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創新成就中國製造的信譽和地位

11月19日下午,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在長沙大講堂作主題為《企業創新發展》的演講,來自政府、企業和媒體等各行業的600餘人聽取了報告。湖南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胡衡華主持並點評演講,稱讚此次演講對於黨政機關工作人員與企業管理者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具有啟發和借鑑意義。

董明珠:創新成就中國製造的信譽和地位

董明珠在長沙大講堂演講

裝備製造助力高質量發展

在演講開始之前,現場觀眾通過格力智能裝備宣傳片,瞭解了格力在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柔性生產線等領域的最新成果。得益於對技術創新和完美質量的執著追求,“好空調,格力造”已享譽海內外多年。然而,生產好空調還需高精密度數控機床,而這個“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讓格力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只能依賴進口設備,才能滿足產品的生產需求。

董明珠說:“為保證產品質量,生產空調所需模具的數控機床,精度必須達到頭髮絲的十幾分之一,而這種核心技術長期被外國壟斷。為了逐漸擺脫對進口設備的依賴,格力決心自主研發生產裝備產品。”

2013年,格力正式進軍智能裝備領域。經過6年深耕,格力自主研發的智能裝備產品已覆蓋了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伺服機械手、智能倉儲物流、智能檢測、自動化柔性生產線體等10多個領域的超百種規格產品。其中,格力工業機器人可實現1-210kg負載量,重複定位精度最高可達±0.02mm;格力自主研發的五軸聯動數控機床,則能夠精確加工複雜曲面模具,可廣泛應用於3C、汽車、醫療等諸多行業。

“作為有社會責任感的製造業企業,格力將國家的需要放在首要位置。企業的創新力代表著國家的實力,中國製造業更需要掌握核心科技,才能掌握髮展的主動性。”董明珠表示。

自主創新成就“中國造”未來

回望格力的成長之路,董明珠提起,在15年前,格力遭遇被彼時世界500強公司開利集團收購的風波。如今,堅持自主創新的格力於今年挺進《財富》世界500強企業之列,在129家上榜的中國公司中,格力的淨資產收益率位列第一。

“如果依靠‘拿來主義’,中國製造永遠不可能強大。缺乏核心技術讓格力決心堅持自力更生,只有擁用自己的技術、自己的創新、自己的人才,在製造領域裡走在世界前列。”董明珠回憶道。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格力先後成立了15個研究院、自主培養出1.4萬名研發人才、制定“技術研發按需投入,不設上限”的相關制度規定……這些舉措都為創新成果的誕生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目前,格力已申請國內專利近6萬項,其中發明專利28599項,僅2019上半年格力就獲得授權專利3923項,平均每天有22項專利問世。

從“技術跟隨者”轉變為“技術引領者”,格力也在積極將技術成果與世界共享,彰顯“中國造”的自信與底氣。11月5日,格力向丹麥格蘭富授權了自主研發的3項新型無稀土磁阻電機專利技術,讓更多中國技術“出海”,服務世界。

“在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過程中,中國企業要讓中國的文化走出去、讓中國的誠信走出去、讓中國的技術走出去,去協同各個國家共同發展。” 董明珠說。

堅持原則營造公平發展環境

追本溯源,可以說,營銷的創新是格力能夠成為家電行業龍頭企業的法寶之一。為了創造誠信、公平的發展環境,格力建立管理制度和營銷制度的過程,無不體現著董明珠的“鬥爭哲學”。

在家電行業剛剛起步的90年代,為了最大限度地獲得收益,空調企業之間依靠價格戰、渠道戰和營銷人員的“挖角”來創造利潤,行業秩序混亂。1994年,格力甚至發生了營銷團隊集體跳槽的事件。在此危急時刻,銷售業績出色的董明珠臨危受命,擔任經營部部長。

“那時候格力內部的一系列制度都形同虛設,幹部看人情關係管理員工,銷售人員靠找熟人取貨交易,我覺得這時候再不‘鬥爭’,企業就沒有出路和未來。”董明珠說。

面對行業的複雜環境,董明珠將原則和制度視作企業管理的核心,開始進行內外整肅。通過整頓幹部隊伍,建章立制,逐步讓格力的經營銷售走上正軌。1995年,格力的銷售額從1994年的8億元上升到28億元,格力空調產銷量躍居全國首位。也是從這一年開始,格力空調的銷售再沒有一分錢的應收賬款,沒有一分錢的“三角債”。

憑藉對原則的堅守、對公平的執著,董明珠逐步得到經銷商的尊重和信任,“淡季返利”政策得以廣泛推行,為格力創造穩定的財政基礎。自1997年開始建立起的區域性銷售公司,更為格力的營銷構建起統一渠道、統一標準、統一服務的良好營銷環境,逐漸形成廠商之間公開、透明、共贏的發展局面,讓格力的優質產品能夠更好的服務消費者,創造美好生活。

“中國的企業要有使命感,要有忠誠國家的意識。只要不斷創新,堅守誠信,中國製造就能在世界上獲得信譽和地位。”董明珠在演講中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