不了封王的,除非巡抚在发现问题上报中央,且地方官员不能插手封国的政治,只有皇帝才有权过问。就拿燕王朱棣来说,他的都城在北京,且镇守辽东。因为靠近北方,北方少数民族又多,所以他必须养军队,抵抗北方少数民族。所以,地方的封王拥有封国,且有一套完整的政治体系,明朝的封王和地方小朝廷差不多,其实力绝对可以与中央抗衡。


其实,藩王制度有利有弊,总的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好处。朱元璋开始以“尊王攘夷”的思想,巩固中央集权。其实,他的出发点是好的,封王可以抵御北方的少数民族,减少外族对中央政权的威胁,但是他没有考虑藩王过大也会威胁中央集权。估计,受到蒙古入侵的前车之鉴,所以没有考虑这么多。朱元璋一心想防守外族,却没有防家贼,所以孙子建文帝继位以后,各地的藩王权力过大,建文帝决定削藩。由于朱棣靠近北方,忧患意识强,所以军队的战斗力也很强大。加上朱元璋在世的时候杀了很多文臣武将,导致建文帝都没有文臣武将可用,最后导致朱棣反叛成功。朱棣称帝以后,虽然没有“废藩”,但是各地藩王的军事权力被剥夺,中央直接派官员去管理地方军政。不过藩王府内部的公署和官员配备没有改变,藩王对内府署官有自治权,他们可以依法律制定自己的制度,地方官府并不能干涉内部事务。毕竟,朱棣也是一个藩王,如果说称帝废除藩王也说不过去,所以只能改革藩王制度,剥夺他们的军权,把他们的权力削弱,直到无法威胁中央集权为止。


谋士说


明隆庆五年(1571),第八代楚王朱英𤈷薨逝,留有遗腹双胞胎朱华奎﹑朱华壁。万历八年(1580),朱华奎袭楚王爵位,即楚定王;朱华壁受封为宣化王。但楚王的身份却渐渐遭到质疑。万历三十一年,楚王府辅国中尉朱华赿因得罪楚王而遭训斥,遂联合同宗状告华奎、华壁兄弟二人非楚恭王子嗣,由此引发旷日持久的楚宗之争。时任湖广巡抚赵可怀在这件案件中,被楚王宗室其中一人“发愤突起,以手械击可怀,立毙。”一省之巡抚就这样背楚王宗室打死,堪称一大冤案。

龙泉山楚王陵墓

由上述也可以看出,藩王与地方官的关系是比较微妙的。起初,对各地藩王的监控大多由皇帝一人,此后,以巡抚、巡按及三司为主地方官逐渐逐渐参与进来,尤其是在英宗正统年间,因为没有对辽王朱贵烚的荒唐事汇报,所以不少大臣遭到斥责甚至论斩,并且最终将朱贵烚削爵废为庶人。此后,巡抚、巡按及三司等地方官成为藩王的主要监察者,对于藩王的一切不法行为,均有权上报,并且还负责处理王府内部的诉讼事宜。

当然,地方官也有与藩王相处比较融洽的,藩王甚至会利用宗室身份请求为地方官加官进爵,不过这样的事很少发生,且基本上全是武官,或者有文官因公牺牲之后,藩王请求嘉奖也多能实现


楚邾


明朝时封王的领地中,王与地方官的关系是什么?

王位是一种爵位,属于爵位制度;地方官是官位,属于行政制度,两者若同时出现在一地,那么当地应该听谁的呢?

在古代先秦时期,朝代的最高统治者都被称为“王”,如周武王、周文王、纣王等等,直到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取“三皇五帝”中的“皇帝”取代了以前“王”的称谓。但是“王”已经作为一种爵位传承了下来。

周朝实行分封制,将有功之臣和宗室分封到各地,以周天子为大宗,各诸侯王为小宗,小宗听从大宗的命令。到了汉朝,汉高祖刘邦的一句“非刘姓子孙不得称王,否则天下共击之”,这句话成为了后世几千年的封王标准。王也成为了一种至高无上的爵位。

明朝的藩王有亲王和郡王两个等级,朱元璋开国之初,将自己的子孙分封到各地,成为藩王。但是各藩王的领地内又有中央派任的地方官,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其实并不复杂。

