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司禮監稟筆太監和內閣首輔誰的權利大?

一德格天1



明朝內閣的形成更早,朱元璋廢除宰相後,事無鉅細要朱元璋自己處理,再精力旺盛也感到力不從心,為此找了一些年輕的進士幫助自己讀讀奏摺等事情。到明成祖朱棣開始,內閣制度就算是有端倪了,大才子解縉就是朱棣的內閣學士,相當於工作秘書。

到明宣宗朱瞻基的時候,專門在皇宮設立太監士官學校---內書堂來培訓機靈的小太監,請翰林院的才子來教他們;學成後幫助皇帝在皇宮內處理文件、接受諮詢,比如王振就是這時期培養的。因為皇宮內除了女人,只有太監,如果三更半夜皇帝想起了個什麼事,想找人問,要去傳喚大臣進宮太麻煩,不如問太監方便,太監有文化就是這個原因來的。



但大白天上班處理政務總不能完全依靠太監,國家的具體行政管理工作更不能依靠太監,所以內閣制也必須要有,正常情況下,政務工作由內閣負責協助皇帝。最後明確內閣對文件有“票擬權”,就是對各單位報給朝廷的文件提出處裡理意見,皇帝批准後負責分發執行。內閣一開始沒有首輔,內閣大學士都是一樣大的,到明英宗的時候才有首輔一說。

內閣總體上相當於朝廷的辦公廳,有協調權、提意見權,沒有決策權。內閣提出意見後,皇帝要將內閣的意見抄上去當做批示,很累,為了輕鬆一點,皇帝就請司禮監的太監代表皇帝幫助將內閣的意見用紅筆抄上去,就算是皇帝自己的批示,司禮監由掌印太監和秉筆太監,掌印太監是司禮監的老大,秉筆太監是具體抄寫員。不要小看抄寫員,這個抄寫員相當於是管蓋章的,你以為蓋個章那麼容易嗎?



司禮監最開始只負責按照內閣和皇帝的意圖抄寫,發展到後來司禮監不只是當抄寫員了,因為司禮監的掌印太監和秉筆太監後來越來越有文化,內書堂的辦學水平太高了,培養了許多有博古通今的太監,素養一點不輸內閣大學士,比如萬曆年間的馮保。

文化水平這麼高,內閣的“票擬”報到大內,“票擬”提出的意見妥不妥,皇帝可能不知道,比如皇帝年幼的時候,但是司禮監的太監看得出來,這就是司禮監的太監參與政務分析處理的基礎。

太監天天跟皇帝在一起,如果對“票擬”有意見,難免會告訴皇帝內閣的“票擬

”不妥,要修改。若是皇帝覺得太監說的確有道理,於是就會推翻內閣“票擬”,這樣司禮監實則上就是皇帝的另一套“辦公廳”,這個“辦公廳”能通過向皇帝提意見從而更改內閣“票擬”,所以這個司禮監變成真正的“辦公廳”,從重要性和權力實際運作上說,司禮監在內閣之上。



明英宗之後,內閣基本不敢和司禮監鬧翻,但兩者經常不和,都不服輸。太監有天天跟著皇帝的優勢,但是劣勢很明顯,以為自己是太監,歷史名聲從來不好;內閣也有優勢,內閣是光明正大的國家機構,協調國事天經地義。

總體上說,明朝中後期的內閣還是佔了優勢,連強勢的張居正都要讓馮保三分。魏忠賢是天啟年間的司禮監秉筆太監,他把內閣整的服服帖帖,但明朝從沒有過文官能把司禮監整的服服帖帖。


坐看東南了




但這裡也有一個梗,就是坐在這個位置上的人是誰。這讓我想起了親眼目睹的一件事:我們村的書記和村長意見產生分歧,村長指著書記的鼻子破口大罵,而書記像個受訓的小學生,低著頭一言不發。這件事令我印象深刻,按理說書記官職大於村長,可緣何在村長面前如此低聲下氣?原因很簡單,村長能力很強,性格也很強勢,村裡大小事務一手遮天,書記就是個擺設。

同理,內閣首輔和秉筆太監也是如此。其實明朝的首席太監並非秉筆太監,而是掌印太監。以掌印太監為首,下設若干秉筆太監,首席秉筆太監主管東廠、詔獄等特務刑訊機構,就位置而言,秉筆太監的權力在掌印太監之下。通俗一點說,秉筆太監是寫字的,掌印太監是蓋章的。



