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隆新能源“內鬥”再添新料 董明珠有投資款來自格力經銷商?


近日,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銀隆新能源)創始人孫國華又向媒體提供了多份材料,這些材料在這場“內鬥”中對董明珠頗為不利。

銀隆新能源原董事長魏銀倉的一致行動人、原總裁孫國華近期向媒體提供多份借款合同、銀行轉賬憑證、財務單據等一系列書證,顯示董明珠最初投資珠海銀隆的10億元資金,其中7.5億元來自格力電器經銷商,分別為北京盛世恆興格力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下稱:北京盛世恆興)和“湖北盛興格力電器銷售有限公司(下稱:湖北盛興格力),剩餘2.5億元則借自魏銀倉全資持有的廣東銀通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根據孫國華提供的材料,上述10億元“舉債”投資款的打款方式發生了複雜的流轉;其中經銷商的7.5億元,是“借道”魏銀倉公司,再轉入董明珠賬戶。

銀隆新能源“內鬥”再添新料 董明珠有投資款來自格力經銷商?


孫國華在一份書面材料中稱,董明珠個人不方便直接收款,需要借用魏銀倉名下公司的名義收款後再轉付給其個人用於向銀隆新能源增資。孫國華稱此舉為董明珠安排,以企業間的借款形式來掩蓋格力電器的經銷商為其出資入股的事實。

而根據孫國華提供的銀行轉賬憑證、財務單據等顯示,董明珠上述10億元借款的還款過程,同樣與格力經銷商息息相關:其中1億元還款的打款方為格力東莞經銷商“東莞晟世欣興”;前述北京盛世恆興、湖北盛興格力總計7.5億元借款,則通過董明珠受讓北京盛世恆興、湖北盛興格力債權,以此抵消董明珠對魏銀倉方債務的方式還款;剩餘的1.5億元借款中,董明珠個人賬戶還款1億元;銀隆新能源小股東拓金資本“代董明珠償還”5000萬。

孫國華還透露,銀隆新能源此前簽訂了200億元的合同,“絕大多數是格力在為銀隆新能源代採購,無論是原材料,還是生產線,格力電器都是從外面買回來,然後賣給銀隆”。孫國華認為,代銀隆新能源採購的好處,主要是延長了賬期,緩解了銀隆新能源的資金壓力。

受到孫國華持續指責的同時,董明珠還要為銀隆新能源利益侵佔一案繼續“操心”。此前,銀隆新能源指控孫國華、魏銀倉侵佔公司利益超10億元,目前,該訴訟仍未有最終的定論。

銀隆新能源稱,魏銀倉持股公司銷售車輛做融資租賃後,未能支付貨款,導致銀隆新能源子公司應收賬款長期無法收回,該案涉案標的總額約為2.58億元;魏銀倉一方與銀隆新能源曾做債務轉讓和債權債務抵消,但未獲華融國際書面同意,致華融國際仍向銀隆新能源催收款項,涉案標的約為4.16億元;另外,魏銀倉、孫國華方將專利轉讓予銀隆新能源過程中,曾出現專利重新評估增值9500萬元,並用資金往來衝抵免除債務,涉案標的約為1.07億元。

即便上述事件最終得以妥善解決,銀隆新能源的最終經營走向,仍讓董明珠頭痛不已。董明珠入股之後,銀隆新能源開始大舉“跑馬圈地”。媒體報道稱,不到一年時間,銀隆新能源在成都、蘭州、南京、天津、洛陽、攀枝花等多地共計簽署11個新建產業園區,累計總耗資就超過8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於其他主流的新能源汽車廠商,銀隆新能源採用了鈦酸鋰電池技術,而由於能量密度較低,鈦酸鋰電池技術被行業普遍“唱衰”。在採用“非主流”技術路線的情形下,銀隆新能源大舉投資能否最終獲利,也引起了行業的普遍關注。董明珠的“造車之路”也前途未卜。

銀隆新能源“內鬥”再添新料 董明珠有投資款來自格力經銷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