朱元璋封王的本意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但是又不想让这些子孙留在京城勾结朝臣,怕对自己的统治造成威胁,而且开国之初,各地都还不稳定,只有自家人前去镇守,朱元璋才能放心。可以说,开国之初的藩王还是有比较大的权力的,与地方官的分工也比较明确,此时还没有较大的冲突。

随着朱元璋休养生息的政策一步步落实,社会也开始恢复稳定,但藩王的势已然做大,朱元璋又狠不下心来对付藩王,到了建文帝朱允炆登基时,藩王势力已经发展到跟朝廷分庭抗礼的地步。建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下令削藩。俗话说:权力滋生欲望。藩王们在领地内俨然就是皇帝派头,只是名义上要遵从中央政权的领导,所以说藩王势力本就与中央政权貌合神离,这下皇帝要把自己的权势夺走,藩王们纷纷不干了,由朱棣领头,开启了靖难之役。最终结果当然是以朱棣为代表的藩王势力胜出,朱棣成功登基称帝。

朱棣登基后,由于自己是藩王上位,对各地的藩王势力更加忌讳,虽然对自己的皇帝侄子很不满,但是依然继承了建文帝的“削藩主张”,只是朱棣做得比建文帝高明、隐蔽一些,也愿意花时间去耗。随着朱棣及继任者对藩王势力的打击,各地藩王又不能拧成一股绳,结果中央取得完胜,经过两三代人的努力,各地的藩王已经空有一个名头,而无任何实权了。

朱棣之后,历代皇帝都对藩王势力进行强力打击,虽然偶尔会有一些藩王的余部死灰复燃,但在中央的强力镇压下也没有掀起什么大风浪,随之而来的是皇帝对藩王的限制越来越严重,哪怕是没有什么实权的王也被严格控制。不许随意离开自己的封地,离开前要打报告,不许结交地方官员,不许从事任何行业,连出城扫墓也要经过批准才行,甚至自己及儿孙都不能与京城的官员结亲,只要有任何的沾亲带故,是不能在京城做官的。可以说,明朝的王爷大多是高级囚徒,没有自由,跟清宫里的嫔妃差不多,对地方官员也就没有什么指手画脚的能力了。这就形成了“有明诸籓,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的局面。

所以,明朝的王在明初是有实权的,势力也很强大,一度对中央造成威胁,在地方更是不用说了,地方官名义上是中央指派,实际上就是地方藩王的手下。但随着削藩政策的实施,明朝藩王便空有名号,而没有实权了,地方的军政大权也掌握在了中央指派的地方官手里。

虽然明朝的王爷没有什么自由,但是明朝的王爷待遇是比较好的。只要老老实实的待在自己的封地,不要有什么非分之想,朝廷是不会亏待这些藩王的,虽然不允许藩王从事任何行业,但是朝廷每年给的俸禄足以让整个王府富贵荣华,亲王的俸禄甚至比朝廷的一品大员还高。不用做什么事,还有数不完的钱财,藩王自然没有动力去造反了。在地方,藩王虽然没什么权力,但是王爷的身份摆在那里,任何地方官都要给藩王面子,只要不过分、不违背朝廷的原则,王爷在地方过得还是比较滋润的。


历史风云阁阁主


明朝的藩王在靖难之役前后,地位和处境都不同。

相对来说,靖难之役之前,藩王地位比较高,不仅有爵有禄,有府邸,而且有封地,更重要的是,有护卫,也就是有兵。因为朱元璋的想法是,要把自己的儿子分封到各地去,坐镇一方,可以帮衬朝廷,如果朝廷出现了权臣,藩王就可以率兵入京,清君侧。

《明史·诸王传》:
明制,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府置官属。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隶籍兵部。冕服车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谒,无敢钧礼。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则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冠服视一品。诸子年十岁,则授涂金银册银宝,封为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视二品。

也就是说,藩王们的典礼和待遇非常高,只比天子低一点,下面的公侯将相见了面都必须拜服,也就是以君臣之礼相见,而不是以同事礼仪相见。地方上的行政官员自然也一样,见面都必须以君臣之礼相见,是非常恭敬的。