司禮監諸太監的權力來源於明朝的票擬批紅制度,內閣首輔、掌印太監、秉筆太監三者各司其職,互相制約。明代廢相,內閣和各部大臣奏議國事先行票擬,遞交皇帝最終拍板。由於國事繁重,皇帝力不從心,再加上明朝中後期若干皇帝不務正業,荒廢朝政,就產生了司禮監秉筆太監代皇帝批紅的制度。

各類國事奏議公文秉筆太監代為批紅後,加蓋掌印太監公章,下發各部正式執行。明朝歷史上,那幾個赫赫有名權傾朝野的太監,如劉瑾、汪直為掌印太監,王振、馮寶、魏忠賢為秉筆太監,除了馮寶之外,幾個太監的權勢完全碾壓內閣首輔。




尤其是魏忠賢,號稱“九千歲”,內閣首輔見了他都得下跪,終明一朝,內閣首輔和秉筆太監一直明爭暗鬥,勢同水火,尿不到一個壺裡。

內閣首輔張居正是個例外,他和秉筆太監馮寶是一對好基友,張居正主外,馮寶主內,配合默契,相益得彰,大明國力蒸蒸日上。可惜好景不長,張居正死後很快遭到政治清算,文官集團與宦黨之爭愈演愈烈,張居正嘔心瀝血打造的“萬曆中興”,只不過是大明王朝大廈將傾前的迴光返照而已。

所以,官職大不代表權力大,二者之間不一定是正比例的關係,關鍵在於人。

心若頑石,帶刀修行;無材補天,落魄江湖。我是西嶽頑石,碼字不易,請關注我。


西嶽頑石


肯定是司禮監秉筆太監的權利大一些,但是司禮監權利最大的是司禮監掌印太監,可是,究其大明一朝還是有特殊的,在萬曆朝時,內閣首輔張居正的權利更大一些。

首先我們來看什麼叫做司禮監秉筆太監,秉筆太監就是替皇帝用筆的太監,而且一般秉筆太監還提領東廠提督,還掌控錦衣衛。由此可見秉筆太監的權利有多大?明朝有廷議的風氣,一般就是內閣成員和司禮監太監一起在皇上面前討論朝政,內閣負責提出,司禮監秉筆太監負責“批紅”,說白了內閣就是一個秘書處,一切都是把握在皇帝的手裡,司禮監秉筆太監還掌握特務機構,故此司禮監秉筆太監的權利要更大一些。


大太監

但是在萬曆朝是特殊的,萬曆首輔張居正那個時候是天下最有權勢的人,因為大太監馮保和張居正的關係非常好,而且李太后和小萬曆都非常的依賴張居正。


張居正

綜上,明朝的司禮監秉筆太監的權利要比內閣首輔的權利更大。


震霜秋


用現代話說,司禮監的職能好比中央辦公廳,協助皇帝處理政務。內閣就是中央政治局,和皇帝一起協商國家大小事務並做出決策。當然,在皇權時代沒有什麼民主集中制,司禮監也好內閣首輔也好都是在皇帝的支配下工作,皇帝擁有一票否決權.

明朝執行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策略,太監是天子家奴,而內閣是士大夫的代表,司禮監稟筆太監和內閣首輔誰的權利大取決於皇帝的需要,當文官集團權利過大時,皇帝 就會扶持司禮監,給予司禮監更多的權利,如王振、劉瑾、魏忠賢等。當司禮監權利過大時皇帝又會扶持內閣。

歸根結底,司禮監稟筆太監和內閣首輔都是幫助皇權的左右手,皇權需要誰時誰就厲害一點。當然還有兩種特殊情況,一種是遇見比較勤政的皇帝如太祖、成祖、崇禎等,這個時候太監和內閣都只能被皇帝壓制。另一種是幼君上位內閣輔政,如張居正,這個時候內閣壓制皇權。


種花家孤寡老人


明朝司禮監秉筆太監就是一個接口,一個連接皇帝最高權利和文武百官的接口,內閣首輔就是行事權力的執行機構。名義上內閣首輔權力更大,秉筆太監不過就是讀下奏摺,幫忙代下披紅而已。但是因為這個接口直達最高權力人皇帝,經常會取代皇權成為實際最高權力人。

首先,秉筆太監只是司禮監掌印太監下分支機構的負責人,東廠詔獄的負責人就是秉筆太監,能夠直接動用管理特務機構,容易擴大化自己的權力。東廠詔獄人員職位品級較低,但是權力很大,能夠對各級官員審查,直接對皇帝負責。作為他們首領的秉筆太監就可以用刑獄迫使官員聽命投靠自己,有了武力保證。而首輔只能依靠政治地位來對抗,指示言官彈劾。

