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酒释兵权本质上不过是文官集团对武将集团的压制

自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以来,赵匡胤对掌兵的大将们是相当提防,但是因为这些人掌兵多年,有许多还是赵匡胤的结拜弟兄,如当年的“义社十兄弟”中的石守信等人,如果贸然杀害的话既师出无名,又让人以为赵大是个没有容人之量的君主,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杯酒释兵权本质上不过是文官集团对武将集团的压制

据说赵匡胤邀请开国武将们吃饭,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时,赵大默然放下了酒杯闷闷不乐。

见皇帝喝酒不开心,武将们肯定要问一下:“陛下为何闷闷不乐呢?”

赵匡胤怅然说道:“朕自登基以来,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啊!还不如以前当个节度使开心,生怕有一天会有人也想当天子。”

石守信等人赶忙说道:“陛下何出此言?今大位已定,陛下天命所归,天下无不拜伏。”

赵匡胤说道:“我是信得过你们的,毕竟咱们是多年的兄弟,但是万一哪一天你们的部下也想升官发财,给你们也来个黄袍加身可怎么办?”

吓得石守信等人连称不敢,赶忙磕头求救。

杯酒释兵权本质上不过是文官集团对武将集团的压制

赵匡胤说道:“你们看人生在世,无非是享受二字,现在你们富贵也有了,何不好好享受一番呢?”

石守信等人都是老油条了,哪里会不知道赵匡胤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第二天武将元勋们就上表自称身体不适,赵匡胤于是赏给他们大量钱财货帛让他们光荣退休。

史书上称这次事件为“杯酒释兵权”,它标志着宋朝决心改变五代十国政权更替频繁的局面,使宋王朝加强了中央集权,中央政府能够有效的指挥地方,避免了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发生。

然而,“杯酒释兵权”的细节都是史学家们脑补出来的,就像“烛影斧声”一样,细节多见于野史。

赵匡胤建立宋王朝之后,便在苦心积虑如何加强中央集权,有一天他问赵普(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那位):“梁、唐、晋、汉、周等五代国家更替于数十年间,共历八姓十二君,如何能够保证国家运行长久呢?”

杯酒释兵权本质上不过是文官集团对武将集团的压制

赵普只说了三个方向的掌控,就可以使中央政府强于地方,分别是人事、财政、军权。

于是在文官的配合下,赵匡胤开展了一系列的举措,因为宋朝的国土面积是历代中原王朝中最小的,大概只有两百多万平方公里,所以宋朝的地方官员全部由中央政府派出。

而东京汴梁城的位置也比较适中,中央政府设置大量钱粮转运使,将地方的财货赋税运到东京汴梁。

杯酒释兵权本质上不过是文官集团对武将集团的压制

再就是将军队一分为二,地方一半,京城一半,并且在地方挑选健壮兵士补充到禁军之中,地方上只有些干杂役的厢军,完全是强干弱枝。

并且大副提高文人地位,不“以言获罪”,不擅杀士大夫,结果后来被文官们搞成了不杀士大夫,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瘸着一条腿迈大步,好不容易出了个狄青,还被文官联手玩死了。

皇帝是怕武将篡位,那么文官这么卖力打压武将是为什么呢?难道饱读圣贤书的他们不知道“一文一武,圣人之道”吗?

他们知道,可是他们经历过五代十国军阀杀文人如杀鸡的历史,听说过朱温制造的“白马驿惨案”(详见本人作品《一场事变,葬送数个千年世家的辉煌》一文),所以他们拼命的打压武将,直到女真人来了,他们才发现,原来瘸子跑不快。。。。。。“杯酒释兵权”就像一把双刃剑,宋朝终其一朝果然没有武将叛乱成功的例子,却也使宋军战斗力下降,连区区西夏小邦都打不过,更不用说北朝辽国了。

杯酒释兵权本质上不过是文官集团对武将集团的压制

就像阉割了的战马,虽然性情好驾驭,但是再也不能繁殖优良马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