这其中,兵权尤其重要。藩王的护卫少一点的有三千人,大多数在五千人,多一点的达到一万九千人,规模就相当庞大了。明朝初期规定的兵制中,一个卫才只有五千六百人。朱元璋的三儿子晋王和四儿子燕王因为处在和北元相接的边境地带,所以朱元璋还特地培养他们带兵打仗的能力,让他们节制奉命出征的大将,开国时期的名将冯胜、傅友德也在此列。

《明史·晋王传》:
是时,帝念边防甚,且欲诸子习兵事,诸王封并塞居者皆预军务。而晋、燕二王,尤被重寄,数命将兵出塞及筑城屯田。大将如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皆受节制。又诏二王,军中事大者方以闻。

“军中事大者方以闻”,就是说,晋王和燕王节制诸将的时期,在军中几乎是代表皇帝在行使权力,大事才需要上奏皇帝,一般的事情完全可以自己决定。这是一般奉命出征的大将想都不敢想的权力。

也正是因此,藩王权力太大,又有护卫兵权,而且晋王和燕王还有军事经验,对皇权的威胁比较大。建文帝登基以后,开始着手削藩,虽然做法上不够谨慎和老道,但大方向是没有错的,也还是激发了燕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结束后,因为朱棣是从藩王造反起家,登上帝位的,更清楚藩王的势力太大对皇权的威胁很大,所以他接着做建文帝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继续削藩。而其中最关键的便是撤销了各藩王的护卫,只留了很小的一部分,完全不足以进行大规模军事行动。即便如此,后来也还是发生了宁王叛乱和安化王叛乱,但相比之下,轻易就被平定了,没有能复制成祖靖难之役的成功。

但成祖削藩比建文帝老道了很多,是逐步渐进的,成祖并没有很少对自己的亲兄弟们动手,多数是在嗣封的藩王的时候,抓住他们的一些过错,迫使这些藩王辞去护卫。但也有例外,比如周王朱橚是成祖的同母弟弟,但成祖还是以有人告他谋反为名,对他施压,迫使他辞去了护卫。

而且,这个过程也是成熟一个做一个,并不是一下子全部都控制起来,一直持续到玄德时期,才基本上完成。

也是在靖难之役后,藩王和地方官的关系有所变化。此前,地方上的行政官员由朝廷任免,藩王无权过问,但地方官对藩王都是毕恭毕敬的。到靖难之役后,虽然地方行政官员对藩王表面上仍然很恭敬,但相互之间的关系颠倒过来了,地方行政官员实际上有代表朝廷对藩王进行监视的职责。

所以,到英宗时期以后,在地方上的藩王不但很少有能力威胁朝廷,而且在地方上形同幽禁,连出城都要经过地方官向朝廷请示才能放行,不然是不能出城的。所以,大多数藩王就在府邸里吃喝玩乐,养尊处优的过日子,连出王府都很少了。尤其是和朝廷大臣交往,更是被视为心怀不轨的重大嫌疑,更加不敢了。

但还是有些藩王闲不住,喜欢交结朝廷官员,但见面时候的礼节一般都还是按照太祖时期规定的礼节,无论公侯将相,都得以君臣之礼拜谒藩王。张居正在回家居丧起复的时候,路过襄王、唐王的封地,二王都是出城迎接,张居正没有按照君臣之礼相见,而是以宾主礼相见,在当时被视为张居正僭越礼仪的证据之一。

《明史·张居正传》:道经襄阳,襄王出候,要居正宴。故事,虽公侯谒王执臣礼,居正具宾主而出。过南阳,唐王亦如之。

萧武


明朝建立时活着封王的都是朱元璋的儿子,朱元璋给了他们仅次于皇帝的地位,也就是所说的诸王礼仪低皇帝一等,群臣需跪拜朝见,而且朱元璋在位时诸王都是掌有实权的,可以谁是封地的最高领导,属地的官员都只是他们的下属而已。朱元璋死后,朱棣以靖难的名义造反取得了天下,为了防止以后再有王爷靖难,朱棣对王爷的权利进行了全面剥夺,此时的王爷在封地上的地位依然最高,地方官员见到王爷依然要跪拜求见,但此时王爷已经没有任何实际的权利,甚至不可以私自离开自己居住的城池。但王爷毕竟是王爷,是皇族子弟,地方官依然要去维护他们至高无上的地位,不然他们一个折子告诉皇帝,皇帝会惩治地方官员。但同时地方官员在维护王爷地位的同时,也负有监视王爷的责任,防止王爷获得权利用来造反。此时的王爷在地方鱼肉百姓强抢民女说不定会受到嘉奖,但如果敢施恩百姓收取民心的话一定会受到惩戒。