其二,明朝由於朱元璋對官員的不信任,取消了延續數千年的丞相制度,自己一力承擔。後面的皇帝誰願意幹這活啊,人事牢牢把握就夠了。所以內閣首輔相當於取代了以前的宰相職責,對人事軍事財政權力都能過問,只是沒有最終決定權。而由於朱元璋立國就明文太監不得干政,秉筆太監只是幫皇帝乾點體力活的,而且太監也沒有後代,完全附庸於皇帝生存。所以內閣首輔完全不會把太監當做對手,反而通過各種手段拉攏支持太監,當做自己施政道的奧援。就像張居正,百官看來,首輔的權力之大,已經蓋過皇帝,官員任免,軍事財政調度都操於己手。


但是,秉筆太監要是和首輔都追求權力,產生了矛盾和衝突的時候,能力強的太監就能利用手中的披紅權和百官的內部矛盾實現權力的最大化。就像魏忠賢,因為朱由校的信任,在百官內部培育自己的勢力,剷除異己,成為九千歲,能夠指示言官彈劾貶斥首輔。

總的來說,秉筆太監因為接近皇帝,而且沒有依靠,容易得到皇帝信任,借用皇帝權力,就如果有強烈的政治訴求,和人心的掌握容易得到超出首輔的權力。首輔的對手從來都不是秉筆太監而是其他官僚,能夠取代自己地位的尚書,其他次輔。沒有強烈的衝突,基本以討好安撫秉筆太監為主。各自權力的範圍不同。要想權力更大,需要自己的運作,和政治能力。太監是千方百計以一人心為天下,首輔是以天下事物處理去討一人之心。


艾米蝦扯蛋


首輔何許人也?首輔是(首席內核大學生)內閣輔臣的頭兒,明朝內閣制度。我感覺首輔應該相當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角色。


明朝內閣是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至崇禎十七年(1644年)的皇帝諮政機構,此後權力逐漸增大,後形成為明朝行政中樞。內閣輔臣的人數為一人至七人不等,輔臣奉使出外辦事,多自稱閣部。

起初,內閣大學士只具有顧問身份,皇帝為最終決定的權力,而大學士很少有參決的機會。到明仁宗、明宣宗時期,地位日益受尊崇。自此,內閣的權力日益增大,到明世宗中葉,夏言、嚴嵩等人執掌內閣,地位赫然為真正的宰相,亦可壓制六部。



然而,雖然首席內閣大學士,有票擬的權力,但卻不得不依賴於內部太監送達批奏。首輔大學士的職權如同以往的丞相,但必須與宦官合作,才能執掌大政,如張居正結合馮保。


所以明朝的皇帝嘉靖皇帝(修仙練道吃少女的月經)正德皇帝(建豹房亂搞孕婦皇宮裡做買賣玩打仗)還有天啟皇帝(只愛幹木匠活)等如何的胡作非為,都沒事。

其實明朝的皇帝最好乾,你我之流都能幹。不幹活隨便折騰。只需要掌握一個技能(嚴禁內閣和宦官勾結)


裴子俊1





楊致運


兩者的職位權力和當時的皇帝還有掌權的太監大臣有關,不能一概而論。

明朝司禮監稟筆太監是明宣宗以後才有的,主要是負責用硃筆記錄皇帝的口諭,然後再轉交給內閣大臣,再由六部核對頒發。說到底,這個職位就是為了限制內閣的權利,防止黃泉落到一個部門的手裡。皇帝身邊最親的當屬太監,而在明初太監的權利小的可憐,還處處受到限制,直到後來的幾位人才,劉瑾和魏忠賢的出現,才迎來了太監權利的春天!

司禮太監“硃筆批紅”是在代行皇權,起到監督內閣的作用,從而達到控制整個皇權的目的。

而內閣最開始只是皇帝的秘書,也沒有多大的權利,內閣制度建立於永樂期間,權力上升於宣德時期,在萬曆年間,權利上升到頂峰。期間和宦官集團有對抗,有合作,甚至在張居正主掌內閣期間,內閣的權利還凌駕於皇權之上。

皇帝有時候奈何不了內閣,因為內閣都是有學識的大臣,個個都主掌朝廷重任,而宦官集團卻只有東西廠巴掌大一塊地方,皇帝一旦發話,該砍頭的還是得砍頭,不用考慮那麼多!

你說誰的權力大還真不好說,一朝天子一朝臣,但是總體上還是內閣權利大,為什麼?因為讀過書的不好惹,更何況還是內閣大學士!


歷史皆不見


明朝司禮監秉筆太監和內閣首輔的權利誰大?如果說單論內閣和司禮監兩個機構的權利的話,在明朝歷史中存在著此消彼長,基本上是權利相當,又相互牽制。如果說說是司禮監秉筆太監和內閣首輔兩個人的權利誰大的話,就要看當秉筆的人是誰了,需要具體分析。

明朝擁有龐大的太監繫統,而司禮監又是太監二十四衙門之首,司禮監與御馬監分掌文武大權。司禮監參與政務的權利來自於“批紅”,內閣奏報的奏章,需要皇帝來行使最好決策權——“批紅”,但是到了明朝中後期皇帝都不理朝政,很多決策都由司禮監做出,於是逐漸取得了“批紅”的權利,代行皇權。

司禮監實際地位最高的是掌印太監只有一名,而秉筆太監有八名,但就誰的權利大,要看具體個人。明代歷史上有權的太監中:如劉瑾、汪直為掌印太監,魏忠賢、馮保、王振則為秉筆太監,所以還是看在這位置上的人。


明朝後期,司禮監的權限更加膨脹,又掌握了,東廠這個特務機構,往往是以司禮監首席秉筆太監兼任提督東廠,實權得以膨脹。在後期司禮監權利是力壓內閣的。


所以說內閣首輔的權利在明朝前中期還是很大的,內閣的權力甚至可以與皇權抗衡。但是在中後期以後,司禮監的權勢地位逐漸上升,甚至是力壓內閣。

歡迎在評論中發表自己的觀點,交流學習。


聊一點點歷史


你好!由冬眠蛇來回答此問題。

司禮監秉筆太監的權力絕對大於內閣首輔!為什麼這麼說呢?這要具體分析明朝司禮監和內閣的制度,弄清權力的運行機制,就不難看清楚了。


明初朱元璋廢宰相,有人說宰相的權力被內閣大臣六部尚書分拿了,簡直是胡說!朱元璋掀起胡惟庸案,殺了兩萬多人,就是為了把宰相的權力分給別人?別扯了,宰相的權力一直在皇帝手裡,一直到明亡都沒改變過。

那內閣都有什麼權力呢?內閣的權力就是出具意見,其他啥權力沒有!不信?那你就不懂明朝的官制。朱元璋廢了宰相,並沒有連整個尚書省都廢了,所以他還算在制度下進行了權力調整,他都得遵守這個制度,何況內閣大學士?內閣大學士只是五品官,為什麼權重了呢?那是因為他們兼了一部尚書!六部尚書在明代權力並未減小,兵部尚書甚至都可以向地方督撫直接下命令的。尚書的權力加上出具意見的權力構成了閣臣的權力,內閣就算首輔也是臣子,他怎麼也無法跟太監比,因為太監代表的是皇權,是皇帝的耳朵,眼睛,鼻子,嘴巴和手,是皇權的延伸。



朱元璋定下規矩,皇帝要總宰相之權,一天上三次朝,一天處理幾百件上千件事情,他是開國皇帝,是可以完成這樣繁重的任務,可是他的後代尤其是朱棣之後哪裡有精力有能力這麼幹,不設宰相的事後代遵守了,但皇帝一個人處理這麼多事的規矩因為皇帝實在精力不濟給徹底破壞了,但事情總要有人做,皇帝不做,又不能分權給六部,那麼太監就成了必然的選擇,難不成讓宮女上?


司禮監就應運而生,司禮監的太監分為掌印太監和秉筆太監,一個負責代替皇帝蓋章,一個負責代替皇帝批紅,本質上講,政權還是牢牢把持在皇帝手裡,他們只是個工具,但是很多不是軍國大事的人小事,皇帝有時候也會放心交給他們去做,所以他們在某些問題上就是真皇帝了。


明朝在朱棣之後的皇帝,往往和大臣們不多照面,上朝的時間越來越少,內閣首輔就要根據司禮監太監的行為來判斷皇帝的意思,司禮監太監也要藉助內閣成員的行政權力來鞏固和強化自己的地位,而爭鬥也在所難免,無非是誰掌印,誰秉筆,誰當首輔的問題,他們兩個部門也是確實意義上的相生相殺,互為制衡,然後皇帝總其成。這也是明代皇帝不上朝也能把持大權的原因之一。

但太監畢竟是代表皇帝的,就是奴才也是主子的奴才,是皇權的延伸,任何臣下都是無法邁過這個坎的,包括首輔。



感謝您的閱覽,喜歡本蛇回答的請記得點贊和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