说的简单一点,此时的王爷就是囚徒,地方官员就是狱警,但囚徒的身份太高,需要狱警恭敬对待。




赵思雨758


明初的时候,亲王既管军事,政治,又管经济。王府的亲兵多达几万人,亲王还可以指挥当地的驻军。可以说明初的亲王就像一个个小国家的国君,权利大得惊人。

所以建文帝朱允炆要削藩,燕王朱棣不愿意,他们叔侄俩就打起来了。后来朱棣赢了,吸取教训,不能让亲王坐大(宋太祖赵匡胤也是这样,杯酒释兵权,自己的天下怎么来的就得坚决杜绝别人也这么干)。

所以明朝中后期的亲王只能被圈养在城里面,没有亲兵护卫,也没有军权,更不能命令地方官员。他们连出城都不能,他们能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拼命生孩子来得到更多的朝廷补贴(朱棣削了别人的军政大权,自然在经济方面补偿比较多)。

朱元璋为他的子孙后代真是考虑得周全,两百多年他的子孙都活得衣食无忧。

可是这也成了加速明朝灭亡的导火索,他的那些子子孙孙都成了趴在老百姓背上的吸血虫。




予安何时安


在明朝初年,王府的官员曾经兼任过地方行政官员。

朱元璋最初分封诸子时,王府相、傅多兼任地方要职,且多由勋旧大臣担任。如洪武三年(1370)四月,以郑九成为秦府左相兼陕西行省参政;汪河为晋府左相兼山西行省参政。洪武三年六月,以广西行省参政蔡仙为靖江王相,仍兼参政提督广西卫。同月,命秦王府武相耿炳文兼陕西行省右丞;都督佥事郭子兴为秦王府武传,仍兼陕西行都督府佥事;都督同知汪兴祖为晋王府武传,兼山西行都督府同知。

上图大同代王府

不过,此时诸王尚未之国,以王府官兼地方官在此时对政权稳定并不构成潜在阻碍。洪武九年(1376)正月,诸王即将之国时,明太祖就开始重新任命王府官员,此时王府相、傅虽仍由勋旧担任,但已经不再兼任地方要职。

上图桂林靖江王府

洪武十一年(1378)七月,明太祖以靖江相府官欺凌地方卫所指挥使,命“武相有警则出而为将,获卫,指挥副之。归则勿与金毂刑名之事,军务则文武议之,无事则导王以善”。

进一步明确禁止王府官随意干涉地方军事,削减其权力。洪武十三年(1380)“罢诸王相府及长史司、录事,升长史司为正五品,置左右长史各一员”。彻底取消了由勋旧担任王府相傅的制度,代之以仅仅正五品的长史。

上图汉王朱高煦剧照

经过建文、永乐两朝后,特别是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后,亲王政治、军事特权受到裁抑。明初王府之官员还可以升迁到地方的职位,后来很难升迁了,以至于视担任王府官职为禁锢和落魄,当然王爷也被严格限制干预地方的行政,地方官也不会听命于当地的藩王。


古道犀风


皇帝不称朕,专注史评与时评

根据明太祖朱元璋的制度设计,皇子在各地分封为王(主要是亲王),承担着“镇戍”的重任;亲王不仅拥有三护卫的兵力,而且其封国内的军卫有司,都要受其节制。洪武时期,亲王的权力是非常大的。

需要说明的是,明代亲王所居为“封国”,不是题目所称的“领地”。因为在明代的分封政策下,亲王“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地方军民二政,由布政司和都指挥使司分管,藩府不能直接干预,地方有司的军政官员,也由朝廷(即中央政府)任用。

建文帝即位后,对错误的分封制度进行了修正,下令“亲王不得节制文武吏士”,并且规定王府官员不准兼任地方职务,从而斩断了亲藩干政(干预地方之事)的渠道,也开始重新调整亲王与地方有司的关系。

(朱棣御容/皇帝不称朕)

众所周知,明成祖朱棣是从燕王起家,夺取大位,成为皇帝的。他是明初藩封制度的最大受益者,然而当他坐天下后,跟曾经反抗的建文帝一样,延续了“削藩”之略,采取多种措施削夺亲藩的权利。

从永乐时期起,明朝封在各地的王爷,与所在地方官员,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宣宗(朱棣之孙)即位后,才一年就发生了“(汉王)高煦之乱”。其实,要说朱高煦造反,证据不足,宣宗这位野心勃勃的叔叔,很大可能是“被造反”的。不管怎样,朱高煦被杀后,明朝对宗室的控制遽然加严,出现了许多针对亲藩的“藩禁”。

(铜缸:汉王朱高煦的下场/皇帝不称朕)

“藩禁”的内容很多,比如亲王不准上京,藩府之间不准往来;别说亲王兄弟不能相互走动,就是想出城踏个春、扫个墓,都有严格的禁令,需要提前奏请,得到旨允才能出行,如果未请而私自出城,就是“违制”——这些被称之为“城禁”,其目的是为了限制亲藩的活动,它在事实上将无罪的宗室变成了没有自由的囚徒。

明代的“藩禁”在宣德以后就非常严了,而这些严格的禁令,由谁来复杂实施呢?

那就是地方有司。

虽然有司官员在一些重要的节日里,可以朝见亲王(平时不准无故进见),相见时行君臣大礼,似乎亲王的地位很尊贵,可是这些官员都是能掐住王爷脖子的人,是真正得罪不起的!比如藩府所需钱粮,要由地方拨付;王府要办事,也得找官府,如果亲藩与地方关系不睦,你要办事,地方找各种借口刁难,给王爷们来个“事难办,脸难看”,王爷还真没办法;地方官负有监视王府之责,看王爷不顺眼,抓住王府什么事,上疏参他一本,说他违法乱纪、不轨有迹,就教王爷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王爷们到了地方,还得拜地方官的“码头”,对布政司、按察司的大员,如布政使、参政、按察使、副使等,凡事都得客气着;对统管一省政务的巡抚,以及朝廷派来的巡按御史、镇守太监,更是不敢得罪。

这到底是谁在谁的地方吃饭呢?

这样的例子不少,封在南昌的宁王是一个典型。

从第一代宁王朱权,就开始“吃瘪”,他的一举一动都在地方官的监视之下,随便叹口气、发句牢骚,马上就会被奏报到他四哥朱棣那里,朱棣立马不客气派人来问,“你几个意思”?

朱权吃了几次亏,就怕了,为了避祸,只好搭间小屋,天天坐在里面写书吹箫,自称“神仙”——哪里还敢提,他四哥朱棣当年可答应过,要与他“中分天下”的!而且南昌也不是宁王的本封之地,关外的大宁是回不去了,可他想要的苏杭,四哥又不给;到了南昌,连王府都不给他盖,教他住在过去布政司的房子里。你说这位神仙气不气?

可能是打朱权那起,就跟朝廷和地方积下宿怨,后来几代宁王,与地方相处都很不好。朱权之孙朱奠培在位时,与朝廷及地方守臣发生了严重的冲突。也许是这种怨气的积累,到朱奠培的孙子朱宸濠做宁王时,一心复仇,要造反,最后将南昌省城的全体军政大员一网打尽。

从几代宁王与地方的恶劣关系来看,第四代宁王朱宸濠的反叛,一点都不突兀。

明代的亲藩,被逐渐剥夺“事权”,又不准他们参加科举考试,入仕做官,甚至连从事“四民之业”,自谋生路都不准,使得名义上高贵的宗室,沦为完全的寄生阶层,成为地方官严密监视下的囚徒。(皇帝不称朕答题)


皇帝不称朕


明朝从明成祖朱棣登基以后中央权力已经相当集中,分封到各地的藩王实力其实已经被削弱的犹如一种政治荣誉,藩王在地方上代表的是皇权,地方官员与藩王说白了就是相互存在,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关系。

感谢朋友们的阅览。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窑峰岭文化传播


朱棣之后,封王实际已经被剥夺了权力,属于被圈养的宠物。

地方官当然就是监视这些封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